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供给风险增加 美国降息不确定性上升
MPA
发表于 2024-1-8 12:24:41
197
0
0
中金观点如下:
12月非农数据表现稳健,没有迹象显示失业率会很快上升。
21.6万人的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大幅超出了市场预期的17万人,但此前两个月的新增就业合计下修7.1万人,使得过去三个月的平均新增就业下降为16.5万人。数据的下修主要发生在10月,该行猜测这仍然与汽车工人罢工的影响有关。分行业看,服务部门仍是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建筑业(+1.7万人)就业也在继续扩张,这或与该行此前提到的开发商赶工、加快住宅地产建造有关。12月失业率维持在3.7%的低位,表明劳动力市场仍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另有数据显示美国企业平均每月裁员的人数在疫情之后显著下降。该行认为,更少的裁员意味着企业仍有囤积劳动力的行为,失业率或不会很快上升。
更要注意的是,劳动力供给复苏最快的时候或已过去。
12月小时工资环比增速已连续第二个月维持在0.4%的较高水平,劳动参与率则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至62.5%,该数字也是2023年2月以来最低值。分年龄来看,25-54岁年轻人劳动参与率下跌0.1个百分点,55岁及以上人群劳动参与率下跌0.4个百分点。该行认为,由于美国资产价格持续上涨,那些拥有401K养老金的中老年人已“不差钱”,他们在提前退休之后很难再重返劳动力市场。年轻人的劳动参与率已超过疫情前水平,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或有限。由此,不排除本轮劳动参与率的复苏已经见顶,后续工资增速下行速度和斜率将放缓。
无独有偶,供应链修复最快的时候也可能已经过去。
2020-2021年,全球供应链因为疫情而受到较大冲击,随着疫情褪去,供应链不断修复。纽约联储编制了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GSCPI,根据该指数,全球供应链压力自2022年以来持续下降,并于2023年5月触及最低点,而后开始向上反弹。这或表明供应链已经在2023年下半年基本恢复到了供需相对平衡的状态。
在此基础上,近期发生的红海航行安全问题或加大供应链风险。
自2023年12月底以来,红海地区局势愈加复杂,全球主要班轮公司纷纷绕行红海。1月5日,全球领先的航运公司马士基发布声明称,考虑到局势不稳与安全风险较高,公司决定在可预见的未来,所有经过红海或者亚丁湾的马士基船只都将向南绕道好望角。如若红海风波持续发酵并呈现长期化趋势,将导致船只绕行的时间与运输成本上升,从亚洲发往欧洲和美国东部的货物将面临运输延误和价格上涨风险。
上述现象并非偶然,该行曾在报告《美国四次大通胀的历史比较》中指出,新形势下,供给冲击具有长期化风险。无论是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供给收缩,还是地缘冲突频发加剧能源价格波动,亦或是政府干预经济,逆全球化趋势,以及绿色转型增加生产成本,都会导致供给弹性下降、供应不稳定性上升。可以预见,供给因素将在未来宏观经济运行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这些变化将增加美国通胀不确定性。
2023年美国通胀的放缓受益于供给的改善,其中就包括供应链的修复、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以及能源价格的下降。旧金山联储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总体PCE通胀从2022年6月的7%下降至2023年11月的2.6%,累计下降4个百分点。其中,供给因素贡献了2.3个百分点,需求因素贡献1.3个百分点,另有0.7个百分点不明确。展望2024年,如果供给因素不能进一步改善,那么对通胀的降低作用就不会像2023年那样大,这意味着给定同样的需求,通胀韧性将更强。如果美联储提前降息导致需求反弹,那么在供给约束下,不排除引发“二次通胀”风险。
通胀不确定性将增加货币政策的变数。
该行在上周的报告《美联储降息的逻辑、变数与风险》中指出,尽管鲍威尔在2023年12月议息会议后意外释放降息信号,但降息的时间点仍有很大不确定性。本周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并不愿意对降息给出太多承诺,对于通胀的走势也比市场预期要更谨慎。例如,数名官员认为供应链与劳动力供给的修复已基本完成,未来降低通胀要靠需求的进一步减弱,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核心作用。另有数名官员认为应保持目标利率在当前水平更长的时间(for some time)。这些观点都比鲍威尔此前的表态更偏中性,这个现象可能让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产生疑问,进而加剧市场波动。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
- 波音和美国航空机构专家前往韩国协助调查坠机
- 波音公司参与济州航空失事客机黑匣子调查!飞机曾滑行超千米
- 人工智能如何“吞掉”美国电网?一文读懂
- 盘点2024年全球股市:美国涨幅超预期 印度高开低走 韩国被尹锡悦拖累
- 独家专访“灰犀牛”概念提出者米歇尔·渥克:零和博弈无异于两败俱伤 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并非无解
- 突传利好!美国“两房”暴涨
- 韩国2024年CPI涨幅创近四年新低
- 面临政治与经济双重挑战 2025年美联储降息不确定性攀升
- “特朗普2.0”将正式开启!1月美国政坛有哪些大日子?
- 【美股盘前】三大期指齐涨;热门中概股普涨;瑞银:预计特斯拉四季度交付量环比增长10%;美国天然气期货日内涨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