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沙东进口甲肝疫苗国内大面积缺货 已有大半年未获批签发
海田1
发表于 2024-2-27 17:16:54
211
0
0
如果从GDP数据来看,中国的GDP相比较于美国直降下降。
2021年,中国GDP占美国GDP的比重为76.4%,2022年,中国GDP占美国GDP的比重为70.5%,2023年,中国GDP占美国GDP的比重65%。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中国GDP占美国GDP的比重下降了11.4%,这个下降幅度是非常惊人的。
于是有很多专家说,这样对比GDP并不科学,因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占美国GDP的比重提高了。
美国中央情况局一直按购买力对比中美GDP,按照中情局的说法,中国的GDP在2017年就超过了美国,如果按照各自的增长率计算,2023年中国的增速是5.2%,美国是2.5%,中国的GDP相比较于美国,不是减小而是加大了。
之所以中国GDP相比较于美国GDP的比例下降,是由于汇率问题导致的,如果保持汇率不变,中国GDP占美国GDP的比例将达到79%,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
这种说法乍一听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将中美GDP对比以后,笔者感到了强烈的危机感。
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可以跳出GDP的数字来对比中美两国的实力。
第一是美国对汇率的掌控能力要强于中国。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说由于人民币贬值的缘故,但是笔者想问,你能让美元贬值吗,你能操纵汇率使人民币升值吗?
这实际上说明美元霸权仍然非常稳固,并不是很多专家学者宣扬的美元崩溃论。
这就好比炒股一样,中国是散户,美国是庄家,所以美国可以操纵股票的涨跌获利,而中国的散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亏钱还没有什么办法。
这种赚钱的方法看起来不劳而获,实际上需要非常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作支撑。
美国可以利用美元霸权获得巨额的财富,同时给其他国家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这是美国维护全球霸权的重要基石,它可以帮助美国收割全球财富,让全球为美国的军费买单。
第二是看人才的流向。这就好比一线城市和二、三、四线城市的区别。如果按照平价购买力计算,一个月5000元的生活费在二、三、四线城市,可以生活得不错,然而在一线城市却捉襟见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愿意在一线城市安家落户,还是二、三、四线城市安家落户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更愿意生活在一线城市。高收入与高消费正是一线城市的本质特征。也是发达国家的根本特征。
如果把美国比作一线城市,中国就如二、三、四线城市,我们不能说二、三、四线城市的物价便宜,购买力强,就说二三、四线城市的实力强于一线城市,这不是扯淡吗!
所以我们看到,全球的人才都向美国集中,有一位专家说,中国是在14亿人中选人才,而美国是在70亿人中选人才,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目前虽然有大批的留学生归国,但这些人很多人是被迫回国的,并不是主动回国的,很多优秀的人才仍然往美国跑,这说明美国仍然占有很大的优势。
第三是看世界分工。如今的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这既是对我们的赞誉,也体现了我们在全球分工中的角色。
我们知道,二战以后,日本和德国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这是由美国的战略决定的。
因为日本和德国都有美国驻军,这两个国家没有什么国家主权,一切都听美国的,美国不允许他们搞金融业,只能搞制造业。
制造业是一个苦力活,挣的都是辛苦钱,而金融业则不一样,不需要费多大的力气就可以赚大钱,这种不劳而获轻松赚钱的好事,美国当然不会让日本和德国干,只会让自己最亲近的小弟英国干。
所以英国伦敦能够成为全球的金融中心,其实按经济实力、地理位置和科技水平,东京和柏林都比伦敦强,但柏林和东京都成为不了世界金融中心,根本的原因是美国不让。
中国的制造业虽然强大,但是赚的都是辛苦钱,而最赚钱的金融、高科技,美国是不允许我们染指的。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仍然在美国制定的全球分工框架内。
只有当中国在金融和高科技方面超过美国,打破美国指定的世界分工框架,中国才能真正对美国形成优势。
笔者认为,我们不要因为中美GDP差距的拉大,为了找回面子,为了心理安慰,总是找各种理由、找各种原因来解释、来挽回面子,来寻求心理上的安慰。
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落后说成先进,这样我们不一定能够迷惑敌人,反而把自己迷糊住了。
我们应该正视差距,发现问题的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
- 屠新泉: 特朗普贸易政策及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与应对
-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再次续签5年 专家如何解读?
- 外交部:中美科技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希望美方能够同中方相向而行
- 中美经济工作组举行第七次会议 释放哪些重要信号
- 中美金融工作组举行第七次会议
- iPhone或迎六年来首次设计大换代 网友:这是充电宝吗
- 独家专访“灰犀牛”概念提出者米歇尔·渥克:零和博弈往往无异于两败俱伤,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并非无解|2024年终特刊
- 独家专访“灰犀牛”概念提出者米歇尔·渥克: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并非无解|2024年终特刊
- 一周前瞻| 中美12月PMI数据重磅来袭!因元旦假期 港股休市一天半 美股休市一天
- 独家专访“灰犀牛”概念提出者米歇尔·渥克:零和博弈无异于两败俱伤 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并非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