첫 페이지 美股最前线 본문
资料图
毫无疑问,这是11月世界最重大外交事件,没有之一。因为这两个世界大国的互动,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前途和命运。
事情,很多朋友应该都知道了。时间,就在11月14日-17日。
这应该也是双方商量好的事情——11月10日,中美几乎同时宣布,应拜登的邀请,我最高领导人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APEC峰会。
很多朋友询问,你怎么看?
虽然早在意料之中,我还是很高兴,因为这是一个相当积极的事件,对中国对美国,也对世界而言。完全我个人观点,至少三个重磅信号吧。
信号一,美方高度重视这次峰会。
很多朋友分析,这次中国领导人是去旧金山出席APEC峰会,然后顺带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错!
大家仔细看华春莹宣布的表述: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我领导人将于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先说了元首会晤,然后才是APEC峰会。
此前王毅访美时,拜登亲自在白宫会见。据知情人士向牛弹琴透露,美方就是两个邀请,邀请我领导人出席APEC峰会,此外,“还专门单独发出邀请”,邀请我领导人参加两国元首的正式会晤。
这是什么意思?
按照知情人士的分析,就是说这次两国元首会晤,不是说在APEC期间的一次普通会面,而是单独的专门的一次会晤。
外交无小事,这样的安排,更充分说明,美国对这次会晤的高度重视。
算起来,这也是我最高领导人六年后再次到访美国。过去六年,真是风风雨雨,如梦一场。
信号二,中美将讨论众多重大问题。
这次峰会,谈什么?
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有这样一句话:两国元首将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
什么是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
我的理解,包括但不限于,中美经贸摩擦问题、美国科技打压问题、台湾问题等等。
比如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你看吧,两位元首肯定会重点谈。
事实上,之前王毅访美时,针对美方打压围堵中国的错误行径,据知情人士透露,中方拉了一个长长的单子,要求美方予以改正。
另外,什么是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比如,半岛问题、乌克兰问题,还有最近让世界震惊的巴以问题,中美肯定也会谈。
所有这些问题,关系到中美关系的走向,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很多问题,如果中美达不成一致,就注定得不到解决。
我们也看到,在这次峰会前夕,中美官员已频繁互访磋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商务部长雷蒙多等纷纷访华,王毅、何立峰等也先后到访美国。
按照外交惯例,应该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中美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取得了某些进展。
当然,最重大最关键的问题,肯定还是在中美元首会晤中拍板。
信号三,会谈成果值得期待。
肯定有各种挑战,甚至不排除世界又出黑天鹅事件,但从目前的种种迹象看,元首会晤成果值得期待。
请原谅,这完全是我个人观点,我还是审慎乐观,总是希望否极泰来,当然,世界确实也都很期待。
我们更要看到,美国对华态度最近也在微调。
以前美国一些人更多说的是竞争,甚至有时就是所谓的“去风险”、“脱钩”,但最近美方的一些表态,要积极了不少。
比如,最近王毅访美时,美方除了承诺“一个中国”政策没有变,不会支持“台独”,据知情人士的透露,美方还表态: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方乐见中国成功。
在何立峰访美时,耶伦明确表态,美国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中美分道扬镳,对双方和全球都将是灾难……
这多少也是一种姿态,积极的姿态。
总是展现了美国希望稳定和发展美中关系的积极意愿。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折腾,当然应该也是看到了中国的坚定立场,美国也有所清醒,有所转变。
更要看到,在这个动荡的世界,尤其是最近的巴以冲突,美国也是焦头烂额,拉偏架更让美国陷入道义困境,美国也希望与中国沟通,缓和与中国的关系。
这对世界来说,多少也是一件好事吧。
最后,还是简单三点。
第一,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
没有斗争没有博弈,美国态度会有转变?当然,辱骂与恐吓,决不是战斗,更要善于斗争、善于博弈,这才是外交高手。
第二,我们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对于美国的说一套做一套,我们肯定早有领教,更要有所准备。但这个世界,言而不信,肯定也是要付出代价的。美国,你说话要算数哦。
第三,不由想之前的中美元首视频会晤,中国领导人一些掷地有声的话。
历史是公正的,一个政治家的所作所为,无论是非功过,历史都要记上一笔。中国讲究言必信、行必果,说了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说。比口号,更要比行动。

美国人应该听懂了吧。
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Sign Up

本版积分规则

可是我已不在 注册会员
  • Follow

    0

  • Following

    0

  • Articles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