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加息背后的3个阴谋,为何美国经济没有衰退?美国人早有预谋
史剑浇
发表于 2023-11-12 11:05:06
1148
0
0
可笑的是,这竟然成了很多美吹和公知吹捧美国的证据,他们说,你们天天唱衰美国,打脸了吧?
我们今天来讲讲,美国人究竟是怎么操纵这一切的,让你口服心服。
美元加息,为什么美国经济没有衰退?很多人都跟公知辩论,美国经济是否真的坚挺,经济数据有没有造假,GDP统计有没有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公知们总是有理,所以我们今天就不辩论了,直接来看这轮美元加息前后,美国人到底做了什么,他们是怎么操纵今天的局面的?
过去几年的历史复杂而宏大,我们来讲几件最关键的事情,你就能看懂了,美国人到底在操纵什么。
这一轮加息,是从2022年3月份开始的。注意啊,刚好是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的一个月,你可不要说这两者之间没有联系。
美国人一手挑起俄乌冲突,制造地区动乱局势,欧洲爆发能源危机。
这时候美元暴力加息,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大量资本流向美国,美国人收割了欧洲几十年积攒起来的财富。
这是阴谋也是阳谋。2021年底强悍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下台了,这个时候欧洲刚好没有了政治强人,所以几乎没有反抗之力。
美国人处心积虑,掐着点造成了这种局面,把整个欧洲都整残了。
最可怕的事情,还是在美元加息之前,从2020年到2022年初,美国以极低的利率,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大放水。
当时的美元利率有多低呢?2020年3月,美联储史无前例地在一个月内进行了两次紧急降息,第一次3月3日降50个基点。
这还不够,仅仅过了13天,3月16日又降100个基点,联邦基准利率降到了0.25%。
美国人这么紧急大规模降息做什么呢?为了接下来的大规模放水做准备。
我们来看一个数据,2020年1月份,美国的M2大约15.4万亿美元,刚好在2022年3月美元开始加息那个月M2达到峰值21.7万亿美元,增加了6.3万亿美元,增长率达到惊人的40.9%!这个时间点卡的,你细品。
实际上美联储大放水的规模比这个还要大。2020年,美元印钞机开动,当年大约印了4.5万亿,2021年又印了大约2万亿,2022年初又印了1万亿,两年时间放水8万亿。
美联储印这么多美元都给了谁了呢?主要是美国的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那时候超低利率美国很多企业疯狂贷款,囤积了大把现金。
美国政府看居民不敢贷款太多,又不好满世界喊我们要加息了,天要转冷了快穿上现金棉袄吧,只好直接把钱发给老百姓。
我们国内看到很多消息说美国政府给老百姓发钱,搞得好像是多大的好事似的,谁能知道,背后是一场阴谋。
当然,大放水的后遗症就是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没办法你发了太多的现金堆在美国国内,再加上国际油价上涨,通货膨胀是必然的事情。
打个比方,美国人要在地球制造冰河期,先给每个美国人发件厚棉袄。
所以,在美元暴力加息之前,美国国内已经提前囤积了高达8万亿美元的现金,这就是为什么加息也没有导致经济马上衰退的原因。
光发现金也是不够的,美国人双管齐下,同时来了一轮史无前例的政府投资大规模刺激经济。2020年以来,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经济政策。
例如2020年3月2.2万亿美元的刺激法案,2021年3月1.9万亿美元的美国复苏法案,1.8万亿美元的美国家庭计划,1.2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1.2万亿美元制造业回流计划,2800亿美元的芯片与科学法案,430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等等。
为了支撑这些投入,这几年美债飞速增长,2020年初美债只有23万亿美元,目前已经增长到33.7万亿,3年时间增加了惊人的10.7万亿。这又是变相大放水,加上前面的8万亿,总规模高达18.7万亿。
美国的操盘者早在2020年就已经计划好了,提前开始投入了,因为他们知道,从投入到产生实际效果,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这个意思就是,美国人穿棉袄还不够,美国政府通过借钱大规模投资,保住美国企业的订单,也保住就业。
所以,2022年3月加息之前,美国人在厚棉袄的外面,再加上围巾、棉帽和棉鞋,全副武装对抗加息的寒冬。
美国上层对美国经济状况是非常清楚的,本来就是他们操纵的,所以并不怎么慌张。
美联储总说加息是为了对抗通胀,这话是假的也是真的。说是假的大家都知道,说是真的,美联储需要通过通胀水平来看美国人囤积的现金还能不能撑得住。
所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总是语焉不详,就是不说清楚。
美元暂停加息,其实是美联储发现目前3.7%的通货膨胀水平,油价上涨占了很大比重。美国人囤积的现金还能不能支撑?他们还需要观察一下。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