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耶伦登机来华前,中方抛售187亿美债,又取消美国小麦订单
我心如烟卸
发表于 2024-3-31 15:19:13
204
0
0
根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报道,有两位知晓耶伦行程的美国官员爆料,称耶伦很可能在今年4月再次访华。
虽然目前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官方确认,但也并非空穴来风。
早在去年12月的时候,耶伦就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一直将处理与中方的关系当成优先事项”,被指暗示会继续访问中国。
等到今年2月7日,中美举行第3次工作会议的时候,美方代表更是直言,“希望在今年的晚些时候访问中国”。
要知道,如今距离耶伦上次访华仅有8个月,美财长反反复复来我国究竟为了啥?
而就在美国财长耶伦这次可能行程前夕,中方啥也没说,直接先做了两件事,似乎预示着,这次耶伦的行程,恐怕没有她想的那么轻松。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耶伦的真实目的和美国的经济现状,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中国搞了两件大事情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做了两件事。
首先是再次抛售美债,美债持仓降至新低。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1月份中国减持美债187亿美元,目前美债持仓已经降至7877亿美元,处于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其次是取消了大量的美国进口小麦订单。
据彭博社报道,仅3月份1个月,中国企业取消对美国小麦进口订单总数就高达50.4万吨,彭博社对此给出评价:
“东大还从未取消过如此之多的美国小麦订单。”
事实也确实如此,整个2023年,美国对华出口小麦总量也不过92.57万吨,结果现在1个月时间不到,就直接砍掉了一半,力度可见一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因为地势平缓,非常适合大规模集成化的机械农业,所以美国其实是一个产粮大国,而且也是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比如小麦、玉米、大豆等等,美国出口量均在全球排名前列,而我国就是最大的买家。
而就在耶伦带着任务访华前夕,东大没有任何表态,直接取消了50万吨的美国小麦进口订单,大力度的抛售美债,似乎什么都没说,但又似乎什么都说了。
贸易战尚未结束,耶伦想寻求帮助,恐怕很难如愿。
反复来华,为了什么?
作为美国的财政部长,唯一的任务就是“搞钱”,只不过如今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屡创新高,耶伦也颇有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美国财政赤字问题有多严重?
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月度报表数据显示,截至2月份,美国财政赤字5个月时间里飙升15%,高达7620亿美元。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预估,未来10年美国累计预算赤字总额将达到20万亿美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飙升。
而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的另一面,是美债规模的飙升,偿息压力的提高。
因此耶伦本身也是压力山大,乃至于曾公开喊话,“34万亿美元的美债是天文数字”,如果无法持续,美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和金融灾难。
所以说到这,耶伦的目的就很清晰了:
无论是去年7月份,还是今年4月份,耶伦最关键的诉求就是美债问题,她现在必须找到大买家帮忙消化美债,帮助美国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
“两面派”,免谈
现在对美国而言,其实是非常关键的时刻:
美国大选在即,任何事情都要为选票服务,除了拉选票之外,一切事情都要靠边站。
而历次美国大选的必演节目,就是要表态针对东大,这是拉选票最方便、最快捷的手段。
比如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直言“要不惜一切代价,和中方展开竞争”。
再比如美国助理国务卿维尔马,称美国国务院要向白宫申请一笔80亿美元的拨款,全部用来“击败东大”。
乃至于就连此次即将访华的美财长耶伦自己,前段时间还在炒作“中方产能过剩扭曲全球经济”的陈词滥调,称是我国gv的巨额补贴导致了美国太阳能公司的失败,要对此“警告”,施压东大做出改变。
一边是口口声声抵制,另一边是巴巴地跑来求援,以这种两面派的作风来找人接盘美债,试想可能吗?
更何况,时至今日贸易战仍未翻篇,乃至于颇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了遏制我们的发展,美国的“小院高墙”愈发极端。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美国想找人接盘美债,显然是把现实想得太美好了。
当然了,我国减持美债的态度也是一如既往,从未有过动摇,如果美国的战略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那么指望接盘美债无疑是痴人说梦,不可能实现。
不光想着东大出钱为美债兜底,还想着让我们甘居人下,不择手段地遏制东大高新技术的发展,不得不说美国人的算盘打得太响了。
只是如今的东大早已和过去大不相同,美国应该自己掂量掂量,是不是有点想得太美了?
【知道宏观】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