첫 페이지 美股最前线 본문
来源 | 人民论坛网-学术前沿杂志转载请注明来源
博鳌开启“亚洲时刻”!3月26—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主办方发布的消息显示,包括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瑙鲁总统阿迪昂、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柬埔寨国王顾问团主席洪森在内的多国政要应邀出席年会。
“亚洲仍将是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地区”,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传统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26日发布,报告指出,2024年亚洲经济增速有望高于2023年,达到4.5%左右;2024年亚洲GDP规模占全球比重预计为49%,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如何全面看待亚洲经济的发展形势?一起关注。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的论坛年会标识。(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当前亚洲经济的总体形势
2023年,亚洲经济增长势头逐步向好,不仅总体上扭转了2022年的经济下行趋势,还可能成为全球主要地区中唯一实现经济增速高于上一年的地区。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2023年亚洲经济形势将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亚洲经济逆势增长。随着亚洲国家疫情政策的全面调整,疫情对亚洲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消退,消费和投资实现较快复苏,对外贸易也呈现较快增长势头。国际社会对亚洲经济增长的信心逐步恢复,很多国际机构纷纷上调2023年亚洲经济增长预期。2023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亚太地区《地区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亚洲经济增长率为4.6%,较2022年提高0.8个百分点,较该组织2022年10月的预测值上调了0.3个百分点。这一增长率也比2023年7月该组织预测的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高1.6个百分点。亚洲经济增长表现成为全球经济下行中的亮点,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增长势头强劲。2023年10月,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亚洲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为5.2%,较2022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就业与物价表现良好。得益于经济增长的良好表现,亚洲就业市场也持续向好,失业率总体下降,但各地区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2023年5月国际劳工组织(ILO)发布的报告估计,2023年世界失业率为5.3%,较2022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东亚地区的失业率较2022年下降0.3个百分点,至4.4%;东南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失业率较2022年下降0.2个百分点,至2.4%。资源富集的阿拉伯国家以及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失业率相对较高,预计分别为9.3%和7.8%;预计南亚地区的失业率也略高于世界失业率水平,为5.5%,但这一预测值相对于该组织2023年1月发布的《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23年趋势》(World Employment and Social Outlook 2023)报告中的预测值,大幅下调了1.8个百分点。
在物价方面,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从高点回落、全球供应链逐步恢复以及亚洲主要货币的汇率趋稳,2022年一直呈快速上升趋势的亚洲通胀率总体扭转,多数经济体的物价涨幅趋缓。同时,多数亚洲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保持紧缩,发挥了抑制通胀的重要作用。
贸易与投资增速回升。近年来,全球经贸环境持续恶化,给亚洲经济体对外贸易合作带来负面影响。进入2023年,亚洲地区国际贸易明显反弹,并拥有相对世界贸易增长水平的更好表现。根据2023年10月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与数据》报告预测,2023年世界货物贸易量较上年增长0.8%,增速较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该组织预计2023年亚洲地区的货物出口量较上年增长0.6%,增速较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2024年增速将大幅回升至5.1%,居各地区增速首位。同期,货物进口量较上年下降0.4%,增速较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2024年增速将大幅提升至5.8%,同样居各地区首位。这反映出亚洲贸易增长的强大韧性以及未来更加强劲的增长动力。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中国的贸易增长表现在亚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受少数发达国家对华“脱钩”政策的干扰,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承压,但中国与亚洲地区国家的贸易合作保持强劲动力。2023年7月,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首次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大关,达到20.1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
在跨境投资合作方面,亚洲仍是最具吸引力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并且在对外直接投资合作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23年7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23》显示,2022年亚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为7123.1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0.5%,而同期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较上年下降12.4%;亚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球的份额为55.0%,较上年上升7.0个百分点。
亚洲经济增长面临哪些挑战?
当前,对亚洲经济发展造成冲击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并行。在不考虑突发性的大规模自然灾害和经济社会危机的情况下,影响亚洲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外需持续下行。亚洲主要经济体都是外向型经济,长期以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并建立了出口主导的产业结构,因而深度融入国际市场,特别是对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依存度较高。尽管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更多来自于发达经济体,但对以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居多的亚洲地区而言,全球经济持续下行意味着外需持续低迷。2023年10月,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估计,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至3.0%,其中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为1.5%,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中,除亚洲地区的日本外,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都与上年基本持平或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当前亚洲地区要维持经济快速增长态势,必须创造区域内部需求,尤其是亚洲主要经济体要将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方向。
宏观政策约束。从内部来看,为应对新冠疫情等突发因素的冲击,亚洲经济体都推出了大规模的刺激性财政政策,政府债务水平高位累积,财政政策空间持续收窄,已有部分亚洲国家出现了债务危机,并引发了经济和社会动荡。2023年10月,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亚洲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政府总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73.3%,比2019年上升了14.4个百分点;预计未来5年还将持续上升,其中2023年为77.4%,2028年将升至90.8%。在亚洲发达经济体中,2022年日本政府总债务占GDP的比例高达260.1%,政府债务水平居全球首位,较2019年上升了23.7个百分点。因此,要想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将十分困难。在货币政策上,很多亚洲经济体也面临稳通胀和稳增长的两难。
从外部来看,美联储加息对亚洲经济体的负面溢出效应日益凸显。2023年10月,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通胀率为8.7%,创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较2021年上涨4.0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通胀率为7.3%,创1983年以来最高水平,较2021年上涨4.0个百分点。美欧高企的利率水平引发了资本向其回流,并且推升了亚洲经济体的国际融资成本以及货币贬值压力。对那些外债水平高、经济基本面脆弱、开放度与国情不匹配的亚洲经济体而言,日益趋紧的全球货币政策环境正在加剧其债务风险,并可能引发系统性经济危机。美欧紧缩性货币政策也引发了其他很多国家的加息潮,使亚洲经济体不得不面对更加严峻的宏观政策环境。
