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国外预测50年后的世界各国GDP:日本第一,中国不在榜
平静769
发表于 2024-3-2 12:41:06
1170
0
0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工厂、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14亿人口全面脱贫、后疫情时代全球唯一正增长经济体……这是如今中国在国际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名片。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元年始,到2018年GDP总值达到3678.7亿元,在短短40年间经济增长244倍,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迈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新时代,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用实力抨击了曾经孤立中国、不看好中国的西方老牌经济体。
一、经济预测
1969年,一份国外经济学家绘制的“50年后各国GDP预测图”,在西方主流媒体中获得了众多关注。
在这张图中,榜首的国家为日本,紧随其后的是美国。
这两个国家的GDP以断层的差距遥遥领先,远超随后的八个国家。
第三位上榜的国家是西德。
因为此时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还没有统一,直到1990年,西德与东德签订“统一条约”,才成为如今的德国。
排行第四位的是苏联,但如今的苏联,也已成为历史。
随后的六个国家,分别是巴西、菲律宾、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法国。
这份经济预测,撇开了政治考量,完全是以当时各国国内经济发展活力为标准,虽然与如今的事实比较起来有一定出入,但在那个年代还是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首先是将美国与日本的经济地位倒转了过来。
二战结束后,日本一直跟随美国的脚步,堪称言听计从,是其最忠诚的伙伴,而美国以资本主义老大哥的身份,挑起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冷战,在国际社会一直扮演着霸主的地位。
这个预测图发表于1969年,就在1968年,日本经济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如果50年后日本的经济总量在全球排行第一,无疑是挫败了美国的威风,美国龙头老大地位即将受到威胁,因此从后来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打压来看,这份预测图可能正好刺中美国下怀。
其次便是对欧洲经济与亚洲经济的预判。
从这份预测图来看,上榜的欧洲国家仅有西德与法国,而亚洲国家除了东亚的日本和韩国,还有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
自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资本主义便以欧洲为中心,开始席卷全球,而以殖民掠夺为主要特征的原始积累,也给欧洲国家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
可从这份预测图中,“日不落帝国”英国不见踪影,意大利、西班牙也不敌后起之秀的亚洲国家。
虽然具体的国家预测失误,但全球经济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却显示出了欧洲经济陷入倒退的事实。
欧洲陆地面积狭小,资源匮乏,气候条件也不如亚洲丰富,虽然早期在工业革命中占据了优势,但如果不能维持科技上的优先权,便很有可能在硬性条件下被亚洲国家反超。
2019年,正好是这份预测图发表的50年,而在当年的全球经济体排行表中,排行第一的是美国,排行第二的是50年前根本不曾出现在西方经济学家考量之中的中国,排行第三的便是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德国、英国、法国、印度、意大利、巴西。
二、日本崛起
日本在这份预测图中的GDP总量,与2019年其真正的经济总量相比,只有0.18倍的差距。
如果光从经济学公式的使用上来说,这无疑是令人钦佩的数据。
虽然欧洲各国面积小、资源短缺,但如今至少能与邻国一同建设起欧盟,一起谋求发展,可日本作为太平洋上一个小岛国,面积狭长,地震频发,能够稳坐世界第三经济体的位置、甚至曾经直逼美国,与其“技术立国”的理念息息相关。
二战战败后,日本近乎崩溃,军事权被美国彻底阉割,许多城市、尤其是被美国投掷了原子弹的广岛、长崎,完全是一片废墟。
美国为了把控东亚主权,将国内部分高污染工业转移至日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本战后重建的压力。
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以及民众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就呈现出极大的包容和好学,因此在美国企业刚刚抵达日本时,原本以为要付出巨大的前期成本,却没想到日本民众识字率在75%以上。
对比今天的印度,识字率也才刚刚达到74%,而识字率高,便意味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在接手美国部分工业后,日本本土企业的创新性也被激发出来。
日本企业文化中最为知名的“匠人精神”,将日本企业追求精益求精的风格完美阐释。
二战后,虽然局部地区仍有冲突,但全球政治大环境都是向往和平,因此当美国耗费巨额资金在军工产业上,被美国阉割了军事权的日本,正好将税收投入高新技术行业,汽车、机械、生物制药、电子金融等诸多行业,日本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开始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从1961年到1969年,日本的GDP增速达到历史高峰,直到美国反应过来时,美国国内大街上到处都是日产汽车,孩子们玩的游戏也都是来自日本。
到预测图面世后,美国政客们自然受到了强烈冲击。
七十年代后,日本国内人均收入已经追平欧洲老牌国家,社会发展早已摆脱了美国的操控。
但“人红是非多”,1985年,美国强势要求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将日元与美元彻底绑定在一起,日本经济自此彻底成为美国的附庸。
之后的十年里,美国强行贬低美元汇率,提高日元汇率,将日本房产拉入泡沫经济的同时,截断日本产品的进口量,逼得日本国内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最后一朝崩溃。
当初预测日本经济将位列全球第一的专家,自然没有想到日本“伴君如伴虎”,经济发展停滞在美国的遏制之下。
如今,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企业员工流动率低、自杀率却居高不下,虽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分量依旧,但发展得再好,也将永远是美国的后一位。
三、苏联溃败
日本从战后崛起到经济溃败,再到如今平稳发展,都与美国息息相关,虽然不曾按照预测图一般位列第一,但反超日本的中国本就是后起之秀,经济学家在当初冷战的局面里忽视刚刚建国不到二十年的中国,也无可厚非。
