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述评:经合组织显露没落迹象
Aim_yuan
发表于 2024-3-2 10:54:39
278
0
0
国际能源署是1974年以“石油危机”为契机创立起来的。其宗旨是石油消费国为确保能源安全而开展合作,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比如在必要时要求成员国释放储备石油),所依据的是《国际能源计划协议》。国际能源署是在OECD框架内设立的,可以说是OECD的“小弟”。
加入国际能源署的前提条件中,有必须是“OECD成员国”这一条。此次,国际能源署部长级理事会为何破天荒地决定与不是OECD成员国的印度进行加盟谈判呢?探究背后原因,可以看到当事方的各种考量。
“使国际能源署成为真正的国际机构。”现任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曾做出上述承诺。
在比罗尔开始担任署长的2015年,发达国家在全球初级能源消费中占比已低于50%,现在甚至不足40%。从地区看,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初级能源消费,明显剧增。
为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比罗尔提出了给予它们“联盟国家”定位的“敞开大门政策”。“联盟国家”虽然不是成员国,但具有与国际能源署开展紧密合作的“准成员国”地位。
2017年,印度成为国际能源署的“联盟国家”。被选中成为“联盟国家”的还有阿根廷、巴西、中国和埃及等,在地理上也扩展至东南亚、非洲,“联盟国家”和成员国加到一起的“国际能源署家庭”,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比已达80%左右。
OECD一共有38个成员国,其中有32个成员国加入了国际能源署。印度不是OECD成员国,却实际上开始加入国际能源署的谈判。一位外交消息人士断言:“印度不会为加入国际能源署而特意加入OECD。”
要想加入OECD,必须在所有政策上达到OECD的标准,且要真正加入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特别对在贸易方面倾向于采取保护政策的印度来说,加入自由化程度高的OECD,恐怕不会有什么好处。
在能源世界中,发达国家的影响力变得模糊,加上俄乌战争爆发,为了加强与能源消费国的团结,与大国印度的合作不可或缺。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欧美,正准备走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允许印度在不加入OECD的情况下加入国际能源署。
印度如加入国际能源署,其中一个方案是修改《国际能源计划协议》。修改内容包括,废除OECD成员国这一前提条件,改变石油储备标准等等。但有观点指出:“争议有可能无法平息。另外,OECD也可能会反对。”不管怎么说,这的确是“小弟”国际能源署与“大哥”OECD拉开距离的一大步。
随着全球南方国家的影响力和存在感增强,OECD的影子早已淡薄。虽然在制定国际课税规则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但由于具有发达国家组织这一性质,OECD很难以“让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入”的形式,充分推进引领世界的政策。
印度加入国际能源署的谈判是绕过OECD而与欧美合作,是在寻求一条退路,这无疑象征着OECD的地盘在下沉。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