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将超日德,为何德媒认为不会是下一个中国?尚存几大短板
淘宝卖家柯
发表于 2024-5-1 10:37:24
1236
0
0
因为印度是个议会制的国家,所以它的最高领导人理论上讲是没有任期限制的,只要莫迪想而且民间支持度够高的话,他说不准还能迎来第四个第五个任期。当然莫迪人气这么高也确实是有原因的,过往10年间印度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莫迪最近就不断的宣称10年之前,在他刚刚当选印度总理的时候,印度的GDP总量是排在全球第十左右的,而今天当莫迪向第三个任期发起挑战之时,印度的GDP总量已经达到了全球第五,甚至超过了它的前宗主国英国。
甚至莫迪夸下海口说再给他五年时间,当他第三个总理任期结束的时候,他将带领印度经济超越日本德国来到世界前三的位置,甚至我们说这样的目标对于印度来讲恐怕都不算夸张了,为什么?因为就在前几天IMF预测说由于日元的大幅贬值,到2025年日本的GDP总量将落后于印度来到全球第五,换句话讲印度等于什么都不要做,就可以等着日本排到自己的后面去。
当然了,德国和印度的经济总量现在差的也不是太多,尤其是俄乌战争根本就没有个头,可想而知德国和整个欧洲的经济都被拖累,所以莫迪老仙真是很幸运,他的两个主要经济层面上的对手都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使得印度几乎都不需要怎么发力,就可以轻松地超越这两个对手来到全球前三。
而另一方面就在去年年底印度的人口第一次超过了我国,印度成为了这个星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显然这个指标也给了广大印度人十足的信心。尤其是相比于我国的老龄化,印度人口相对还是非常年轻的,所以长久以来印度人就有这样的梦想,那就是中国做得到的他们也做得到。中国在过往40年间,经济成长成为全球的奇迹,中国经济成为了全球的经济火车头,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成为了基建狂魔,印度人认为他们也有可能达成这样的目标。虽然莫迪老仙没说,但我们都心知肚明印度绝对想未来有一天经济总量超过我国,但这有可能吗?
其实哪怕是近些年来对印度经济不断吹捧的外国媒体,对印度的这一目标也抱有怀疑态度,最近德国《商报》网站就发表了一篇题为《莫迪的世界强国梦-这一计划可能因为什么而失败》的文章,文章在一开始分析了一下印度人对他们过去10年经济所取得的成就的信心,但是文章也尖锐地指出说印度想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中国或者说追赶上中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印度的时代就此开始了吗?
印度人是有这样的希望的,但是他们未必能够达成,印度的乐观主义者认为多年以来,印度15岁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一直在增加,目前已经达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经济腾飞时的水平。而过去十几二十年间,我们知道中国劳动人口在不断的减少,尤其是最近这些年开始我们人口中的中流砥柱,60后和70后将迎来退休,每一年都有几千万人口要退休。而我们非常清楚00后10后的人数是远远少于60后70后的,所以印度人认为当印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劳务市场之后,他们会重现当年的中国经济奇迹。
他们甚至认为印度次大陆将在15年之内就达到中国今天的经济发展水平,然而这一切真的能够轻松实现吗?该文作者认为,印度未必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的人口红利。比如说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就表明,中国的劳动参与率10年来一直在70%到80%之间,而印度的这一数字仅略高于50%,换句话讲虽然中印两国都有14亿人口,但是印度是真的没有人口红利的,这是为什么呢?男女不平等的问题。
我们其实屡次讲我国恐怕是全球妇女地位最高的国家,很多国家年轻夫妇结婚之后女子是要冠夫姓的,甚至他们有这个男人出门挣钱养家,女子在家里操持家务的传统,日本印度等很多亚洲国家都有这样的传统,那就是女性几乎不出来工作。虽然过往10年间,印度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在不断提高,但目前整体劳动参与率还是远低于各国平均水平的,我们也知道印度是一个多么变态的国家,说实话印度女性如果出来参加工作我都得替她们的人身安全捏把汗。
而另一方面即便印度大量的妇女想出来工作,恐怕她们也找不到特别特别合适的工作,为什么?大家想40年前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之初,什么样的企业解决了大量的就业,就是各种各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咱们虽然说当年我们花八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飞机,好像感觉到亏本了,但这不正是证明当年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非常非常庞大的,我们拥有人口红利,我们人均工资相对很低,所以有大把的海外企业到中国来设厂,把整条的生产线都转移到我国,所以他们才能赚得巨额利润,当然这也使得我国大把的年轻人有了就业机会,能够赚到钱,然后等待产业升级,这是一个良性手段。
