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降息或按兵不动?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显现分歧
长安不良帅
发表于 2024-2-21 10:51:20
205
0
0
报道称,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采取通胀目标制的先驱,新西兰在确定货币政策趋势方面很有一手。这个国家可能故技重演,打破目前政策的一致性:交易员都在预计新西兰将加息;而按照澳新银行经济学家的说法,加息最早可能发生在2月28日。
各国央行的趋同性也有可能在其他地方破裂。在美国,美联储对于市场押注近期将采取宽松政策采取抵制态度,通胀依然棘手以及劳动力市场仍然强劲的证据已说服交易者接受美联储的立场。
欧元区去年勉强避免经济衰退,物价压力的下降速度超出预期,从而支持了主张提早降息者的观点。
交易商纷纷押注瑞士国家银行最早将于下个月降息。而英国仍在经历经济下滑和高通胀这种不可能更糟的局面,或许使英格兰银行处于最艰难的境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做出的最新一轮预测凸显了这些差异:美国前景改善,欧元区前景恶化,英国数据惨淡。
2月12日的一份报告显示,摩根大通的策略师建议客户利用美欧经济增长差距,选择投资美国股市、信贷、美元和德国国债。他们还预计,加拿大银行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仍将比全球其他央行更为鹰派。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行长米歇尔·布洛克2月6日在今年首次召开的董事会上说“不能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令预期该央行采取鸽派基调的市场措手不及。
与此同时,作为数十年来都在抗击通缩的异类,日本未来几个月也可能自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往另一个方向分化。
债券交易商预计,一年后,美国的基准利率将降低约100个基点,欧洲降低约120个基点,但澳大利亚仅比目前水平降低40个基点,日本则高出约30个基点。
花旗银行集团的策略师说,交易员需要对冲美联储在短暂的宽松周期之后立刻加息的风险。
这是欧洲央行官员正在努力避免的情况,他们担心,快速的180度大转弯可能被视为他们再次低估了通胀。
决策者花费很多时间讨论两种风险:过早行动而意外面对物价压力重现或者等待更长时间而可能过多地抑制需求——后一种立场眼下开始获得更多支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说,各国央行应该避免过早采取宽松政策,这会破坏来之不易的信誉提升,导致通胀反弹;但也不要过度推迟降息,危及经济增长,并使通胀降至目标以下。
他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认为,美国的通胀似乎更多由需求推动,因此需要关注第一类风险;而能源价格飙升发挥过大作用的欧元区需要更多控制第二类风险。在这两种情况下,继续坚持软着陆或许都不容易。”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