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美国通胀或在住房和商品的带动下出现反弹
MPA
发表于 2024-3-28 11:53:21
221
0
0
►►►核心观点
美国正处于美林时钟的繁荣期,经济增速依然较高。在《经济软着陆,美股爬新高》的年度展望报告中,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居民消费依然旺盛,企业逐步进入补库周期,支撑经济增长。”一季度经济走势基本符合我们的判断,纳斯达克指数也创造了历史新高。展望二季度,消费信贷增速已经逐步见底,需求可能出现反弹。制造业正在为库存周期积蓄能量。美国政府推进制造业回流、投资加速。随着房贷利率见顶回落,美国房地产市场也在逐渐回暖。人工智能的科技热潮继续翻涌,全球半导体周期正在向上攀升,而美国占据主导地位。从以上因素来看,美国可能继续处在繁荣期,经济增速可能维持在高位。
一季度美国通胀并未如预期那样下行,“二次通胀”风险上升。通胀超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通胀居高不下,尤其是能源服务和医疗服务,次要原因在于住房通胀下降趋缓。根据最新数据,美国二次通胀的风险可能已经形成。首先,随着美国房价见底回升,CPI住房或将在四季度出现反弹。第二,美国服务业PMI新订单指数显示出服务需求依然较高。第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美国CPI商品或将从低通胀回归至正常。美国通胀在高基数的影响下,二、三季度或将继续下降,9月核心CPI同比或将至3.0%,CPI同比或将至2.2%。之后四季度,美国通胀或将在住房和商品的带动下出现反弹。
美国通胀压力上升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需求的旺盛。美国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等已经逐渐适应了目前的高利率环境。现在,美联储在经济尚未冷却,通胀还在高位的情况下释放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信号,可能会刺激需求再度扩张。我们认为,如果美联储不想放弃2%的通胀目标,那么就应该对降息保持谨慎态度。根据利率政策公式预测,年底利率应位于5.1%左右,即5.00%-5.25%的区间,也意味着美联储或只降息一次。如果通胀继续居高不下,那么会进一步压缩美联储的降息空间。
1 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期
美国正处于美林时钟的繁荣期,经济增速依然较高。在《经济软着陆,美股爬新高》的美国经济年度展望报告中,我们认为“展望2024年美国经济增速可能先扬后抑。短期来看,居民消费依然旺盛,企业逐步进入补库周期,支撑经济增长。” 一季度经济走势基本符合我们的判断,纳斯达克指数也创造了历史新高。展望二季度,旺盛消费和库存周期仍会支撑经济韧性。此外在美联储相对偏鸽的货币政策态度影响下,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科技投资的热情可能使得需求进一步扩张,美国经济的繁荣期或将持续。
消费信贷增速已经逐步见底,需求可能出现反弹。2022年美联储开始加息后,当年10月消费信贷同比增速开始下降,呈现出高利率对需求的抑制。但是2024年一季度,消费信贷增速基本维持在3%左右,正在筑底,说明高利率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减弱。高频的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周同比也稳定在较高位。从中长期角度来看,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和预期指数也都见底回升。
旺盛的消费需求背后的支柱是较高的收入增速。由于劳动力市场紧张,美国工资增速一直维持在较高位。2024年2月平均时薪同比增速4.3%,1月工资及薪金同比增速5.7%,收入均跑赢了通胀。此外,1月份个人财产性收入同比5.6%,美股持续创新高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也会刺激需求的增长。因此,美国现在的利率水平虽然还维持在高位,但相对于收入和财富的增长,其抑制消费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
制造业正在为库存周期积蓄能量。从长期视角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历了四轮完整的库存周期,每轮库存周期的持续时间在3-4年之间。上一轮库存周期是2020年疫情后至2023年底。2024年2月制造业PMI指数回落,我们在点评中认为这是“暂时回落,不改增长趋势”。因为历次库存周期前均有一段时间的波动调整期,比如2013年上半年,2016年前三季度。2009年和2020年因为危机和以前后的财政货币刺激大大缩短了波动调整期。美国现在正处于库存周期第一阶段。
美国政府推进制造业回流、投资加速。拜登政府推出三项法案促进制造业本土化发展,包括2021年11月《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2022年8月《芯片和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在法案的刺激下,美国制造业投资增速迅猛。2021年私人制造业固定投资约3265亿美元,2022年同比增长40%达到4566亿美元,2023年同比增长75%达到7992亿美元。
