첫 페이지 美股最前线 본문
进入新的世纪,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促使美国霸权内在悖论快速凸显。为了挽救美国的经济霸权,美国最近的三任总统都放弃了WTO,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散全球化逐步向熵化方向发展,使全球产业结构或收入结构逐步发展为多重复合橄榄型社会。
(一)维护霸权下的“多气泡隐三角”世界。前文我们已经分析了奥巴马、特朗普和拜登三位总统拯救美国霸权的情况。这里重点对他们的经济政策再作个细述。他们的经济政策虽然有所不同,但总体思路大体是一致的:一是抛弃WTO(世界贸易组织);二是建构美国主导的基于更高标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三是推动制造业回归;四是打压中国的产业升级。通过以上四项措施构建起全新的、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世界产业结构。
从三任总统的业绩来看,抛弃WTO和推动制造业回归美国这两项任务已经基本实现。而打压中国的产业升级正在进行之中,目前进展不太顺利,而且最终很难成功。这是因为:
一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问题严重,特别是中低端产业基本没有。即便是西方国家实现了制造业回归,也仅仅是高端制造业的回归。由于中低端制造业的利润低、环境污染大。西方社会的人力成本高,又不期望被污染,因此低端制造业很难回归。这就需要从人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进口。然而,当今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中,仍然只有中国的中低端制造最为可靠。这决定了美国离不开中国。
二是中国已经开始推动产业升级,并在高技术产业方面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具备了自主创新的条件和基础。特别是5G、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等产业,中国已经居于世界的前列。要想全面压制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不可能。
三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解决自身的产业空心化问题,相互之间开始争抢高端产业。众多高端制造业从德国、韩国来到美国,给这些国家造成巨大压力。特别是美国近期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对欧盟产品出口美国造成了很大障碍。这决定了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在积极与美国展开竞争的同时,只能寻找与中国的合作,离不开中国市场。美国欲联合盟友一起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封锁中国,与中国脱钩,变得不可能。因此来讲,当西方国家无法完全与中国产业实现脱钩,中国已经在产业升级中迈出坚实步伐,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必然会实现产业升级。
至于建构基于更高标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三位总统采取了不同的贸易政策。奥巴马是另起炉灶,按照比以往自由贸易协议更高标准的规则(环保、劳工、原产地和政府采购),与相关国家建立TPP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取代WTO(世界贸易组织)。拜登是合纵围堵,强调在建强国内中产阶级的基础上,主导建立反映民主利益和价值的规则(环境、劳工、贸易、技术、透明度)的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并排斥和围堵不符合条件的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特朗普是连横出击,与全球各个贸易伙伴一对一发展双边贸易,以确保美国的利益。
奥巴马和拜登的策略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通过与理念相同或相似的国家进行经济合纵,共同排斥和围堵不符合条件的国家,力图在一个个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美国都居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并将被排斥的国家限制在全球产业的中低端。这种全球化产业布局可称为合纵式多边贸易型(参见图5-4)。特朗普的双边贸易本质上确保美国产业居于高端,其他国家居于中低端,可称为连横式双边贸易。
很显然,在美国霸权日渐式微和经济影响力日渐下降,其他区域经济一体组织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特朗普的连横式双边贸易只会将世界各国越来越推向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美国经济可能会越来越边缘化。而奥巴马和拜登的合纵式多边贸易,则可以通过“平等”的规则,在其参加的每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占据产业高端而获得区域经济霸权,进而实现隐蔽的全球经济霸权。这种隐蔽的全球经济霸权可形象地称为“多气泡隐三角”(参见图5-4)。其中“多气泡”表示多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隐三角”表示美国通过在每个气泡中居于产业高端,实质上就隐蔽地居于全球产业高端。
“多气泡隐三角”结构的实现不可能是美国有序推进的过程,必然是美国内部不同政治派系的合纵式多边贸易、连横式双边贸易等各种方案的相对博弈,以及与其他国家进行博弈并获得成功,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熵变的结果。
(二)合作共赢下的多重橄榄型世界。正如拜登总统强调“一个为了中产阶级的外交政策”,世界各国普遍将建设橄榄型社会作为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持续融入美式序全球化,发展中低端制造业,有效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在此基础上,当前正在力图通过发展高端产业,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建设橄榄型社会。从4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看,中国建设橄榄型社会的道路与二战以来在美国主导下的欧盟、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建设橄榄型社会的道路有着较大的差别。
二战以来,在美国序全球化环境下,众多后发展国家或地区纷纷接受美国的政治经济条件,成为美国低端产业的承接地,双方构成要素禀赋(主要是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产业优势互补关系。后发展国家或地区在接受美国隐性“剥削”中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财富不断积累。其中,拥有人力资源禀赋优势的国家逐步发展为全面发展型国家,如德国、日本、韩国、阿根廷、亚洲四小龙,等等;拥有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的国家逐步发展为资源富裕型国家,如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等。
