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闹越大!美联储高官密集发声,将加息至8%?谁将成收割对象?
啾久啾久
发表于 2024-4-24 10:34:55
1195
0
0
最近,先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外放狠话,称“在通胀接近目标之前,当前的政策水平可能会保持不变”。
言下之意,就是短时间内不会开启降息。
紧接着美联储的诸多高官又纷纷对外放炮,直接表示今年不仅不会降息,还可能加息。
尤其是美联储的“三把手”——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彻底否决了短期内降息的可能性。
美联储会有多疯狂?
摩根大通的CEO甚至发出警告,称未来几年可能将加息至8%以上,重演上世纪80年代的一幕。
美联储为何再次准备加息?与飙升的美债又有何联系?一旦美联储重启加息,谁将成为最大的“倒霉鬼”?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美联储重启加息?
近一年多以来,市场上对于美联储开启降息已是诸多猜测,哪怕是蒙,也应该能蒙上一次才对。
但奈何,美联储本身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角色,越来越多的苗头显示,降息被无限推迟,甚至会开启新一轮的加息。
比如这次美联储高官之所以频繁对外发声,主要原因就是通胀远比想象中还要更顽固,大有卷土重来的趋势。
今年3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3.5%,环比上涨0.4%,超过市场预期,且美联储更看重的核心CPI数据,同比上涨3.8%,也是居高不下。
而美联储之前曾多次强调,将通胀数据控制至2%是根本目标,如今通胀数据不够乐观,降息步伐自然大大延期。
更恐怖的是,现在华尔街纠结的压根就不是美联储6月降息还是9月降息,大家只想知道,美联储今年是不是还会降息,或者说直接重启加息。
尤其现在美联储高官各种对外放炮,直接导致市场上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降至冰点,一场风暴蓄势待发。
美债飙升,走上不归路
美联储能否重启加息,其实最大的制约因素来源于自己:不断飙升的美债,已经将其逼上了一条不归路。
这里我们不妨拉长时间线来看一看,去年8月份,全球3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干了件大事:
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和美国扩大长期国债发行量,直接导致全球投资者用脚投票,美债价格大跌。
紧接着就是今年,彭博社进行了100万次的模拟,评估美债前景的脆弱性。
结果不负众望,88%的模拟结果都显示,美债与GDP的比值正走在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上,未来10年还会继续上升。
换句话说,美债就是一条大概率会崩掉的不归路,早晚得完。
为什么美国掌控美元霸权,美债依旧会崩呢?
主要因为美债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如今已然被彻底打开,失去了控制。
过去不到10年时间里,美债的增长速度已经从平均每年增长1万亿美元,暴涨到了每季度1万亿美元,这个速度哪怕美国自己也是心惊胆战。
更重要的是,借钱一时爽,还钱火葬场,美国要想还上这笔钱有多难?
别提本金了,光是利息就够美国人满满的喝上一壶。
今年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最新发布的《预算与经济展望:2024年至2034年》报告显示,今年美国要为美债支付高达8700亿美元的利息,位居美国年度财政支出前三甲。
这还没完,等到2034年,这一数字将再次翻番到1.6万亿美元。
从2024年到2034年这10年时间里,美国仅仅是美债的利息支出就达到了12.4万亿美元。
现在维持5.5%的高利率,美债利息已经高到天边,快把美国压垮了,继续加息的压力可想而知。
那美国应该怎么办?
当然是再次发挥“吸血大法”,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哪怕是早已债台高筑,只要能够成功吸血,把小弟先搞死,最后依旧能品尝胜利果实,稳稳地坐住老大的位子。
“死道友不死贫道”
美联储降息预期大降,美元持续走强,全球货币集体承压。
要说最惨的两个,日元与韩元妥妥的榜上有名。
先是日元汇率暴跌,直接突破154,创下34年来的最低值,且颇有一崩到底的趋势,突破160也不无可能。
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急得跳脚,直言不讳“正怀着高度紧迫感密切关注外汇波动情况”。
其次是韩元紧随其后,2022年11月以来首次跌破1400,韩国企划财政部对外表示,“已经展开联合紧急应对,每天24小时对金融和实体经济进行监控”。
美元加息,日元韩元贬值,怎样完成对“道友”的收割?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美国利率维持在高位,就会继续吸引全球资本回流美国,放弃其他国家的低息资产。
而随着美元外逃,其他国家就会面临流动性危机,货币也会跟着血崩。
到时候,一旦日本这样的小弟真出现股债汇三杀的局面,别提失去30年了,失去永远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了,背后的美国早已经吃得满嘴流油,哪还管这些小弟的死活,不断飙升的美债也有了着落,只需要顺势放水,就能完成收割。
美联储推迟降息,乃至于开启加息,本质上还是为了收割。
只不过,如今的收割对象已经悄然间完成转变,镰刀向道友头上砍去,只要自己过得好,管什么道友死活。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