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下一代车型预计明年投产,马斯克戏称又要睡在生产线上
我爱霍启刚掖
发表于 2024-1-25 13:07:41
240
0
0
其中,第四季度,特斯拉总营收251.67亿美元,同比仅增加3%,低于分析师此前预期的258.7亿美元;净利润为79.28亿美元,同比增加115%;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的净利润为24.86亿美元,同比减少39%。毛利率为17.6%,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8.1%,这也是自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受此消息影响,当地时间1月24日盘后,特斯拉股价下跌近6%至195.5美元。
在持续的降价潮下,财务指标低于市场预期、盈利能力下滑贯穿着特斯拉的2023年。从此次财报来看,未来,特斯拉将结束持续高增长阶段,稳步增长或将成为其常态。
对于2024年的销量预期,特斯拉称增速会显著地低于2023年,而且并没有提供今年的具体交付量目标,按照往年惯例,特斯拉一般会将年交付量增速目标设定在50%。2023年,特斯拉总交付量为180万辆,同比增长38%,也就堪堪完成年销量目标。
对此,特斯拉首席财务官瓦伊巴夫·塔尼娅在财报电话会上回应称,特斯拉在某些时期并不会以同样的速度增长。
2020年~2023年,特斯拉全球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36%、87%、40%、38%。有分析师预测,特斯拉2024年汽车销量将达到约220万辆,同比增速约为20%。
对于2024年销量增速放缓的原因,特斯拉还在财报中透露了另一个原因,即公司团队正在致力于在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推出下一代汽车。据特斯拉介绍,下一代平台推向市场后将彻底改变车辆制造方式。
与此相对应的是,特斯拉2023年研发费用达到历史最高值,为39.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4亿元)。
在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CEO马斯克进一步补充道,下一代汽车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入生产,新车型投产将是一个艰巨的项目,但一旦优化,它可能会改变汽车生产的游戏规则。为了新车型投产,他还将“在生产线上睡觉”。
此前,为解决Model 3的产能问题,马斯克自称“睡到了工厂里”。
就在特斯拉财报出炉的前一天(1月24日),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称,特斯拉已告知供应商,希望在2025年年中开始生产一款代号为“红木”(Redwood)的新型大众市场电动汽车,该车型或为一款紧凑型跨界车。据知情人士介绍,特斯拉去年就向供应商发出了红木车型的报价请求或招标邀请,新车预计每周产量将达到1万辆。
不过,与汽车业务增长放缓不同的是,特斯拉的储能业务仍在飞速增长。2023年,特斯拉储能业务全年总装机量为14.7GWh,同比增长125%。同时,2023年特斯拉能源发电与存储业务的利润几乎翻了四倍,特斯拉预计储能装机量在未来一年内也将持续增长。
除此之外,特斯拉服务和其他业务的毛利也从2019年的负5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5亿美元。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
- 量子之歌持续创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 发力银发经济扩容提质
- 京东七鲜“超级击穿”引爆消费热潮 72小时成交用户数、线上订单数同比三位数增长
- 达达集团第三季度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双11”期间秒送线上订单量日峰值创新高
- “最牛风投城市”再出手 亿航乘风起 又要赢一次?
- “黑五”速报:美国线下线上冰火两重天 网络购物有望再创新纪录!
- 又要掀翻全球市场?日元套利交易“韭菜旺” 日本央行伸向“加息刀”
- 线上大型综合招聘会全天不间断 BOSS直聘持续优化大学生就业服务
- 极越、百度计划召开线上会议 就员工社保、赔偿金问题进行谈判
- 抢占新阵地 地产中介机构发力线上营销手法
- 野村经济学家Sonal Varma答21:亚洲经济体2025年降息幅度或比美联储更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