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要来了?亿航载人航空器定价239万元 小鹏飞行汽车年底开启预订
玻璃杯儿敌
发表于 2024-2-4 19:03:36
1102
0
0
2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施行。
2月2日,亿航智能宣布旗下的无人驾驶航空器中国官方指导价为每套239万元,小鹏汇天也在1月份的CES展上宣布,将在2025年四季度量产“陆地航母”飞行汽车。从量产到公布售价,飞行梦似乎越来越近。
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深圳梧桐山进行载人飞行演示。
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4年亿航智能将以载人交通为主导方向,全面推进商业化,他强调,“2024年一定是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商业化元年”。
小鹏量产在即,亿航公布售价
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在中国官方指导价为239 万元人民币/架,相关价格将于2024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执行。该航空器已在去年12月获颁标准适航证并完成首次商业飞行演示。
从参数来看,EH216-S机身长5.73米,高1.93米,两个小时内就能充满电,最快飞行速度可达130公里小时,续航时间为25分钟,设计航程30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EH216-S无需驾驶员,飞行器根据提前设置好的航线飞行,能够有效避免由于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无人驾驶航空器意味着乘客无需“持证上岗”,大幅降低了“飞行梦”的门槛。
1月26日,深圳市罗湖区政府“低空经济十条”政策发布会上,罗湖区委书记范德繁就乘坐EH216-S完成了载人飞行演示体验。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表示,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采用了多备份先进设计,充分保证飞行的安全。乘客可以完全解放双手,饱览空中美景,体验到更加舒适便捷的空中出行。
作为飞行汽车行业另一参与者,在1月份的CES展上,小鹏汇天带来了最新的产品和进展。
小鹏汇天的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拥有陆行和飞行两种模式。陆行模式时,机臂、旋翼等飞行系统折叠收纳入车体,外观和传统跑车无异。开启飞行模式时,通过折叠变形系统打开机臂,环境许可时能够像直升机垂直起降,迅速穿越拥堵路段以及河流、沟壑等障碍,实现短距低空出行的需求。
小鹏汇天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
不过,一体式飞行汽车的实际应用需要匹配未来城市的软硬件建设,因此小鹏汇天暂时不会将其量产。小鹏汇天首先要量产的是被称为“陆地航母”的飞行汽车。
“陆地航母”由陆行体和飞行体两部分构成,飞行体部分是纯电动有人驾驶飞行器,能够实现垂直起降和低空飞行。陆行体可将飞行体完全收纳至车内,进行地面移动,并搭载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能够为飞行体进行多次充电。
在CES展上,小鹏汇天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谭表示:“分体式飞行汽车将于2024年四季度开启预订,并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开始量产交付。如果顺利实现,意味着”陆地航母“将成为全球首款面向个人用户量产交付的分体式飞行汽车。”
不过,在交付之前,飞行汽车还需要民航局的审定和许可。
民航资源网专家、李及李数据分析公司创始人李瀚明向时代财经表示:“飞行汽车本质上仍然是航空器,需要按照民航法律法规进行适航审定。目前亿航已经通过了审定,小鹏仍然需要一定时间。”
民航专家林智杰向时代财经表示,航空器的研发和生产需要获得民航局相关的适航审定,需要验证它的安全性。他同时强调:“这个流程需要多久,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表。”
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取得型号合格证。
谁能坐上飞行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汇天希望向个人用户交付,但有资格开飞行汽车的人并不多。
民航局发布的《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2021年版》显示,2021 年,获得直升机私用驾驶员执照(PPL)的人数只有534人。考虑到动辄百万的售价,现阶段面向个人用户的飞行汽车显然是一个小众市场。
此外,有民航人士提出质疑。“汽车的需求是结实,防撞,特点是重量大;飞行器的要求是轻便,这两个存在巨大差异,恐怕很难兼顾。”
为了推动商业化落地,小鹏汇天正在积极和B端展开合作。小鹏汇天方面向时代财经表示:“已经和南湖交科院签署了100台陆地航母飞行汽车的预订协议,他们计划将这些飞行汽车用于公路、水路等交通领域综合管理以及飞行营地的体验、场站接驳运输等。”
此外,南湖交科院、宁夏交通厅交通综合执法局与小鹏汇天共同签署了《飞行汽车先导应用试点合作协议》,支持飞行汽车示范应用于交通、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应用。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
而要商业化落地,还要解决应用场景的问题。小鹏汇天方面向时代财经展示了从近到远不同的应用图景:
早期阶段,产品的飞行速度、飞行距离有限,可飞行的空域也不会很多。这个阶段,主要在限定场景飞行,比如:城市内固定路线飞行,飞越河流等地貌阻隔,郊区的飞行体验、观光旅游等;
第二阶段,随着航程和航速的增加,空域的进一步开放,在城市中会形成一些固定的飞行网格,可以实现城市内的短途出行,也可以实现城市内如CBD与郊区、高铁站、机场之间的通勤。这个阶段,一些城市群之间的城际交通成为高频应用场景。
小鹏汇天对飞行汽车的未来十分看好:“长期来看,随着产品的成熟和空中交通管理等的成熟,会实现城市内门到门、端到端的通勤,建立完整的立体交通网络,低空出行变成一种刚需,彻底改变人类出行方式。”
多个品牌竞逐“低空经济”
随着小鹏汇天“陆地航母”提出量产时间表,以及亿航智能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指导价,飞行汽车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产品关注度再度高涨。
政策方面,2023年10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eVTOL实现试点运行;到2035年,建成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绿色航空制造体系,新能源航空器成为发展主流。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政策讨论中强调重视发展低空经济。
除了小鹏汇天和亿航智能,2023年广汽科技日上,广汽GOVE飞行汽车首飞成功;吉利汽车旗下沃飞长空不仅自主研发了旗下首款飞行汽车AE200,还与德国UAM公司Volocopter成立了合资公司沃珑空泰。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飞行汽车赛道强手如林。2023年8月,马斯克参投的Alef Aeronautics表示,公司收到2500份预定订单,旗下Model A已获FAA颁发的特殊适航认证,预计将于2025年在美国空中飞行。
今年CES上,现代汽车空中出行子公司Supernal亮相了全新eVTOL客机。此外,达美航空投资的Joby Aviation、丰田汽车投资的Archer等都在发力飞行汽车商业化落地。
尽管都在推动飞行汽车商业化落地,但现实是飞行汽车的价格高昂且应用场景较为单一,主要为城市观光。此外,有业界观点认为,受限于电池技术,飞行汽车飞行时长普遍低于一小时,商业化落地有待发掘更多应用场景以及技术的进步。
国盛证券研报认为,从整个行业应用场景的发展看,无人驾驶eVTOL产品应用目前已经来到从0到1的拐点。同时,我国完备的产业链为eVTOL的研发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环境。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12000架飞行汽车用作空中出租车、机场班车和城际航班服务,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达550亿美元;2050年市场规模达9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2.1万亿美元。
飞行汽车何时能够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上下班通勤的交通工具?李瀚明认为,目前飞行规则、保障能力等配套规定和设施都亟待完善。林智杰则表示:“首先成本方面需要降到20万元左右,让大众负担得起;其次需要庞大的空中走廊,以及对应的空中指挥交通系统,这都是系统级的工程,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