随着房贷利率见顶回落,美国房地产市场也在逐渐回暖。2023年7月,美国20大中城市房价同比由负转正,随着美联储停止加息并转入降息预期,抵押贷款固定利率也在2023年10月后开始下降,房价加速回升,12月同比达到6.2%。若二季度美国利率继续下降,房地产市场的转暖趋势还会继续。
人工智能的科技热潮继续翻涌。自2022年底ChatGPT问世以来,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发展迅速,推动科技投资和经济增长,这也是2023年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原因之一。这股热潮现在还在持续。3月8日,费城半导体指数最高至5217.83点的历史新高,自2023年10月末见底以来,涨幅超过60%,较2022年10月末的低点涨幅已经超过100%。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 “加速计算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了引爆点。全球各个公司、行业和国家的需求都在飙升。”
全球半导体周期正在向上攀升,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半导体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周期长度约为4年左右,其中上行周期通常2年至3年,下行周期通常1年至1.5年。2023年二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见底,目前仍在上行趋势之中。根据2023年5月美国半导体协会发布的《2023 SIA Factbook》,2022年美国半导体公司销售额275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48%。人工智能发展会加速半导体周期向上运行,扩大美国经济需求。2023年8月至今,美国计算机及电子产品制造业新订单同比明显回升,之后出货量可能也会上升。
综上所述,美国经济增速可能依然较高。根据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3月19日最新数据预测美国2024年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2.1%,折合同比约为3.1%。虽然环比增速有所下降,但同比与去年四季度持平。因此一季度美国经济基本符合我们预期。展望二季度,从消费需求、库存周期,房地产市场转暖、人工智能热潮等因素来看,美国可能继续处在繁荣期,经济增速可能维持在高位。
2 二次通胀风险在上升
一季度美国通胀并未如预期那样下行。我们在年度报告《经济软着陆,美股爬新高》中预计美国核心CPI同比会在3月下降至3.0%左右,但实际上2月份核心CPI稳定在3.8%的高位,高于我们预期。2024年前两个月,美国CPI环比均为0.6%,即使季节性调整后,环比也达到0.4%,这意味着通胀中枢回到了5%左右,预示着“二次通胀”风险上升。
通胀超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通胀居高不下,尤其是能源服务和医疗服务。2023年9月美国CPI服务(不含住房租金)同比2.7%,之后就见底回升,2024年2月达到3.9%。服务通胀反弹是美国通胀陷入平台期,难以继续下降的主要原因。2023年12月开始国际油价回升,美国WTI原油现货价从70美元/桶上涨至现在80美元/桶。美国汽油零售价格从12月的3.0美元/加仑上涨至现在3.3美元/加仑。 这直接导致美国CPI能源同比降幅收窄,其中能源服务同比由负转正。
美国医疗服务通胀上升也较为迅速。医疗护理服务占美国CPI权重约6.5%,占服务项(不含房租)权重的23.1%。美国CPI医疗护理服务同比从2023年9月-2.7%回升至2024年2月1.2%。从工资成本角度,美国教育医疗行业的工资上涨相对全部行业来说更快。2024年2月,美国教育医疗服务每周工资总额同比7.5%,而全行业同比仅为5.3%。近几个月,医疗保健行业的新增非农就业较多,占服务业新增就业接近一半。
通胀超预期的次要原因在于住房通胀下降趋缓。上文已经提到,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在回暖,房价增速见底回升。住房成本占美国通胀的35%左右,是最为重要的成分。房价和住房成本有着高度的相关性,美国房价大约领先美国CPI住房租金14个月左右。2023年美国通胀回落的原因之一就是房价增速下降所带来的滞后影响。随着房价重新上涨,美国CPI住房的下降逐渐放缓,导致一季度通胀超预期。往后看,四季度美国CPI住房或将反弹,是二次通胀的风险来源之一。
根据最新数据,我们认为美国二次通胀的风险可能已经形成。在我们的模型中,美国通胀被分为住房、服务、商品三部分。首先,上文中已经分析过,随着美国房价见底回升,CPI住房或将在四季度出现反弹。
第二,美国服务业PMI新订单指数显示出服务需求依然较高。在去年12月的年度报告中,我们预测美国CPI服务同比会下降至3.0%左右,但结合前两个月数据及趋势,我们将2024年CPI服务同比均值上调至3.5%左右。
第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美国CPI商品或将从低通胀回归至正常。2024年前两月,美国CPI商品(不含食品、能源)同比仅为-0.3%。实际上去年一年,美国CPI商品都处在低通胀甚至通缩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降。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美国PPI同比回升,CPI商品同比也可能开始上升,回归到2%左右的正常区间。