当这些国家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即通常所谓的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时,美国就会利用政治经济等手段对这些国家作进一步的区别对待。一是对政治理念相同、服从美国领导的全面发展型国家,则允许其向发达国家行列迈进。如欧洲、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二是对服从美国领导的资源型国家,则允许其向富裕国家迈进。如沙特、阿联酋等国家(后发展为橄榄型社会)。三是对不怎么听话或价值理念不相符的国家,则进行全面打压,不允许他们进行产业升级,只允许他们进行中低端产品生产和成为资源丰富但民众贫穷的国家。如拉丁美洲、东南亚和伊朗、伊拉克等地区和国家。四是对可能成为挑战的国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全面压制。如美国联合欧洲各国逼着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使日本经济停滞30年。
欧洲、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全面发展型国家和地区,在自身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在美国的允许下,也如美国一样将自己的低端产业向外转移,发展起高端产业,从而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建成橄榄型社会。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之后,他们就与美国的高端产业形成了竞争关系。如欧洲的空中客车和美国的波音之间的竞争。只是由于他们都有着庞大低端产业承接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缓冲,因而他们之间的竞争矛盾还不算突出。
从欧洲、日本、亚洲四小龙的发展路径看,建成橄榄型社会大体有这样一条路径:在WTO体系下,接受美国等先发展国家的政治经济条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是私有产权体制),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成为中低端产业的承接地,并与先发展国家的高端产业形成优势互补,接受先发展国家的隐蔽“剥削”,在经济持续发展中实现人民充分就业和财富积累,提高民众普遍受教育水平,然后推动产业逐步升级,转出低端产业,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与先发展国家展开竞争),建成橄榄型社会。接受条件—发展低端—提升教育—产业升级和转出低端,四个步骤构成了二战以来建成橄榄型社会的传统路径。
中国向橄榄型社会前进的路径显然与传统的路径有所差别:一是在接受条件方面,接受了市场经济规则但保留了公有经济主体地位,没有接受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这虽然无法避免在发展过程中被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持续隐蔽“剥削”;但保证了中国经济一旦发展壮大,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道路,可以避免被他们全面收割财富。二是在转出低端方面,由于本身地幅广阔,中国没有单纯地向外转出低端产业,而是向内陆转进与向外转出同步进行;同时,向外转出的产业,既有低端制造,也有高端制造;而且,中国对产业承接国只有平等的基于WTO的规则要求,没有提任何政治要求,更没有输出中国模式。
真正基于平等规则、基于要素禀赋的合作共赢模式成为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中国的合作共赢模式,既有利于稳步推进自身橄榄型社会建设,又大大增强了其他国家与中国合作的意愿,也有利于那些与中国合作的后发展国家较快成长为橄榄型国家。然而他们能不能成为橄榄型国家,就将取决于其国家的政治效率、经济效率能否稳定地推动产业升级和将丰富资源转化为财富。
可以看到,在中国建设橄榄型社会的过程中,中国通过WTO和其它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与其他国家发生紧密的贸易联系,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而且中国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合作共赢模式,给贸易伙伴国带来极大的合作选择空间,也更有利于双方产业优势互补,促进伙伴国共同形成橄榄型社会。当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各成员都成为橄榄型社会时,整个组织也就成了橄榄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用图表示就是气泡内含一个椭圆(参见图5-5)。
其中,外圆气泡表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范围;气泡内的椭圆表示成员间的产业优势互补,即少数国家占有产业链的高端和低端,多数处于产业链的中端,形成产业的橄榄型;以及各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橄榄型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全体民众收入的橄榄型。多个橄榄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散全球化就构成了合作共赢式多边贸易。合作共赢式多边贸易的散乱发展,就极有可能熵化演变为多重橄榄型世界。
主要内涵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某个国家可能参与多个橄榄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使众多橄榄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网络形态。二是各种橄榄型一体化组织的产业结构也存在差别,少数组织是自然资源禀赋互补型,就居于全球产业布局的低层;少数组织是高端产业互补型,就居于全球产业布局的上层;多数组织是中端产业互补型,就处于全球产业布局的中层。少数组织居上层、下层和多数居中层的产业结构一旦形成,全世界的产业结构就形成了多重橄榄型世界。
(二)综合作用下的多重复合橄榄型世界。当美国放弃WTO,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散全球化成为推进全球化的主角时;当美国极力构建“多气泡隐三角”全球产业结构,又无法阻止中国产业升级的情况下;当中国已经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正在向外转出和向内转进低端产业,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端产业上展开竞争的时期,世界各国就有了继续接受美国“剥削”“收割”和与中国合作共赢之间的选择空间。也就是说,未来世界产业布局将可能在美国期望塑造的“多气泡隐三角”和中国合作共赢模式促成的“多重橄榄”之间进行混合熵化的结果。笔者将二者混合熵化的结构称为“多重复合橄榄”(参见图5-6)。
“多重复合橄榄”包括四个方面涵义:一是某个国家既可能参加美国主导的“小气泡内三角”型组织,又可能参加中国主导的橄榄型组织,使全球所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既松散又紧密的经济全球化网络形态。二是美国、中国、欧盟、日本,以及其他的政治效率、经济效率高的国家和地区将处于各个橄榄气泡的产业中高端,那些政治效率、经济效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将处于产业中低端,形成区域内产业高中低搭配的层次格局。三是位于不同区域的多个橄榄气泡形成世界经济网络中的多个极点,每个极点都在区域强国(政治效率高、经济效率高、科技发达,产业高端)带领下,与其他极点相互协作,形成多极协作格局,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繁荣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四是在多极协作格局的推动下,全球民众的收入将呈现出大橄榄形态。
——摘录自《变局·谋节——新制胜之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Sign Up

本版积分规则

飘渺九月 注册会员
  • Follow

    0

  • Following

    0

  • Articles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