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积极探索新动能,回归全球化的发展轨道
长安不良帅
发表于 2023-12-26 11:27:40
255
0
0
以下观点整理自雷达在2023世界经济论坛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2629字
阅读时间:7分钟
一、世界经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主要机构对2023及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做出的前瞻性分析来看,当前世界经济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2023年,世界经济无论是贸易还是GDP增长,都没有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和发展轨道上。实际上,疫情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仍未消除。
第二,从恢复程度来看,不同经济体表现存在分化。发展中国家的恢复情况不如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中,欧洲不如美国。这与疫情、地缘政治等因素有关。相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面对外生冲击及地缘政治风险时的压力更大,而在发达国家中,欧洲承受的压力比美国更大。
第三,外生冲击造成的损失也有分化,同样也呈现出发展中国家不如发达国家,欧洲不如美国的状况。
第四,对于2024年及之后的世界经济发展能否回归疫情前的水平,多数机构对此持悲观态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宏观经济工具箱里的工具都越来越少。货币政策受到通胀的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很小。因此尽管美国明年可能从加息转为降息,在通胀压力没有完全消除之前,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的空间有限。财政政策方面,世界刚经历了一个较大的外生冲击以及地缘政治冲击,各国的债务率都很高,因此财政政策的空间也十分有限。世界经济发展存在分化趋势,而通过贸易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有限,因此从中期来看,世界经济在复苏过程中仍然面临着种种压力。
第五,当前,要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全球性改革,但改革方向还不确定。
最后,在传统政策工具箱中的工具减少,而全球性改革还没有找到方向的背景下,需要努力加强各国间的政策性协调,从而在工具不变的基础上增强宏观经济的政策效应。因此,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建立在合作协调的基础上。
二、多年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的经验
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早在2008年就开始了,特朗普上台后,这种变化越来越明显。为应对这种调整,各国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可以为当前提供一些经验。
第一,尽管RECP以及一些区域性的FTA在不断发展,但单边的区域性贸易协定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仍远远不如多边的全球性贸易协定。
第二,只有当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时,服务贸易的发展才能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积极的影响,否则单纯的服务贸易发展无法代替货物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推动。
第三,产业链重塑和“去中国化”是当前世界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但目前为止,所谓“去中国化”的全球产业链重组,仍然会受到国别包括能源、高端制造人才、基础设施等市场环境的约束,这样的产业链重塑,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小的冲击和影响,但同时也会给全球的资源配置带来效率的损失。
第四,发展中国家难以替代发达国家的作用,尤其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对于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仍然不足。
第五,外部冲击能够检验一国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更强,韧性更足。
三、地缘政治与冷战的区别
地缘政治就是用权力来控制或者影响全球资源配置的模式,地缘政治的角逐,最早出现在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内,国别之间对殖民地的争夺和控制上,它与制度、意识形态等因素没有关系。而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雅尔塔体系下两种不同制度的竞争。
中国加入世界经济后,带动了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这种国际贸易的发展导致地缘政治通过权力的手段改变价值链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若要用地缘政治的思维,通过权力来重塑如今的世界经济格局,必然会产生倒退,从多边的全球化变为单边化和区域集团化,美国的“小院高墙”做法,是重回权利重塑分工格局的典型做法。美国在全球战略上的这种选择不可能长久,因为它会使得美国在追求地缘政治权利的同时,丧失掉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中美元的结构性权利。
冷战是在加入制度、价值观、发展观等因素的前提下,实现地缘政治的目标,其背后的逻辑都是为了最求国别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世界经济格局一旦陷入冷战冲突,处于冷战中心的国家至少要承担比地缘政治冲突更大的经济成本,冷战除了会带来全球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之外,还会增加非经济的政治和军事援助的成本,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些成本的上升会直接与一国国内的民生目标发生冲突。共同的价值观并不能替代两国经济交往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样的客观事实不仅在当时的经互会多次出现,同样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出于冷战目的而实施的“马歇尔计划”也未能消除美欧之间以及后来美日欧之间的贸易纷争和摩擦。
作为世界经济中的新兴发展中大国而言,中国在应对世界经济格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区分地缘政治和冷战对世界经济格局的不同影响是有必要的,两种权利争夺对国内经济资源和战略资源的消耗不同,对格局变动的影响也不同,我们应该努力避免陷入新冷战的陷阱,同时通过应运完善国际经济秩序的手段来消除地缘政治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世界经济重构和调整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着双重任务,中短期中,由于疫情的外部冲击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都尚未恢复到了2019年的水平,由于各国的宏观政策的事实空间有限,如果世界经济在低增长中持续徘徊,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加大,地缘政治冲突的趋势会进一步得到强化。对中国经济而言,外部的不确定性增大,需要我们在需求端实施更为有针对性的逆周期调整。
同时,自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所出现的问题,在经历十余年的调整,并没有解决甚至没有涉及到经济全球化发展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如全球化的外部性问题、全球商业周期的同步性问题,以及全球化与国别经济从安全问题等等,因此,即便在中短期中,世界经济避免了硬着陆,重新回到2019年之前的增长路径,世界经济依然还处在漫长和艰巨的调整过程中。
刘元春:全球产业链重构或出现阶段性成果,关注结构性变异的影响
黄群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刘凯等:宏观经济波动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五大机理及政策启示
杨瑞龙:供给需求双侧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毛振华:关注价格信号,价格企稳是经济企稳的重要标志
【视频】刘瑞明:理解“五个必须”, 深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2024年的经济增长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度解读,CMF专题报告发布
鄂志寰:从“三驾马车”看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