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横评丨“蔚小理”2023年走出不同曲线 理想净利超118亿 蔚来和小鹏今年要推新品牌
我心如烟卸
发表于 2024-3-21 19:34:10
189
0
0
从财报数据来看,在营收、交付、毛利率方面,“蔚小理”三家企业的排位与2023年前三季度的表现相比,并无太大变化。其中,在多个衡量汽车品牌经营情况的重要领域,理想汽车均实现了领跑。
但在企业市值方面,上述三家车企存在明显差距。美股市场中,截至美东时间3月20日收盘,理想汽车市值为361.59亿美元,超出蔚来和小鹏汽车的市值之和;蔚来最新市值为106.11亿美元;小鹏汽车最新市值为89.72亿美元。
规模效应成盈亏关键
2023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未曾止歇,车企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规模效应对企业愈发重要,甚至成了决定企业盈亏的关键指标。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蔚小理”三家企业中,理想汽车与其他两家企业的差距正逐步拉开。
具体来看,2023年,理想汽车完成了37.6万辆的交付量,同比增长182.2%。这一销售数字,不仅是第二名蔚来(交付量超16万辆)的两倍多,也超额完成了其年销30万辆的既定目标。而小鹏汽车则在2023年交付超14万辆新车,在“蔚小理”中“垫底”。
制表:每经记者孙磊
在销量大增的基础上,理想汽车依靠较高的单车售价,在2023年实现了超千亿元的营收,总营业收入达到1238亿元,同比增长173%。相比之下,蔚来同期总营业收入为556亿元,同比增长13%;小鹏汽车总营业收入为307亿元,同比增长14%。
制表:每经记者孙磊
再来看关系企业盈利能力的另一重要指标——毛利率。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投入、高风险特性,毛利率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关系。
数据显示,三家车企中,理想汽车毛利率较高,2023年维持在20%以上的高水平,达到22.2%;蔚来2023年毛利率为5.5%,较2022年的10.4%下降4.9个百分点;小鹏汽车虽然在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毛利率转正,达到6.2%,但全年毛利率依旧同比下降10%,仅为1.5%。不仅如此,小鹏汽车也是“蔚小理”中唯一的、汽车毛利率为负的企业。
制表:每经记者孙磊
“作为智能电动车企业,我们认为健康的毛利率门槛在20%左右。”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曾多次谈道,“在20%的毛利率中,研发投入基本在10%,销售管理费用大概在7%~8%。同时,企业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并且面临投资建厂等资本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毛利率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指标。从数据来看,理想汽车已实现年度盈利,2023年净利润达到118.1亿元,成为继特斯拉和比亚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而蔚来和小鹏汽车依旧面临亏损问题,2023年分别亏损207.2亿元和103.8亿元。
不过,在三家企业中,蔚来的研发费用规模最高,2023年研发投入达到134.3亿元,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及蔚来,但呈现出增长态势。
对比来看,三家企业中,理想汽车2023年在营收规模、盈利能力、交付量等方面表现较强;蔚来虽然在营收规模上表现较好,但盈利能力仍有待提升;小鹏汽车则暂处弱势,有待“逆风翻盘”。
理想“向上”,蔚来、小鹏迎新挑战
财务数据差异之下,面对市场的持续“内卷”,上述三家企业的发展策略各不相同。
今年,理想汽车迎来产品大年,正式踏入纯电阵营,并推出了旗舰车型理想MEGA,布局5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但是,理想MEGA的市场表现或未达预期,且遭到了不少恶意攻击。
在该车上市20天后,李想发布全员内部信,承认理想MEGA存在节奏问题,并提出了“会耐心地把理想MEGA按照‘从0到1’的节奏去经营,聚焦核心的用户群体和高端纯电消费能力强的城市”的解决方案。
同时,理想汽车也面临华为系车型带来的竞争压力。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理想汽车分别交付了3.1万辆和2.0万辆新车。而问界则凭借M7车型的订单,分别以3.3万辆和2.1万辆的交付成绩,超过理想汽车。
与理想布局更高端市场的打法不同,今年3月,蔚来和小鹏则均官宣推出定位低于主品牌的第二品牌,旨在通过更亲民的定位,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从而扩大各自的市场份额。
“蔚来的第二品牌会专注家庭市场,针对不同人数的家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得益于此前的研发投入和智能技术复用等因素,新品牌的产品会有较好的成本竞争力,首款产品的成本能够比特斯拉Model Y低10%。”蔚来董事长李斌在蔚来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在此前李斌与蔚来广州地区负责人的一场直播中,李斌也透露称,蔚来此后还会推出十几万元的车型,计划通过不同价格区间的产品线,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在李斌的规划中,未来,无论是在十几万、二十几万还是三十几万元的市场中,都将有蔚来产品的身影。
小鹏汽车则将市场继续下沉。“在下个月的北京车展期间,小鹏汽车会正式推出面向10万~15万元级别的全新品牌。”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称,全新品牌的第一款车型将在三季度上市和交付,而新品牌车型会从C端先行销售,获得消费者认可后几个月,再在B端渠道销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小鹏汽车希望借助智能驾驶方面的优势,来与比亚迪、吉利等品牌在10万~15万元级别市场进行竞争。而为了降低车辆在智能驾驶方面的成本,小鹏汽车新品牌的首款车型,或将取消激光雷达。
值得注意的是,“蔚小理”一度被视为互联网造车行业的领跑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三家公司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并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中展开布局。不过,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中,如何提升市场份额、如何实现或保持盈利,仍将是三者面临的共同课题。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