政治因素干扰。经济问题政治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特征之一,对亚洲经济体尤其是对中国等主要发展中经济体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地缘政治竞争激化和部分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倾向加重,美国等发达国家更加频繁地对外实施经济制裁和“脱钩断链”政策,以实现其打压竞争对手的政治目标。近年来,美欧除了对俄罗斯实施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制裁外,还对中国、伊朗、土耳其等亚洲主要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实施制裁,美国将越来越多中国技术企业列入“未经核实清单”(UVL),其所谓针对海外投资的安全审查总体也呈增长趋势。随着美欧滥用制裁,尤其是利用美欧在跨国金融交易方面的领导地位发动制裁,美元体系的潜在风险也日益凸显,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不断增加。IMF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美元储备占全球已报告外汇储备的比例为58.36%,为1995年IMF统计该数据以来最低水平,较2001年二季度的高点下降了14.34个百分点。尽管美元作为全球主导货币的地位仍难以撼动,但美欧不断升级的经济制裁将可能带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资本管制倾向加剧、金融全球化倒退等风险。
如何激发内生动力?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人口约占全球人口六成,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该地区既有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有全球第二大发达国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全球都具有重要影响力,亚洲各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逆全球化挑战日益加大的背景下,亚洲各国既不可能退回到自给自足的封闭发展阶段,也很难像过去那样通过享受全球化红利来发展自身。深化区域合作和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才是塑造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的现实选择。展望未来,亚洲经济的内生动力将更加凸显,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经济的枢纽和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占亚洲的份额约为一半,是亚洲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和内生动力之源。在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之后,中国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经济社会活力持续增强,显现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强大韧劲。2023年以来,中国推出的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方面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刺激效应和协同效应持续释放,经济景气水平持续回升,市场信心不断增强,很多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并因此上调了对亚洲经济增长的预期。2023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增长整体回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GDP总额为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5.2%,比2022年全年提高2.2个百分点。根据IMF估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5.4%,较2022年上升2.4个百分点。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日益深入实施,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将不断拓展,并行进在持续向好的增长轨道上。
同时,中国是亚洲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对亚洲经济具有显著带动作用。2023年5月,IMF在亚太地区《地区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的重新开放对该地区至关重要,预计私人消费将回升并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反弹;据估计,中国消费增长对亚洲其他地区的溢出效应将大于投资等其他增长动力的溢出效应,尤其是对旅游业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而言,其受益可能最大。近年来,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亚洲区域经贸关系更加紧密。目前,东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日本、印度、韩国等亚洲主要经济体也都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将亚洲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不断推动亚洲区域贸易投资、货币金融等领域合作取得新的进展。中国将在亚洲地区务实开展多双边经贸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积极参与下,自2013年到2022年的10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速增质。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保障上,CPTPP和RCEP的先后实施为亚洲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市场准入、贸易便利化、电子商务和服务贸易等方面,CPTPP包含了高标准的规则,既为深化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也为其他国家对接国际规则提供了范本。更重要的是,作为亚洲国家建立的自由贸易区,CPTTP推动了亚洲与太平洋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与优势互补,为促进亚洲经济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7月,英国获准加入CPTPP,使该自由贸易区延伸至欧洲。此外,中国、韩国、乌克兰等亚洲及其他地区国家纷纷申请加入这一协定,既彰显了该协定的吸引力,也为这一协定的发展储备了强大后劲。RCEP区域总人口、GDP规模、货物贸易总额占全球的比例均约为30%。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标志着当前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2023年6月,随着菲律宾完成生效程序,RCEP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将促进区域内原材料、商品、资本、技术、人才和数据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更大范围的区域一体化大市场,促进成员国更高水平开放合作。未来,RCEP也可向更多的亚洲成员甚至其他地区成员开放,推动构建以亚洲为主体、各地区相互融合的开放型区域合作新格局。
◆亚洲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更加重要。2022年,以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先后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标志,亚洲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发挥了更为积极主动的引领作用,全球经济治理由此进入“亚洲时刻”。在东道国印度尼西亚的积极协调和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亚洲国家的积极推动下,2022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敦促发达国家成员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履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义务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共识,并发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宣言》,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增添了积极因素。同月,以“开放、联通、平衡”为主题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与会各方围绕全面开放、全面联通、全面平衡三大优先领域开展交流,并通过《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为进一步实现全面、具有雄心的包容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在贸易投资治理方面,亚洲国家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和贸易自由化,积极支持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并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在货币金融治理方面,亚洲国家积极参与完善全球货币金融治理体系的全球议程,推动区域和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推动本币结算和本币互换、积极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在全球发展治理方面,亚洲国家积极响应全球发展倡议,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
总之,在国际需求疲弱和开放型世界经济遭受重大挑战的背景下,促进亚洲发展、续写“亚洲奇迹”必须持续挖掘亚洲经济的内生动力,并以亚洲区域的开放合作带动更大范围的开放合作。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也将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为亚洲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上文有删减选自 | 《学术前沿》杂志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徐秀军
新媒体编辑 | 赵光菊
原文责编 | 桂琰
往期回顾《学术前沿》2023年8月(上)“亚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特别策划点击图片↓↓↓
欢迎关注人民论坛网视频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Sign Up

本版积分规则

长安不良帅 注册会员
  • Follow

    0

  • Following

    0

  • Articles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