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下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警告经济下行风险显著
春和景明820
发表于 2024-10-24 10:09:15
1107
0
0
IMF下调明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当地时间10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具体来看,IMF维持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为3.2%的预期不变,但下调了明年的增长预期,警告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显著增加,前景相比4月和7月的预测更加严峻。主要体现在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风险正在加剧。
与此同时,IMF对全球通胀的治理表示肯定,预计全球通胀率将在2025年底下降至3.5%。但IMF也警告称,虽然通胀方面数据向好,但下行风险仍在增加。
如何看待IMF下调明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行风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加剧,将对全球经济造成怎样的实际影响?
四个方面体现全球经济危机加大
杨子荣:从IMF关于明年各经济体增长预期的比较来看,一方面IMF维持了发达经济体增长预期不变,下调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预期0.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在发达经济体内部IMF较为显著上调美国增长预期,下调欧元区和日本增长预期,维持英国和加拿大增长预期不变。
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内部,IMF因多种因素下调了中东、中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增长情景。整体来看,IMF在7月的报告中认为全球经济裹足不前,而在10月的报告中认为全球经济面临的威胁正在上升,这种威胁至少体现在4个方面。
第一,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央行决策失误的风险正在加大。一方面若货币当局过早放松紧缩措施,可能导致通胀水平再度走高。另一方面,若货币政策转向滞后,维持高利率时间过长,这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经济衰退。
第二,很多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应对疫情和生活成本危机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可能会出现财政滑坡,而财政政策的调整之路又很狭窄,推迟财政整顿会增加市场无序调整风险,而过于急剧的收紧财政政策,则可能适得其反,损害经济增长。
第三,面对加剧的外部竞争以及制造业和生产率方面存在的结构性薄弱环节,美西方国家越来越频繁地实施产业和贸易政策来保护国内经济,这导致全球贸易碎片化趋势加剧,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第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俄乌冲突中东局势动荡等热点事件频发,且冲突存在进一步升级的风险。
全球经济还将面临多项风险
杨子荣:如果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会通过4大渠道对全球经济造成拖累。
第一,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供给冲击,导致石油天然气等关键资源价格大幅上涨。
第二,可能扰乱全球航运体系,加剧供应链的中断风险。
第三,可能引发大宗商品的资产价格剧烈波动,严重时可能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四,可能导致区域贸易和投资关系紧张,形成新的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措施。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形成两个或多个平行贸易体系。
美国与欧洲经济前景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IMF报告中特别提到美国与欧洲经济增长的分化。报告指出,虽然美国的经济表现优于预期,但欧元区则持续面临增长乏力的问题。IMF预计,2024年欧元区经济增长仅为0.8%,并警告如果欧洲不大幅增加在基础设施和绿色技术方面的投资,未来经济将面临更大挑战。哪些因素导致了欧美经济前景的分化?未来这一趋势会否进一步扩大?
经济增速差距加大美欧分化
李颖婷:在IMF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由于美国2024年上半年的经济表现较好,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具有一定韧性,IMF将美国2024年和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0.2个和0.3个百分点至2.8%和2.2%。相比之下,上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缓慢,居民消费增长动能转弱、投资表现持续低迷。IMF将欧元区2024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下调0.1个百分点至0.8%,将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下调0.3个百分点至1.2%。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美国与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的分化程度。
欧元区面临更多结构性挑战
李颖婷:从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来看,与美国相比,欧元区面临更多结构性挑战。
一是能源危机持续影响工业生产。当前,欧洲产业链呈现以德国为核心的格局,欧元区的实体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德国经济表现的影响。由于能源短缺持续影响德国工业生产、推高企业生产成本,并且部分工业企业加速外迁,德国的制造业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中长期都面临较大挑战。IMF将德国2024年和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0.2个和0.5个百分点,预计2024年德国经济将出现零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欧元区整体的经济增长前景。
二是以服务业拉动的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有限。2024年以来,由服务业增长驱动的欧元区成员国经济表现相对较好。在报告中,IMF将西班牙和法国2024年的经济预期分别上调了0.5个和0.2个百分点至2.9%和1.1%。其中,西班牙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强劲的旅游业,法国则是在奥运经济的拉动下实现快速增长。不过,9月法国服务业PMI由8月的55%大幅下降至49.6%,低于荣枯线水平,服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将明显减弱。
三是欧元区经济增长缺少内生动力。欧元区成员国普遍面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等挑战,使各国的生产效率难以提升,经济竞争力持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市场对欧洲经济前景的信心。
亚洲与新兴市场展现乐观增长前景
在IMF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中,亚洲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前景相对较为乐观。IMF将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的整体增长预测上调了0.1个百分点,预计增长率将徘徊在4.2%左右。然而,IMF也指出,亚洲新兴市场的增速将从2023年的5.7%逐渐放缓至2025年的5.0%。
如何看待亚洲与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前景,哪些地区为主要增长引擎?亚洲新兴市场与其他地区相比,主要优势是什么?
亚洲新兴市场在制造业与人口有优势
杨德龙:IMF对于亚洲和新兴市场的预期有所提升,主要是受到中国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提振,中国增速可能会有所回升。同时,印度、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出现了增长的预期,带动了新兴市场以及亚太经济的回升。
亚洲新兴市场与其他市场相比,制造业有所恢复,同时制造业成本比较低的,长期的增长速度比较快。
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人口数量巨大,世界密集的人口聚集区有比较大的内需市场,也带动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
未来还面临地缘政治风险
杨德龙:未来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经济的回升。从9月24日起,中国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来提振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发力,可能会提升中国经济增速,带动投资增长,拉动消费需求,从而能够带动中国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提振实际需求,这是未来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
未来面临的主要风险还是地区局势动荡可能带来的影响,地缘政治的风险,比如朝鲜半岛以及亚太其他地区出现局部冲突带来的潜在影响。美国11月总统大选将尘埃落定,新上任的总统是否会在贸易政策等方面对中国经济进行一定打压和遏制,也会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也是一个潜在的风险点。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记者:李依农 杨雨莱
制作:蔡于恬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内容统筹: 黄子豪
海外运营编辑:庄欢 吴婉婕 龙李华 张伟韬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