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崩”了只是开始?放眼全球:强美元正又一次“兴风作浪”
淘宝卖家柯
发表于 2024-3-27 17:48:29
1105
0
0
这一幕,多多少少会令一些汇市交易员感到不可思议:明明日本央行上周还刚刚终结了负利率,17年来首度宣布加息,怎么日元在本国央行加息后,跌幅反而迅速进一步放大了呢?
行情数据显示,美元兑日元在日内早间曾一度最高触及了151.97,逾越了2022年10月曾引发日本央行进行直接外汇干预的151.95,这也是该货币对自1990年7月以来从未触及过的高位水平。
日元的暴跌,毫无疑问已不断抬高了日本当局的干预风险。但眼下,更为紧迫的问题或许是:
究竟是什么导致日本这波杀跌行情?
全球外汇市场上真的只有日元面临着贬值风险吗?
在一个公认的美联储降息年里,强美元的突然出现又究竟意味着什么?
日元缘何“崩”了?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日元到底为什么崩了?
这个答案说复杂可能也并不复杂——那就是市场参与者在本月日本央行决议后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终结负利率其实救不了日元,反而日本央行加息这个原本悬于美元兑日元“头顶”的利空,在真正靴子落地后,彻底无法再令日元空头感到投鼠忌器了!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一个比较公认的看法是,虽然日本央行上周祭出了“终结负利率、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停止ETF购买”的一系列紧缩组合拳,但日本央行未来的紧缩行动仍将是渐进而缓慢的。该国长期的货币宽松前景并不会完全扭转,尤其是相对于眼下仍处于数十年来利率峰值的其他经济体央行而言。
这一点,在今日号称日本央行内部“最鹰派”官员的讲话中,也能得到印证。
日本央行审议委员田村直树(Naoki Tamura)周三就表示,管理货币政策的方式对于缓慢、稳定实现政策正常化、结束超大规模的货币宽松至关重要。但他同时也指出,金融市场的宽松环境可能会持续,迅速加息的风险较小。正常化意味着恢复利率影响经济的功能,并实现2%的通胀目标。在其讲话后,日元明显扩大了跌势。
在一份业内的鹰鸽阵营表里,田村直树是日本央行九名理事会成员中最为鹰派的人物。但毫无疑问,他的最新讲话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鹰”。
在田村最新的讲话中,他并没有给出关于下一次采取正常化措施的明确暗示。而根据大多数日本央行观察家预计,该央行下一次降息至少也将要等到今年10月份。
这预示着,在今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美国国债与日本国债之间的收益率差距,很可能仍将长期保持在高达400个基点以上,“套利交易”的回报可能依然相当可观。目前,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4.593%,而日本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0.191%,这使得美元计价的资产显得更具吸引力,即投资者借入廉价日元并换取美元,以投资于更高回报的资产。
日元的大跌只是全球汇市格局最典型的“缩影”?
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日元接下来进一步走弱,很可能将会触发日本当局的干预行动。
对于日元近期的波动,日本官员目前已几乎每天都会对汇市投机行为发出警告。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最新已表示,将怀着高度紧迫感密切关注外汇波动情况,必要时会在汇率问题上采取大胆行动。
“市场对152区域非常敏感,”澳洲国民银行策略师Rodrigo Catril表示,“如果我们突破这一水准,那么最近的历史表明,干预的可能性会大得多。”
另外不少市场人士则认为日本央行更有可能出手的区域是155关口。美国银行认为,如果美元/日元汇率达到152-155区间,干预风险就会上升,而彭博对经济学家的调查则认为,促使日本财务省出手干预的汇率水平预计将会是155。
然而,从根本上讲,任何干预行动或许终究只会是治标不治本的举措。日本央行在2022年9月和10月,曾先后两次直接出手干预过日元汇率。但这并没有改变一个事件:日元去年再度沦为了G10货币中最差的币种,今年迄今也依然如此。
而眼下,如果人们把目光放眼于全球,可能更为需要担心的一点是,年内一路崩跌的日元,会不会仅仅只是一个全球汇市强弱格局的最典型缩影?
从年内的走势看,美元指数在开年头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上涨了近3%,这个涨幅放到月线角度来衡量并不算大——在去年和前年,人们显然曾见过美元涨势更为凶猛的时刻。但是,如果我们抛开美元指数的整体表现,来看看具体各主要非美货币的涨跌,不难发现,今年迄今美元的强势其实是颇具“统治力”的。
下图涵盖了全球35类主要货币年内兑美元的涨跌排名。令许多人可能没想到的是,今年只有两类非美货币——肯尼亚先令和墨西哥比索兑美元实现了上涨。其他非美货币中除了与美元挂钩的沙特里亚尔外,全部出现了下跌。
从这一维度看,虽然近来不少国内投资者也会担心人民币所出现的贬值,但其实,人民币今年在整体非美货币中,还是处在了一个相对坚挺的位置——仍可跻身涨跌幅榜的前十位。
反倒是一些其他亚洲货币,眼下似乎正在步日元的后尘。例如,韩元和印尼盾目前已经纷纷跌至了去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关联系数方面,韩元与日元的60日相关指数已达到0.35,为自2023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数值为1,表示这两个货币完全同步移动。
美联储降息年里缘何会有强美元?
那么,在一个公认的美联储降息年,强美元又是缘何会出现的呢?
今年以来,以黄金和比特币为代表的一些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可以说是在顶着强势美元的逆风输出。但很显然,在非美货币内部,眼下却是很难抵挡住美元“雄风”的。而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其实也与日元眼下所呈现的弱势背景大同小异——利差因素依然在朝着有利于美元的一面发展。
其实,在上周瑞士央行意外降息——成为G10中率先转向宽松的央行后,外汇市场上一些敏锐的投资者就已经“如梦初醒”了——他们开始意识到,美联储反而可能是全球维持利率峰值“最高最久”的几家央行之一。
我们先来看G10央行,目前这十家央行里,只有新西兰联储的利率(5.5%)持平或者说高于美联储(5.25%-5.5%),其他都要比美联储更低。而许多央行年内降息的预期幅度,也要大于美联储,最具代表性的转变就是英国央行——市场在今年年初曾一直认为英国央行会晚于美联储降息(这也是英镑曾长时间领涨G10货币的原因),但随着英国央行鹰派官员上周放弃坚持进一步升息转向鸽派,目前市场对英国央行6月降息的押注,反而开始比美联储还要高。
在G10央行中鹰派程度名列前茅的美联储,在新兴市场的对比中又如何呢?
确实,新兴市场央行里,如今有许多央行的基准利率依然要高于美联储,这在利差因素方面似乎看上去还不利于美元。但是别忘了——目前已经步入降息周期的央行里,绝大多数都可是新兴市场央行,而且不少央行的降息幅度已经不小,他们的政策转变时间点可要比美联储快上许多。
这就带来了一个颇为严峻的问题:美联储的利率既高于其他发达央行,降息周期启动的时间又慢于一众新兴央行,这也令美元无论是对其他G10货币还是新兴市场货币,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切也就直接造成了如今在美联储降息年的首个季度,美元几乎在外汇市场上罕逢敌手的局面。
更何况,别看上周公布的美联储点阵图中值预期依然显示年内降息三次,但其实具体的官员投票点数对比仅仅只是10:9——究竟会是三次还是两次降息,其实依然还是在两可之间……
如果接下来美国通胀数据依然展现粘性,美联储年内降息次数预估从年初的六次到如今的三次,乃至在未来变得更少,那么身为投资者的你,不妨也可以猜猜——美元接下来会不会进一步上涨呢?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