造车新势力“生死局”:谁先上岸?谁在挣扎?
小猪散步
发表于 2024-3-27 10:17:50
1125
0
0
2023财年“蔚小理零”均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增长,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的营收分别达到556.2亿元、306.8亿元、1238.5亿元、16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14.2%、173.5%、35.2%。
理想汽车率先迈过生死线并打破亏损魔咒,成为首个年度营收破千亿且实现盈利的中国造车新势力。然而,其余头部造车新势力仍然困于亏损的泥淖之中。
2023财年,蔚来、小鹏、零跑分别亏损207.2亿元、103.8亿元、42.2亿元,蔚来和小鹏的净亏损较2022财年扩大,同比分别增长43.5%、13.6%,创下自车辆交付以来的年度最大亏损额。相较之下,由于销量增加带来的收益攀升和持续的降本增效,零跑汽车的盈利能力略有增强,净亏损有所收窄。
纵观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给全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淘汰赛加速的进程中,蔚来、小鹏先后宣布推出子品牌锚定下沉市场。零跑汽车则与Stellantis集团建立全球战略伙伴关系,组建合资公司通过海外市场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方式寻求销量突破。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2024年仍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期。
毛利率分化明显
随着2023年开年特斯拉率先举起“价格屠刀”后,新能源车企纷纷跟进,下调售价、花式补贴,贯穿全年的“价格大战”和“内卷”,加速了市场整合出清,也打破了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大多数车企对2023年销量的乐观预期。
根据规划,蔚来2023年销量目标是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翻倍,全年销量目标超过24.5万辆;理想计划2023年拿下国内30万~50万元区间20%的市场份额,对应的销量目标为28万至30万辆;相对保守的小鹏也定下全年销售20万辆车的目标;零跑汽车的目标是要比2022年销量翻一倍,即22万辆左右。
但事与愿违。2023年,蔚来、小鹏、零跑分别交付了16.0万辆、14.2万辆、14.4万辆,增速分别为30.7%、17.3%和29.7%,与既定目标相差甚远。具体到各家来看,在年中进行价格权益调整的蔚来并未保持月销量的持续回暖,较高的定价在终端市场遇到阻力,小鹏和零跑多次进行降价补贴,保住原有的市场份额本就很吃力。
理想则是个例外,2023年全年理想交付37.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82.2%,远超目标。理想汽车旗下的三款车型L9、L8、L7,在所处的细分市场均处于领先位置。而销量的持续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持续攀升,也支撑着理想汽车业绩持续向好,并实现盈利。
尽管“蔚小理零”销量同比增长,但受“价格战”影响,毛利率却呈现分化。
强者更强的理想以22.2%的毛利率一骑绝尘,亮眼的业绩和严格的成本控制使理想盈利能力十分稳健。“作为智能电动车企业,我们认为健康的毛利率门槛在20%左右。”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曾多次公开表示。蔚来、小鹏、零跑的毛利率分别为5.5%、1.5%和0.5%,2022年同期分别为10.4%、11.5%、-15.4%。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汽车2023财年首次实现了毛利率转正,公司表示是由于产品结构变化,汽车平均售价有所提高;销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降低了制造成本及持续进行成本管理工作,不过这一数据仍然与蔚小理存在差距。
而小鹏汽车的整车毛利率则为-1.6%,2022年为9.4%。小鹏汽车方面表示,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与G3i相关的库存减记和库存购买承诺亏损,对2023年度汽车毛利率产生了2.4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二是促销活动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到期。
但2023年小鹏汽车经历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内部组织架构、营销渠道和产品规划的改革,走出ICU的小鹏汽车还将继续变革。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财报会上透露,在智能化方面,从今年下半年推出的全新车型开始,小鹏汽车计划采用的新技术方案可使XNGP的硬件成本下降50%。此外,2024年小鹏将继续扩大投入,包括投入更多的人力以及投入同比超过40%的研发预算,年度“以智驾为核心的Al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共计35亿元人民币。
降本增效也是蔚来2023年的主要课题。蔚来汽车创始人、CEO李斌在多个场合都表示要提高内部效率,实现成本的优化,同时强调“该花的钱要花,该省的钱要省”。2023财年,蔚来研发投入高达134.3亿元,连续两年突破百亿。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蔚来开启了提高销能的举措,聚焦于销售人员的扩张、培养,销售网点的拓展,但是根据相应的销量表现来看,蔚来内部效率仍需要持续优化。
而蔚来深受争议的“换电模式”也于去年底暂时看到了盈利的曙光,为了跑通换电的商业模式,蔚来先后与长安汽车、吉利控股、皖能、安徽交控、江汽集团、奇瑞集团、南网储能等企业开展换电方面的业务合作,将朋友圈进一步扩大的同时也通过对外合作开放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现金储备方面,截至2023年底,“蔚小理零”现金储备分别为573亿元、457亿元、1037亿元和194亿元。理想已经实现自身造血,蔚来、小鹏、零跑短期内现金流充裕,但快速打通商业模式仍是长期生存的关键。
规模效应解难题
“决战”前夜,每一家车企都渴望在体量方面掌握更多筹码,规模效应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比亚迪、理想汽车为例,有了足够庞大的销量,跨越规模化的鸿沟,才能带动盈利加速。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坚持大额研发投入以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等战略性亏损的前提下,造车新势力需要达到30万辆左右的年交付规模才有望扭亏。
“光靠蔚来品牌销量很难突破20万辆大关,车企的健康发展必须要靠足够产销量来支撑。”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原有的基盘固化,如何寻求规模化发展也成为“蔚小零”的当务之急。今年3月,蔚来和小鹏子品牌的规划有了新的进展。小鹏汽车即将发布全新品牌,推出10万~15万级的A级车,面向全球汽车市场。蔚来第二品牌则定名为“乐道”,定位于20万~30万级的主流市场。
“每个车企对于品牌都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固化后,定位也就相对清晰,目标群体也相对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推出新的品牌,把产品通过不同品牌的区隔,实现更广泛的目标群体,能较为有效地实现自己的增量。”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新势力推出子品牌仍然围绕着“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核心概念。
而零跑汽车则谋求海外发展以实现第二增长极。去年底,Stellantis和零跑汽车以51:49的比例在荷兰成立“零跑国际”合资公司。零跑将以出口的方式通过零跑国际合资公司率先布局欧洲市场,零跑C10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根据规划,未来2年,零跑汽车将有5款全球化产品在欧洲、亚太、中东、美洲等地同步销售。得益于全球市场的开拓,零跑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将实现净利率转正。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