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区融合中做强亚洲经济板块
飘渺九月
发表于 2024-3-29 16:07:17
199
0
0
大国战略竞争的展开、俄乌及中东冲突等地缘政治风险叠加,使得近年来国际局势持续经历动荡与变革,世界经济也在风险与压力中经历变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等主要经济类国际组织对世界经济的最新展望基本都持审慎态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日益成为世界经济重心的亚洲如何维持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引发越来越多思考,这也是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的主要关注点之一。
世界经济进入“大放缓下的静稳”状态
世界经济放缓以及复苏乏力背后,有着包括地缘冲突在内的复杂因素。但从长期发展进程看,1985年以来,这种渐次趋缓又是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来的一个基本轨迹,在增长率方面次第经历了6%、5%、4%的阶段,目前已经到了3%上下,未来还不排除出现近30年来的最慢增速。
世界经济最近一次下降周期可追溯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这场最初源自美国的危机触发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下滑,标志着冷战后近20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阶段结束。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整体下降趋势的尾部阶段,即便没有爆发新冠疫情,这种下行曲线恐怕也难发生根本性改变,相互叠加的一系列风险因素只不过是加剧了下降的幅度与速度而已。
不过未来几年,这种尾部效应可能会进一步减弱。笔者在对多家国际机构预测与展望的比较分析中发现,世界经济增长态势虽然放慢但波幅在减小,相关变化曲线基本处于扁平状态,可以描述为一种“大放缓趋势下的静稳”状态。在当今世界的大动荡与大变局时期,能稳下来虽然谈不上最好,但至少不是坏事。
国际经济环境巨变令人担忧
真正令人担心的是国际经济环境已然发生巨大变化。西方现实主义政治卷土重来,地缘政治风险与日俱增,这事实上已反映在经贸、安全、产业链供应链乃至应对气候变化等诸多方面。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凌倾向明显抬头,打着“安全”幌子的“脱钩断链”“去风险化”招数频出,阵营化、堡垒化也随之而来,过去联系紧密并走向统一的全球化市场越来越碎片化,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曾经有过的主要经济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渐成奢望。国际贸易限制措施肉眼可见地在增多,当前可查数据显示,2018年刚刚突破1000起,到了2022年便已迅速攀升至大约2800起。世贸组织经济学家警告,如果全球经济分裂成相互竞争的集团,世界实际收入将平均减少5.4%。
这种局面导致曾经高歌猛进的经济全球化遭遇越来越强逆风,曾经快于世界经济增长的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减慢,动力变弱,而所谓“友岸”“回岸”等贸易与投资增长加快,突出表现为“贸易伙伴国的多样性下降,政治上亲近的国家之间贸易扩大。”随着全球最强大国家间的紧张局势加剧并导致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IMF高级官员去年底的警告言犹在耳:世界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二次冷战”的边缘,可能“摧毁”自苏联解体以来世界经济取得的成果。
亚洲可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支撑
亚洲长期以来都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板块之一,始终保持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增速,经济总量近年来也持续高于北美和欧盟等世界其他主要经济板块。亚洲集中了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印尼、沙特、土耳其等大中型经济体,它们近年来也大都保持着高增长。亚洲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值的37%,在世界前10大制造业大国中,亚洲占据5席。亚洲在全球商品贸易中的占比也是一直突出,近年来持续保持在50%以上。在世界的动荡和变局中,亚洲之优秀可谓“风景依旧”。
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亚洲内部贸易只占地区外贸总量的不到一半,不及欧盟和北美。不过这也表明亚洲区域经济发展还有巨大潜力可挖,亚洲要在世界百年变局中维持自身的安全与发展,首先得靠自己。
一是坚持平等、开放、包容、普惠等合作理念,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确保聚焦区域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方向不偏航,不断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兼顾安全与发展的同时,特别注意摈弃意识形态偏见、价值观歧视和冷战思维,不为地缘政治私利所裹挟和利用,反对外部经济胁迫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操作。
二是为了做强亚洲经济板块,地区主要经济体以及相关各方应尽可能为升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进行预估和准备,以释放更多贸易自由化的红利;着力培育亚洲高新科技产业网络,鼓励构建和巩固世界制造业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等,甚至可以探索建立地区统一支付结算体系,润滑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亚洲经济板块融合更上层楼。
三是强化本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亚洲地区人口众多、资源丰裕、工业制造和技术研发能力强,这些都为加强地区内部经贸联动、加快区内大市场建设带来有利条件,也有助于亚洲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四是继续发挥地区大国的引领作用。比如,中国正在以高质量发展向着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稳步迈进,加上超大规模市场以及一流营商环境等优势,中国进一步成为亚洲制造业乃至整体经济发展的稳定锚,并将带动地区服务业和新兴创新产业等发展。又如,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之一,印度成为当前国际投资与贸易的一个热点,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亚洲并更大程度地参与地区经贸一体化已经成为印度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依托。再如,日本经济正在努力重新起跑,这也需要它正视并深刻嵌入亚洲地区发展,在区域经济产业格局重塑中释放正能量。
总体而言,亚洲传统产业格局正在被打破,过去的垂直分工变得扁平化,但多元互补和相互依赖更加明显。新的时期,亚洲需要设法化解地区发展中的风险与挑战,平衡安全与经济,而这显然需要地区国家同心同德,打造坚固厚实的亚洲板块,进而也为世界的稳定与繁荣提供有力支撑。(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副院长)▲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
- 瑞银据悉裁减亚洲四名贷款银团部门银行家
- “贝森特交易”下强美元回调 亚洲金融市场风险几何?
- 美联储最新公布!美股汽车板块被特朗普吓崩了
- 黄仁勋现身大排档,与陈茂波、沈南鹏等人同桌!他近期密集访问亚洲,和孙正义对话,在印度同亚洲首富交谈
- 亚洲-中东地区 新资本网络报告:序幕初开
- 亚洲首航迪士尼邮轮开卖一小时售出2000单 冬季避寒游热度不输冰雪游
- 野村经济学家Sonal Varma答21:亚洲经济体2025年降息幅度或比美联储更激进
- 阿里74亿元出售银泰股权,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层接手
- 专访德银贺慈耘:2025年中国政策效应可期,亚洲仍是全球增长引擎
- 海外中资股盈利预期12月仍下行 机构看好红利板块盈利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