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百般请求下,中国同意耶伦访华,但再掏四万亿救美还不够格
如朗随行
发表于 2024-4-4 14:25:30
1175
0
0
(美财长耶伦即将访华)
一、 耶伦实现访华,有大事相求
对于中方而言,耶伦人还没到登上访华专机前,就先给中方来了一系列下马威,其中显然是有对中国施加压力的意思。
因此,针对连出发点都找不准的耶伦,中方财政部发布的通告中,就简简单单只有一句话,将时间地点人物说明白后,再没有更多的内容了。
相比之下,美国财政部则是发布了一篇内容极长的通告,不仅将耶伦访华的具体行程安排写了出来,而且把耶伦想和中方谈的内容也描述的事无巨细。具体来说,耶伦在抵达中国后,会先来广州后去北京。
而她打算优先和中方谈论的事项,包括“负责任地管理中美双边经济关系”、“在全球优先事项上寻求和中国合作”,以及“同中方就有利于中美两国和世界的关键工作进行接触”等等。
(增持美债风险极大)
另外,与去年7月份耶伦访华的时间相比,这次延长了快一半。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美国和中国打交道的时候,忽然态度出现转变,这已经证明美国是有求于中国。
至于所求是为何,从财政部的这篇通告中,也能窥见一二,那就是耶伦想让中方同意增持美债,以协助其度过债务危机。美方财政部通告中特意提到,耶伦此行希望与中方官员,就有利于中美两国和世界的关键工作进行接触,包括加强金融稳定。
根据美国财政部3月份公布的数据,仅2月份,美国财政赤字就达到了2960亿美元,更别提之前的财政缺口。而要想把这个窟窿补上,那就需要通过发行美债。
(美国总统 拜登)
二、 中国不是日本,不会对美言听计从
但随之也迎来了第二个问题,谁来为这些美债买单呢?要知道,现在的国际局势已经不同以往。一方面,尽管美联储邦储备委员会已经宣布,会将利率维持在5.25%-5.50%之间。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联储之后就不会再加息,或者要降息了。况且,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债安全风险已经大大增加,各债券持有国都在纷纷通过减持美债来及时止损,这就导致全球唱衰美国经济的声音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在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下,多元化的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但美国政府多次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对其贸易伙伴国进行经济打击下,各国对美国的反感普遍增强,这也连带美元信用体系一再崩塌。
(美国已经出现银行倒闭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有能力且愿意吃下大规模美债的国家,并不多见。就算是美国最紧密的盟友日本,在今年一月份也仅仅同意增持了149亿的美债,这算得上是一种“接盘”的体现。
但对于美国庞大的美债规模而言,却只能用“杯水车薪”来形容。因此,即使是日本的经济体量,也吃不下这么财政缺口的情况下,美国的目光就再次看向了中国。
当然,和中国打了这么久的交道,美国自然清楚,中国不是日本,不会冒着对美债风险的担忧,同意增持美债。所以,耶伦这次来华前夕,拜登政府就对华使出了“两板斧”。
(美国拉拢荷兰,限制半导体设备出口)
三、“四万亿”的老路,中方不会再走
第一板斧,就是在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美国不仅自己对华搞“小院高墙”技术限制,而且还妄图拉拢荷兰等国家,同样限制半导体设备出口。第二板斧,就是污蔑中方产能过剩,利用此事向中方泼脏水,在国际层面上向中方施压。
当然,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耶伦在访华前夕,美国接二连三的搞出这么多大动作,其目的就是想让中方让步。那么,面对这样蛮狠且不讲理的美国,中国本可以置之不理,为何还是会同意其访华呢?原因可能有两个。
(美国政治打压中国,但中美基础在民间)
其一,是防止美国会狗急跳墙。毕竟在如此大缺口的情况下,按照美国唯恐天不乱的性格来说,难保不会做出更出格的事。其二是,中方也想看看,在与耶伦面对面的交流中,中美能获得什么样的共识,毕竟谈总比不谈好。
但能不能谈得成,这就不一定了。毕竟现在的美国政府,也拿不出2008年的筹码,再让中方掏出4万亿美元。最重要的是,“农夫与蛇”的故事,中国已经了然于心。这也就是说,针对此次访华,耶伦与其费尽心机逼中方让步,倒不如拿出更积极的行动,为中美长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
- 盘点2024年全球股市:美国涨幅超预期 印度高开低走 韩国被尹锡悦拖累
- 独家专访“灰犀牛”概念提出者米歇尔·渥克:零和博弈无异于两败俱伤 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并非无解
- 美股热门中概股多数收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9%
- 米株人気の中概株の多くが下落ナスダック中国金龍指数は1.9%下落
- 突传利好!美国“两房”暴涨
- 韩国2024年CPI涨幅创近四年新低
- Cybertruck明天引入国内?特斯拉中国辟谣 但官网已上新
- 特斯拉中国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电动汽车
- “特朗普2.0”将正式开启!1月美国政坛有哪些大日子?
- 【美股盘前】三大期指齐涨;热门中概股普涨;瑞银:预计特斯拉四季度交付量环比增长10%;美国天然气期货日内涨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