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早。
3月19日,日本央行将政策利率从-0.1%提升至0-0.1%。
从负转正,信号意义极强,远大于实际意义。
可是,负利率不正常,零利率也不正常啊。
毫无疑问,最近两年日本经济出现了非常多向好的迹象,比如:
1、东京房价大涨40-50%,终于超过当年楼市泡沫破裂时的价格。
2、日本通胀大涨,终于告别长达几十年的通缩。
这些数据都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让人很容易下一个结论:日本终于从泡沫中恢复过来了,终于从通缩的泥潭中走出来了。
进一步推论:日本也将再次伟大?
只看这两个数据,确实意味着日本经济向好,但是我们得追本溯源。
1、日本房价上涨“有毒”
准确来说,不是日本房价上涨,而是日本东京、大板这两个城市上涨。
日本其他城市的房价,仍然处于低位,跟之前相比涨幅不是太大,当然距泡沫破裂前的水平还有十万八千里。
具体来说,这次东京的房价为啥上涨?
表面上有很多理由,比如零利率、货币刺激、建筑成本上升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成立。
其实有一个原因:外国人(中国人)买爆日本房产。
没办法,日本赶上了大时代,全球资产大腾挪,不少富人都涌入了日本。
另外,一说到房价上涨,立马想到拉动经济增长,因为大家太熟悉“土地财政”了:
大家买房——房价上涨——开发商买地、建房——拉动水泥、钢铁、家电等上下游产业——经济向好。
很遗憾,日本虽然房价上涨,但是日本的土地价格并没有上涨,也没有拉动经济。
相反,最近两个季度日本住宅投资还拖累了经济增长。
2022年,日本私人住宅投资拖累GDP增长0.1%;2023年,日本私人住宅投资对经济的增长为0%。
从经济的角度看,日本房价上涨,只是东京的房价上涨,而且是纯房价上涨,也没拉动经济增长。
对广大老百姓来说,他们没捞到房价上涨的一点好处,还得承担租金上涨的后果。
可以说,日本这波房价上涨“有毒”。
2、日本通胀“有毒”。
经济学家看通胀,只看高低;但是,老百姓看通胀,得分好坏。
什么是好的通胀?由需求拉动的通胀。
比如,社会需求增加,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引起的通胀上涨。
投资能创造需求,消费也能拉动需求。但是由于消费太稳定,因此中短期来想拉动通胀,只能靠投资。
再比如,民众薪资增加,形成“薪资-通胀”螺旋上升。
老百姓工资提升了,消费增加了,需求活络了,通胀上去了。
什么是坏的通胀?供给受损造成的通胀。
比如,供应链受损,企业产品供应困难,导致当地物价大涨。
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当年把大家圈在家里,啥都买不到,2袋泡面都能涨到几十块钱。
没错,价格的确上涨了,但是你喜欢这样的“通胀”吗?
比如,直接拉升必需品价格。
水、电、煤等等生活,必需品具有消费刚性,无论价格涨跌,你都得消费,这也能直接影响价格。
比如,水费涨价、电费涨价通胀肯定会上去,但是你喜欢这样的“通胀”吗?
必需品,一般由国有企业或者大型企业把持,本质上是一种“税收”。
那么,日本这次通胀,怎么拉起来的呢?
1、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全球供应链受损,日本的生产和物流成本也相应上升。
这些成本增加最终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表现为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
与此同时,俄乌战争爆发,国际市场上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尤其是石油和金属等。
而这些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进而推高了最终产品的价格。
看见没,日本通胀价格起来,有两个大事共同导致的:公共卫生事件+俄乌战争。
这属于什么?坏的通胀,因为它是供给侧出问题带来的“通胀”嘛。
这个时候再看日本的通胀:
食品价格上涨4.6%,创41年来最大涨幅;普通快餐价格飙涨14.6%,鸡蛋价格大涨28.7%,
电费大涨21.5%、燃气费大涨25.5%、住宿费上涨6.6%
这些价格上涨了,“通胀”上去了,老百姓就喜欢吗?肯定不喜欢嘛。
2、日本工资涨幅问题。
最近日本搞了个大事,工人跟资本家斗争,争取5.28%的涨薪,为1991年以来的最大涨幅。
这才是好事。
之前,日本工资上涨,拉升通胀了?作用不大。
这些年,日本实际薪资增速,一直是负值。即便这一年多开始加速涨薪,但是仍然没有跑过通胀。
也就是说,过去,工人薪资涨幅,并没有拉动通胀。过去的通胀,主要就是“坏”的通胀,有毒的通胀。
基本可以确认,日本通胀“有毒”,因此基于此的加息也“有毒”。
为什么会这样?跟日本的政策相关。
我们之前有个逻辑:货币政策拉升资产泡沫,财政政策才拉升通胀。
逻辑是,货币政策,属于“诱惑”市场主体,去搞生产,去创造需求;而财政政策,属于“强制”拉动需求。
只要钱到位,机器和人员立马就能开动,上下游产业,相关消费,也会相应提升,通胀也就起来了。
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美国要搞制造业回流,开启了新一轮的基建,所以经济才格外地强。
日本呢?也实施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78.9万亿日元。
问题是什么呢?
这些钱,它不是搞基建,搞投资,而是补贴给了老百姓。
22.1万亿用来补贴受卫生事件影响的中小商家,29.1万亿补贴给电费、燃气费、油价等等,19.8万亿补贴给18岁以下的儿童等等。
看见没,其一,虽然日本也搞财政刺激,但是它不是投资,而是把钱又补贴给了老百姓。
这属于“诱惑”老百姓多花钱,多创造需求,跟货币政策的性质类似。
其二,虽然供给导致日本物价飞涨,但是日本政府也都给老百姓补贴了。
最后,如何看待日本宏观经济呢?
我们看两张图:
1、日本居民部门杠杆率逆势持续飙升。
日本国内地产并未那么热,只有东京、大阪两个城市热,而且日本地产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外国人去买日本的房产。
所以,日本居民部门杠杆率飙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物价上涨导致的。
跟其他国家相比,公共卫生事件过后,日本居民部门杠杆率不仅没跟着下降,反而继续上行。
相反,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居民部门,是一直去杠杆的。
房价涨了、物价涨了,宏观数据是好看了,但是日本民众的负担反而又加重了。
2、日本企业杠杆率持续飙升。
最近三年,日本企业利润涨幅非常大,屡创多年新高。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企业加杠杆太厉害了。
即便卫生事件结束了,日本企业也没有停止加杠杆,而欧元区、发达经济体,以及美国,他们的企业都停止加杠杆了。
而且,日本企业的杠杆率,已经超过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处于相对高位。
这个时候加息,影响是什么?日本的居民和企业,都吃不消。
所以,基本清楚了:
日本楼市“有毒”:日本房价上涨,并没有拉动经济,
日本通胀“有毒”:全球卫生事件冲击+俄乌战争,属于“供给”端带来的“坏”通胀。
日本加息“有毒”:尤其是居民部门,这一波吃尽了“通胀”的苦头,以后还得承担更高的利息成本。
这次的通胀,经济等等,都是日本财政和央行的“技术性”手段。
日本产业结构没变,人口结构没变,想让日本由此回归“正常”太难了。
当然,想让日本再次伟大就更困了。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