而在排行榜上位列第四的苏联,作为当初与美国强势进行军备竞赛的社会主义老大哥,最后陷入政局动荡、彻底解散的局面,与美西方和平演变密切相关。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对外面临资本主义帝国在经济、政治上的全面封锁;对内则既要投资军备,又要探索经济发展与民生稳定的社会主义道路,可谓一朝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斯大林在世时,苏联不仅成功试爆原子弹,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核武器的国家,而且带领民主德国也就是东德、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等八个国家,缔约成立了华沙组织,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相抗衡。
斯大林去世后,继任的赫鲁晓夫不顾中东欧各国反对,强势进行“去斯大林化”,导致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地位动摇,而美西方国家则加紧对苏联盟国的演变,原本在军事上、能源上都占据优势地位的苏联,彻底摇摇欲坠。
苏联虽然解体,但俄罗斯继承了其强悍的军备,油气资源储备量也位居世界第三,对国际能源市场尤其是中西欧能源关系重大,即使在经济实力上不敌美国,俄罗斯也不会与美国虚与委蛇、受制于人。
四、涅槃重生的中国
在这幅预测图中,最大的黑马莫过于中国。
1969年前后,中国深陷粮食危机,又因社会主义制度,与美西方国家站在了对立面上,经济学家自然不会意料到未来中国竟然会反超日本,成为全球最具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
中国之所以在改革开放前后呈现出巨大的差别,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历史时期的任务不同。
改革开放前的岁月,虽然有艰苦、有挫折,但社会主义制度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稳固。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只经过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这两任领导集体的手,就彻底被西方国家瓦解,因此在面对当时社会主义薄弱、资本主义强大的现实冲突下,中国国内的紧要任务便一直放在稳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领导地位上。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四万万同胞,56个语言习俗各不相同的民族,还有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长达百年的内忧外患……
对于任何一个政党来说,要带领这样一个情况复杂的巨人涅槃重生,没有十足的定力和智慧,是不可能做到的。
197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在北京逝世,也是这一年,周恩来总理、朱德元帅相继离开,中国面临着第一代领导集体与第二代领导集体交替的关键时刻。
此时的国际社会,美苏冷战日益尖锐,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美西方国家自然虎视眈眈,只待中国政治出现漏洞。
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美国的愿,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崭新的全球视野,将中国推向了国际舞台,推向了发展高峰。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奠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总基调。
“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便是好猫!”这句邓小平同志的名言,深刻说明了社会主义建设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而是借助市场发展国内经济,让全国人民过上富裕的好日子。
专家在1969年发表全球经济预测时,中国在此前两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9.6%、-4.2%,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GDP总量也只有3679亿元人民币。
而截止2019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4.363万亿美元,人均GDP突破1.026万美元。
这样的数字也许不够直观,但相比较而言,全球唯二的两个人口超级大国:中国与印度,在1991年时印度人均GDP为303美元,我国人均GDP为333美元,而截止2021年,印度的人均GDP也才刚刚突破七千美元的大关。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世界贸易在难以琢磨的病毒面前,一度陷入停摆。
这场疫情,不仅是对各国经济耐力的考验,也是对社会协调、危机应对、公共卫生等全方位的考验,而对比各主要大国的表现,中国无疑是一枝独秀。
根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的统计,2019年,全球GDP总量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家有16个,而在疫情爆发后的2020年,除了中国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外,其他各国包括美国在内,均为负增长。
中国作为全世界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对内实体科技发达、消费动力强劲,对外不依附美元、不搞地缘政治,既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主动权,又踏实与别国交往。
五十年间,从西方经济学家忽视的弱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每一步都扎实稳妥、有迹可循!
五、结语
与苏联的华约组织抑或美国的北约组织不同,中国自成立后就宣布贯彻不结盟政策,中国愿意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与发展的国家一道前行,真真正正为人民办实事。
千禧年后,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世界咂舌,随之而来的流言蜚语也从未停歇。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中国上千年的文化底蕴,让我们的人民拥有开放、包容、和谐的天下大同之心,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肤色与肤色,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彼此帮助、共同进步。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
- 汽车林肯中国回应“林肯并入福特中国”传闻 蔚来乐道L60交付破2万辆
- 自動車リンカーン中国が「リンカーンをフォード中国に併合」と回答ウルレドL 60が2万台を突破
- 日本上市公司推动百亿钙钛矿电池项目 背后有怎样的考量?
- 亿航智能联手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布局低空产业生态
- 百胜中国回购4.9万股股份 交易金额240万美元
- 海外资金年净卖出超5万亿日元,日本股市如何突破“内升外降”怪圈?
- 美股热门中概股多数收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9%
- 米株人気の中概株の多くが下落ナスダック中国金龍指数は1.9%下落
- Cybertruck明天引入国内?特斯拉中国辟谣 但官网已上新
- 特斯拉中国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