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死心?货币保卫陷入拉锯战,中国如何应对?
shileiye
发表于 2024-4-23 11:43:59
2966
0
0
自打美国上个月的就业数据、通胀数据发布后,市场对于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就直接反转,甚至加息的预期重新抬头,可以说是一盆冰水从头到脚浇了个透心凉。
而这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美元持续走强,全球其他货币集体承压,打响了一场“货币保卫战”。
迟迟不肯降息,美联储到底有何打算?面对美元的强势压力,中国如何应对?我们能打赢这场“货币保卫战”吗?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不见黄河心不死
大家都知道,自从2022年3月开始,美联储就经历了数轮加息,如今的利率维持在5.25%的高位。
与其说美联储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倒不如说是为了再次收割全球。
收割全球,什么意思?
过去,每当美国大放水,美国国内经济出现危机时,就会主动挑起事端,使全球经济陷入动荡之中,紧接着就会施展出“加息大法”,促进全球美元回流,来填平自身的通胀。
比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再比如日本失去的30年,背后都有美国暗戳戳使坏的身影,借此手段从全球收割了无数的财富。
然而,恐怕美国自己也没料到,本轮的美元加息过程中,除了收割到一些小鱼小虾之外,全球主要经济体并未伤筋动骨。
以美国的胃口,这当然还远远不够。
这里的关键在于,美国经济数据看似亮眼,但背后究竟有多少水分,全世界都一清二楚。
比如银行业若隐若现的危机,长期维持高利率之下,美国银行业已经是一片哀嚎。
不提去年已经倒闭破产的数家银行,就在今年一季度,众多投行拿出来的成绩单普遍不够理想,摩根大通股价直接一天内暴跌了6.5%,创下4年来单日最糟糕表现。
再比如规模不断飙升的美债,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创下新高,如今已经突破了35万亿美元。
且即便如此,如今仍然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甚至飙升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试想一下,面对这样的局面,早已经习惯独霸天下、唯我独尊的美国会做出何种选择?
这个问题并不难猜测,答案就是继续尝试收割,不见黄河心不死,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降息。
“货币保卫战”陷入拉锯战
美联储推迟降息,表面上给出了两个原因:
先是3月份的CPI数据率先出炉,紧接着鲍威尔对外表态:
美联储可能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来获得降息的信心。
说白了就是,别等了,暂时我们肯定不会降息。
从数据上来看,美国3月份CPI同比上涨3.5%,更重要的是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下降之势,距离美联储的2%目标愈发遥远。
而一旦开启降息的话,通胀很可能卷土重来,打美联储一个措手不及。再来看看美国3月份的就业数据,几乎与通胀一样“火热”,新增30.3万的就业人数,堪称爆表。
不仅如此,自从今年年初开始,美国就业数据就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之中,失业率更是连续26个月保持在4%以下,创下60多年来的最长的记录。
就业数据强劲,通胀表现顽固,美联储降息的理由彻底消失,市场上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自然大大降低。
当然了,说到底这些只是美联储的“官方说法”,更重要的是其未能完成此次收割,依旧欲壑难填。
美联储降息预期降低,美元强势走强,其他货币普遍处于承压状态,“货币保卫战”打得火热。
比如最惨的日元,一度跌破154的34年来最低位,而且大有一泻千里的趋势,失守160也并非不可能。
可以预见的是,美联储短期内不会降息的情况下,这场“货币保卫战”已经陷入了拉锯战的局面,比拼的就是谁的韧性更足。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元,中国该如何应对?
中国如何应对?
其实说到底,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主要由其本国的经济实力来决定。
本国经济表现越好,汇率表现才会愈发稳定。
目前来看,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无疑是消费状况亟待加强,大家的消费意愿普遍还比较低。
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说,要打赢这场货币保卫战,最重要的还是继续加大刺激内需,通过消费的增长,来拉动国内的经济增长。
可喜的是,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经济信息,今年我们拿下了开门红。
今年一季度,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全国网上零售额更是大幅增长达到12.4%。
综合来看,一季度GDP达到296299亿元,同比增长5.3%,不仅超出预期,哪怕是放到全世界,这个表现也是相当亮眼。
经济表现出色,对于人民币的汇率表现,我们自然不必过于担心。
除此之外,哪怕是美元一直处于强势状态,我们手里可以运用的工具其实还有很多。
比如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跨境融资杠杆率,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等等,所以对于这场货币保卫战,我们不妨保持充足信心,完全可以拿下最终的胜利。
巨量债务暴雷在即,银行业排队走上天台,未能达成收割预期的美国,现在愈发着急。
但即便美联储降息迟迟无法落地,货币保卫战陷入僵持局面,我们早已做好了防范准备,人民币汇率“稳如老狗”,不必担忧。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
- 盘点2024年全球股市:美国涨幅超预期 印度高开低走 韩国被尹锡悦拖累
- 独家专访“灰犀牛”概念提出者米歇尔·渥克:零和博弈无异于两败俱伤 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并非无解
- 美股热门中概股多数收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9%
- 米株人気の中概株の多くが下落ナスダック中国金龍指数は1.9%下落
- 突传利好!美国“两房”暴涨
- 韩国2024年CPI涨幅创近四年新低
- Cybertruck明天引入国内?特斯拉中国辟谣 但官网已上新
- 特斯拉中国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电动汽车
- “特朗普2.0”将正式开启!1月美国政坛有哪些大日子?
- 【美股盘前】三大期指齐涨;热门中概股普涨;瑞银:预计特斯拉四季度交付量环比增长10%;美国天然气期货日内涨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