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天下丨结束负利率时代,日本经济仍有难题
刘健宏俳
发表于 2024-3-22 16:38:52
1163
0
0
原标题:结束负利率时代,日本经济仍有难题
李清如
阅读提示
日本央行自2007年以来,时隔17年首次加息。至此,日本历时8年的负利率时代宣告结束。尽管日本央行此次的货币政策调整,是在谨慎选择时机基础上的温和转向,但对于长期依赖低利率环境的日本经济和财政而言,这一举措可能带来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当地时间3月19日,日本央行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结束负利率政策,将政策利率从-0.1%上调至0-0.1%区间,同时结束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YCC),取消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REIT)的购买计划。至此,日本历时8年的负利率时代宣告结束。
三十年来利率起伏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央行数次下调央行向民间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1991到1995年期间从6.0%下调至0.5%。此后,日本央行将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作为政策利率,1999年开始实施零利率政策。
2000年,日本央行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决定解除零利率政策。但不久之后,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等因素对日本经济造成冲击,日本央行又开始下调利率,2001将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的诱导目标下调至0%左右。
2006年,日本央行再次解除零利率政策,将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目标上调至0.25%左右,2007年再次追加上调利率。自此之后,日本央行的政策手段以下调政策利率为主。2008年起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数次下调利率,2010年降至0-0.1%区间。2013年,日本央行推出“量化与质化金融宽松政策”,2016年又导入负利率和YCC。因此,自2007年至今,这是日本央行17年来首次加息。
此次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结束负利率。取消准备金分层制度,恢复2016年引入负利率政策之前的传统两档准备金制度,将超额准备金利率设定为0.1%,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即政策利率的目标区间设定为0-0.1%。
二是废除收益率曲线控制。2016年引入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通过市场操作大规模购买国债,将长期(即10年期国债)利率水平控制在0%左右。此次调整取消对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参考上限,但仍保持与以往相当规模的国债购买额度。
三是不再继续购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风险资产,并逐步取消公司债、商业票据的购买。
温和转向与时机选择
日本央行此次货币政策调整,可以说是在谨慎选择时机基础上的温和转向,尤其是物价上涨和名义工资上涨,为日本货币政策调整提供了契机。
2023年,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平均增长率达到3.2%,除价格波动较大的生鲜食品及能源的CPI综合指数同比增长率高达4.0%。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压力,因此日本央行加息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市场和居民的预期。
同时,日本劳动组合总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今年春季日本劳资谈判平均加薪率达到5.28%,较上年同期上升1.48个百分点,这也成为促使日本央行决定在此时退出负利率政策的重要因素。
此外,市场普遍预计美国将会在2024年中启动降息,如果日本加息和美国降息的时间相叠加,则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日元大幅升值,引发市场剧烈波动。因此,在美国明确降息前调整本国货币政策,也是日本央行考虑的一个因素。
此次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已经经过一系列铺垫。2023年6月~9月,日本央行连续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强调采取更加灵活的“弹性化”措施,允许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在一段时间内超过0.5%,从而在0.5%~1%之间浮动。2023年10月的货币政策会议,则决定进一步调整YCC,将1%作为长期收益率的“参考上限”,从而实质上放宽对收益率目标的控制。
同时,此次货币政策调整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日本金融宽松环境。日本央行强调,如果长期利率快速上升,日本央行将会增加日本国债的购买规模,从而减缓利率大幅抬高的市场影响。这说明,日本央行虽然取消YCC,但并未完全放弃对长期利率的调控,并为继续保持宽松政策留有较大余地。市场普遍预计,日本央行将继续在零利率水平上保持一段时期。
结构性问题仍难解
对于日本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向,“工资-物价”和“收入-支出”两个循环是关键。日本央行一直强调工资上涨与物价上涨的良性循环。但是,目前来看,这个循环并不稳定。虽然名义工资有明显上升,但是实际工资受物价上涨的影响持续下降。截至2024年1月,日本实际平均工资同比增长率连续22个月陷入负增长。
同时,提高居民收入与增加居民消费支出间的循环也并未实现,日本国内消费仍然低迷。2023年第二、三、四季度,日本私人消费环比增长率连续三个季度为负增长。这不仅是由于物价上涨挤压居民消费空间,更是由于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导致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都更加谨慎。
此外,日本经济和财政长期以来较为依赖低利率环境。加息一方面可能会增加财务杠杆水平较高企业的偿债压力和财务危机风险,另一方面,企业面临更多的利息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压企业的设备投资,加速企业“缩表”进程。日本巨额的政府债务也同样面临更多压力。在2024年度初始预算中,国债还本付息费占日本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已经达到24%。这些因素均有可能对日本未来经济形成挑战。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