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美国通胀再“升温” 多位经济界人士:通胀粘性强度远超此前想象
飘渺九月
发表于 2024-2-19 13:27:28
195
0
0
据美国《巴伦》周刊网站(Barrons)报道,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Mary Daly)16日承认,美国的通胀风险依然存在,并表示要完成将通胀率拉回到2%的目标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凸显这一挑战的是美国1月份最终需求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最新读数,该指数上涨了0.3%。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这是五个月来最快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接受FactSet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的0.1%。
1月份美国最终需求服务指数上升了0.6%,是自7月份以来的最大增幅。大部分涨幅是由医疗保健、专业服务、金融服务和娱乐等领域的上涨推动的。PNC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库尔特·兰金(Kurt Rankin)16日写道:“虽然不能说一个月的数据就形成了趋势,但持续的工资压力和看似无法满足的服务业消费需求却能说明问题。”
戴利表示,她注意到未来几个月控制通胀的进展可能会放缓。“我们去年看到的积极供应发展可能难以维持。”她说。
美国通货膨胀依旧顽固。(来源:中国日报 作者:蔡艨)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16日的报道中称,纵使一些分析师说不要过于关注一个月的数据,因为面临数据的季节性调整。但这份数据报告引发了通胀比想象中更加严峻的担忧。Bellwether Wealth总裁兼首席投资官克拉克·贝林(Clark Bellin)说:“16日高于预期的生产者物价指数表明,通胀比许多投资者预期的更具粘性,这一数据加上13日公布的同样高于预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表明,美联储几乎没有理由很快降息,如果我们看到通胀数据继续上涨,美联储可能会将降息推迟至2025年。”
商界人士更多关注于数据,而通胀对普通美国人的现实负面影响却是实打实的。福克斯商业频道(Fox business)日前报道中写到,通胀可能会逐渐降温,但普通美国人仍需为日常必需品支付更多的钱。据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的新计算,由于通胀仍然高企,美国家庭今年1月购买与一年前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平均每月需要多支付213美元。与两年前相比,美国人每月平均多支付605美元,与三年前通胀危机开始前相比,每月多支付1019美元。
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报道截图
分析表明,虽然美国的通胀已从2022年中期的高点逐渐回落,但许多家庭还没有看到实质性的缓解。通胀给大多数美国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财务压力,他们不得不在食品和租金等日常必需品上花更多钱。低收入美国人的负担不成比例,他们本已捉襟见肘的工资受到价格波动的严重影响。
对此,海军联邦信贷联盟(Navy Federal Credit Union)的企业经济学家罗伯特·弗里克(Robert Frick)表示:“上个月核心通胀的下降几乎停滞不前,其他服务成本依然坚挺,其中食品价格上涨尤其令人痛苦。事实证明,目前的水平比预期的要困难得多。”
随着在日用品上花费的增加,美国人的储蓄正在消耗殆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信用卡来支付这些基本开支。纽约联储最近的数据显示,信用卡债务在去年12月底飙升至历史新高。报告显示,在去年10月至12月期间,信用卡债务总额比前一季度增长4.6%,这是美联储自2003年以来记录的最高水平,也是连续第十年增长。
一些蓝领工人对媒体阐述了通胀对其自身经济状况的影响。民事检查员安德鲁·克雷格(Andrew Craig)说:“油价、杂货、保险费率和其他许多东西都在蚕食我们的口袋,要省钱非常困难。”从事木匠工作的菲利普·唐奈尔(Phillip Downell)说:“事实上,做工、材料和所有东西都要花更多的钱......所有价格都被推高了。”
(编译:马芮 编辑:高琳琳 韩鹤)
来源:中国日报网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