첫 페이지 美股新闻 본문
  今年上半年,较早发布财报的跨国药企(MNC)是强生。

  7月15日,强生中国对外宣布,周敏涛将于7月25日起担任旗下医疗科技中国区总裁,向强生医疗科技亚太区主席Vishnu Karla汇报,并成为强生医疗科技亚太区领导团队成员之一。两天后(7月17日),强生发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
  根据强生发布的财报数据,公司全球季度销售额为224.4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15.19亿美元,同比增长4.3%。季度净利润46.8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3.76亿美元,同比下降12.8%。调整后净利润为68.4亿美元,同比增长1.6%。按业务划分,制药业务销售额144.9亿美元,同比增长5.5%。医疗器械业务销售额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2.2%。
  强生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达到了213.84亿美元,净收益达到了53.5亿美元。如此计算,上半年,强生累计收入438.30亿美元,去年同期累计收入为424.13亿美元,同比增长3.34%;累计净利润79.41亿美元,去年同期累计净利润为50.76亿美元,同比增长56.44%。
  当前,全球医药市场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在多重压力下2024年上半年跨国药企有关砍管线、大裁员、换帅、重组的消息不断,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的业绩表现。
  “网红”CAR-T上半年销售额3.43亿美元
  2023年,在完成消费者保健业务剥离后,强生在今年5月份出售了其在Kenvue的全部剩余股份(9.5%),转而专注于利润率更高的制药和医疗器械,整合制药(原杨森后更名为“强生创新制药”)、医疗科技两大业务。强生创新制药专注于肿瘤、免疫、神经、心血管、肺动脉高压和视网膜等领域;医疗科技则致力于外科、骨科、眼科和介入解决方案领域。
  而从财报数据来看,强生创新制药在二季度收入为144.9亿美元,同比增长5.5%。其中,肿瘤和免疫占据绝对地位,在创新制药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是35.1%和32.6%,且同比增长分别是15.7%和7.3%,成为业绩的关键引擎。创新药中肿瘤治疗领域贡献最大,营收达到50.9亿美元,占比达到35.1%,同比增长达到15.7%。
  其中,多发性骨髓瘤产品为强生核心产品,CD38单抗DARZALEX、BCMA/CD3双抗TECVAYLI、BCMA CAR-T细胞治疗药物CARVYKTI和GRPC5D/CD3双抗Talvey,四个产品单季度总计达到了31.99亿美元,几乎占到了肿瘤药物的一半以上。
  强生也成为当之无愧的多发性骨髓瘤的霸主,组合药物年销售额超过120亿美元。
  另外一款备受关注的肿瘤产品为与传奇合作开发的CAR-T药物CARVYKTI。财报显示,强生/传奇生物的BCMA CAR-T疗法Carvykti二季度销售额1.86亿美元,加上一季度的1.57亿美元,上半年销售额3.43亿美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5%。按照强生此前预测,该药物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0亿美元。传奇生物也认为,手握这款药物,业绩预计在2026年实现盈利。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传奇生物收到并购邀约,并聘请投资银行Centerview Partners帮助其董事会审查收购要约和其他选择。根据公开信息,传奇生物聘请的投资银行Centerview Partners,也是阿斯利康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的背后撮合者。2023年,Centerview Partners参与了大多数10亿美元及以上的生物医药领域并购交易。若传奇生物该交易顺利进行,后续CARVYKTI的商业化布局是否会有调整也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重要话题。
  在肿瘤市场竞争白热化之际,强生也在寻求新增长点。免疫领域已逐渐成为跨国制药巨头业绩的重要支柱,当前,Stelara仍是强生免疫版块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4年第二季度总销售额为28.85亿美元。伴随Stelara核心专利到期,随着生物仿制药进入欧洲市场,Stelara的收入预计将开始下降。好在新一代靶向IL-23 p19的单抗Tremfya顺利接棒,在第二季度创收9.06亿美元,同比增长28.3%,成为强生免疫领域销售额增长的主要动力。