而今天印度面临的巨大问题就在于印度的人力密集型工厂仍然太少,印度没有办法提供大量的能够为广大低职业技能人群解决生计的就业岗位,而且中国到底是靠什么发家的,我们靠的是制造业。今天我们是基建狂魔我们是世界工厂,虽然近些年以来我们经济提升之后工人的工资大幅增加,使得我们好像失去了竞争力,有很多产业转移向印度转移向越南,但是由于我们拥有全产业链的工业生产体系,我们又拥有便捷的交通系统,这使得实际上还有很多企业根本就迁不走,所以加工制造业今天在印度也没有变成主流。
甚至在莫迪任期之内,加工制造业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甚至下降了,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已经从15%降到了13%,而过往20年间,中国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几乎一直是印度的两倍,也就是说我们还是一个妥妥的工业国,我们第二产业的产值占比巨大,而还没有发达起来的印度它至少在工业这个层面上离我们的差距还非常遥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觉得无外乎两方面原因,第一就是地缘政治的原因,全球所有国家都把工业生产集中在某个特定国家,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40年前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全球大把的企业到我国来投资,他们看好了我们这块新兴的热土,而今天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全球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了?尤其是俄乌战争之后,欧美不断的在叫嚣“脱钩”,他们感觉到经济封锁俄罗斯能够取得巨大成功,所以他们又要叫嚣和其他国家脱钩,真的很多经济专家都悲观的预测说,20年前我们在谈论的是全球化是地球村,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各个国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然后赚到更多的钱,努力提升全民的福祉。
而今天我们在讨论的却是“脱钩”却是封锁,却是限制却是美国的小院高墙,这使得全球经济被不断割裂,大部分产能集中在某个新兴国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所以印度等于没有赶上这趟快车。而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说莫迪任内虽然不断的希望吸引他国的投资,早在2014年莫迪刚刚上台之时,他就提出了印度制造的倡议旨在使印度成为国际供应链中新的工作台,然而外国企业并未蜂拥而至。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甚至在疯狂下降,仅去年就下降了47%,降幅明显大于新兴工业国家的平均水平,什么意思?莫迪喊了10年的想吸引外国来投资,可是印度的吸引力却在不断的降低,外国的投资却在不断的变少。
其实我们只要想想中国企业过去几年在印度的遭遇就知道了,你要不赚不到钱,要不好不容易赚了一点钱人家却要去查你的账,却要去收你的税,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打压你,甚至说你的高管统统都得换成印度人,你才能在印度继续的生存下去,难怪印度被称为跨国企业的“坟场”。其实不光中国企业很多外国企业在印度生存的也举步维艰资本是逐利的,我到你这里去投资我赚不到钱,或者说我赚到了钱我带不走会被你把账号封掉,会引发你给我的巨额罚款,那我还如何在你这里投资?
所以印度今天面临的问题是第一它没有足够的人口红利,第二它没有足够的外国投资,第三今天全球的国际环境正在变得更加恶化,欧美都不再谈论全球一体化和地球村了。因此印度可能没有我们当年的时代红利再加上我们作为基建狂魔,在工业生产上拥有巨大的优势,因此印度想超越日本德国这是很轻易的,可是想追上我国和美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
- 中国贸促会: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仍处高位电子行业居首
- 汽车林肯中国回应“林肯并入福特中国”传闻 蔚来乐道L60交付破2万辆
- 自動車リンカーン中国が「リンカーンをフォード中国に併合」と回答ウルレドL 60が2万台を突破
- 亿航智能联手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布局低空产业生态
- 百胜中国回购4.9万股股份 交易金额240万美元
- 盘点2024年全球股市:美国涨幅超预期 印度高开低走 韩国被尹锡悦拖累
- 美股热门中概股多数收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9%
- 米株人気の中概株の多くが下落ナスダック中国金龍指数は1.9%下落
- Cybertruck明天引入国内?特斯拉中国辟谣 但官网已上新
- 特斯拉中国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