综上所述,美国通胀在高基数的影响下,二、三季度或将继续下降,9月核心CPI同比或将至3.0%,CPI同比或将至2.2%。之后四季度,美国通胀或将在住房和商品的带动下出现反弹。
3 美联储或只降息一次
美国通胀压力上升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需求的旺盛。美国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等已经逐渐适应了目前的高利率环境,美联储虽然维持名义利率不变,但是降息预期和通胀企稳导致实际利率下降,这是去年最后两月出现的情况。实际利率下降带动需求的继续扩张,甚至带动了利率的回升,这是今年前两月出现的情况。而美联储在三月议息会议所展现出的鸽派态度,可能进一步刺激需求。
此外,类似于1998年开始的网络科技革命一样,本轮人工智能革命或将带来新一轮美国生产率的快速增长,从而减弱利率对需求的压制。可以看出,1998年-2004年,美国企业每小时产量增长明显加速。2023年开始,美国企业每小时企业增长的斜率也明显加快,这或许就是科技革命造成的影响。一方面科技进步带来的企业产量增加,另一方面,美股上涨带来的市值增加,都可以让企业承受更高的借贷成本,即更高的利率水平。
工资增速依然较高,抵消了高利率的影响,支撑居民消费需求。2024年4月,美国平均时薪同比增速依然高达4.3%,远高于疫情之前的平均水平。虽然商品销售额同比相对较低,但是服务消费支出同比仍在6%以上。而且美国消费以服务为主,服务消费支出约占总消费支出的65%左右。 工资增速高的原因在于紧张的劳动力市场,美国现在仍维持着低失业率,高职位空缺率的状态,因此工资增速可能依然较高,进而需求继续上行。
美联储可能重蹈覆辙,导致通胀超预期上行风险。美联储3月份FOMC会议虽然维持利率不变,但鲍威尔表示“在本次会议上讨论了放缓缩减资产负债表,普遍观点是很快会减缓资产缩表的步伐”。美联储没有重视二次通胀的风险,反而释放出放缓缩表的鸽派信号。在2021年本轮通胀上升之初,美联储就因“通胀暂时论”的错误判断,导致错失加息控通胀的最好时机。现在,美联储在经济尚未冷却,通胀还在高位的情况下释放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信号,可能会刺激需求再度扩张。
美国通胀和经济形势不支持美联储降息,我们判断2024年或只降息一次。现在的市场预期过于乐观,3月26日根据CME FED工具,市场预期6月份降息的概率高达64.4%,年底利率至4.50%-4.75%,即全年降息3次。在年度报告中,我们指出“在中性条件下,我们假设2024 年 GDP 同比增长 2.0%,核心 CPI 在年中回落至 2.5%左右,那么在 9 月美联储可能开始降息,年底降息至 4.75%-5.00%,即降息 2 次(50bp)”。现在,我们认为,如果美联储不想放弃2%的通胀目标,那么就应该对降息保持谨慎态度。根据利率政策公式预测,年底利率应位于5.1%左右,即5.00%-5.25%的区间,也意味着美联储或只降息一次。如果通胀继续居高不下,那么会进一步压缩美联储的降息空间。
4 美国大选竞争激烈
2024年美国最大的事件之一是总统选举,现任总统拜登和前任总统特朗普已经锁定了两党的候选人名额。截止3月25日,拜登已经获得2539张投票,超过提名民主党候选人所需要的1968张代表人票。特朗普已经获得1686张投票,超过提名共和党候选人所需要的1215张代表人票。二季度仍有一些州会进行党内预选,但基本不会改变拜登和特朗普获得提名。美国大选的下一个重要时间点是7月15日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和8月19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
民调数据显示,拜登和特朗普竞争激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报道,根据“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民调平均值,截至3月19日,拜登以45%的支持率稍微领先特朗普(44%)。路透社和益普索3月13日结束为期一周的民调数据显示,拜登以39%的支持率领先特朗普(38%)。而更早之前的民调,特朗普领先于拜登。因此,两人仍在交替领先,激烈竞争之中。
拜登政府可能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决定。因为提前降息有利于现任政府,所以拜登可能促使美联储在全年不适宜降息的条件下提前降息。这可能也是市场预期6月份降息的原因之一。在大选结束之后,美联储为其通胀目标负责,将会重新转为谨慎。因此,即使提前降息,也不宜对全年降息次数有过高期待。
如果特朗普上台,可能重启激进的贸易保护政策。众所周知,特朗普在任期内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比如2018年开始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近期,特朗普表示,如果再次当选,计划对所有的中国商品加征 60%的关税。这无疑会加剧全球的新一轮通胀。
风险提示
美联储超预期货币政策调整;美国通胀反弹;金融风险;地缘政治冲突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