  近期,强生也将项目引进的重点放在免疫领域,尤其是特应性皮炎,二季度一共有两笔并购都是与之有关。5月,强生以现金8500万美元收购了专注于开发免疫介导疾病双特异性抗体的私营生物技术公司 Proteologix,由此获得两个重点项目PX128 和PX130。其中,PX128是一种靶向IL-13和TSLP的双特异性抗体,针对特应性皮炎和哮喘,即将启动1期临床试验;而PX130是一种靶向IL-13和IL-22的双特异性抗体,同样针对特应性皮炎,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此外,强生还收获8款双特异性抗体早期项目。
  紧接着,强生宣布以现金12.5亿美元收购从Numab Therapeutics的剥离出来的子公司Yellow Jersey,从而获得一款靶向IL-4Rα和IL-31的双特异性抗体NM26,即将启动2期临床试验,该并购案预计在7月完成。
  MNC换帅背后的战略调整
  在经历了2023年的消费者保健业务剥离后,2024开年至今,强生人事更迭频繁。而近日,强生也完成了中国区“掌门人”更换。
  2024年3月,强生医疗科技宣布Tulio Oliveira将出任中国外科事业部的新任总经理。Oliveira先生自2003年加入强生以来,在巴西、美国、智利和阿根廷等多个地区担任销售、市场、新业务开发、全球战略营销、战略规划及综合管理等多个职位,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同年4月,强生医疗科技又宣布陈艳丽(Ronnie Chen)将于2024年4月29日接任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及OneHR中国区人力资源负责人的职务。陈艳丽曾在罗氏制药担任中国人才与组织文化副总裁以及中国市场准入医院大客户管理部负责人。
  7月15日,强生中国对外宣布,周敏涛将于7月25日起担任旗下医疗科技中国区总裁,向强生医疗科技亚太区主席Vishnu Karla汇报,并成为强生医疗科技亚太区领导团队成员之一。
  强生的人事变动在跨国药企中也较为普遍。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跨国医疗健康公司官宣在华掌门人的变化,包括礼来、葛兰素史克、诺华等。例如,5月14日,诺华国际业务部总裁赫博瑞向员工宣布了一系列人事变动,其中,自6月1日起,现诺华中国区总裁张颖(Ingrid Zhang)被任命为诺华国际业务部首席商务官(CCO),领导诺华商业上市战略(CLS)团队,常驻巴塞尔。现诺华日本总裁Leo Lee被任命为中国区总裁,过渡期内将由Keizo Miyazawa担任临时日本区总裁,负责日本业务。
  此前5月10日,葛兰素史克大中华和洲际区域高级副总裁(GSK GCI)柯瑞康(Mike Crichton)也向员工宣布一项重大人事变动,现任GSK副总裁、中国总经理齐欣(Cecilia Qi)被任命为GSK大中华和洲际区域副总裁兼疫苗业务负责人,由余慧明(Sherman Yu)接任其GSK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职务。另外,7月9日,葛兰素史克副总裁、中国总经理余慧明向员工宣布了一项重大人事变动,葛兰素史克副总裁、中国疫苗业务负责人冯碧霞(Peggy Fung)决定离开葛兰素史克,最后工作日为 2024 年 8 月 9 日。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保控费、带量采购、医药反腐等政策持续影响,跨国药企面对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国产仿制药和不断获批上市的本土创新药,也给跨国药企带来多重竞争压力,医疗健康行业和中国市场的加速变化,也在推动医药企业战略和组织架构调整。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中国新一轮医改进入深水区,特别是在带量采购、医保谈判以及医保支付方式等系列改革压力下,仿制药迅速没落、创新药加速崛起,整个行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未来几年中国医药行业变局会加剧,也促使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人才频繁流动、团队变革调整,如何强化组织和人才能力,在百团征战中脱颖而出,成为跨国药企业需要思考的难题。”上述分析师说,医药研发是个耗期长、风险高的行业,从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下,跨国药企在紧抓这轮行业洗牌的机会,重塑自己的产品管线、销售体系和销售人员,以及战略方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Sign Up

本版积分规则

我心如烟卸 注册会员
  • Follow

    0

  • Following

    0

  • Articles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