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2024年美联储会转向么?
稀土掘金
发表于 2023-12-19 13:11:21
240
0
0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2023年11月以来,伴随经济数据降温和美联储较鸽派信号,海外市场再次开启“转向交易”。
未来几个月,预计受超额储蓄趋于耗尽、居民非房利息负担陡升、劳动力市场趋松、财政边际退坡等因素影响,美国消费进而经济增速将趋势放缓;当失业率持续明显高于4.0%,可能触发美联储转向。而在美联储真正转向前,预计“转向交易”或将间歇性发生。自2022年初美联储开启加息以来,降息预期与经济和政策现实极限拉扯,虽然预期总被证伪,但在2024年或有望终将兑现。
2024年美联储会转向么?
概率较高。考虑两种可能的情形:其一,如果美国经济逐渐冷却,美联储为实现“软着陆”很可能开启“预防式降息”;其二,如果美国经济韧性持续超预期,维持较高增速扩张,导致利率高位横盘更久,进而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即实体越有韧性,金融越有脆性(请参见《美国金融裂缝2:从对冲基金到企业债》)。这将倒逼美联储转向,很可能重启QE。叠加历史上大选年货币政策往往更鸽派,2024年美联储转向是基准判断。
2024年美联储转向也正在成为市场的共识与期待。
转向前的市场逻辑较为确定,而转向后的变数更值得研究。一个更具体的问题:转向后美元流动性更可能流向哪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转向后的通胀和利率,更本质来说,取决于转向后美国的供需关系到底如何演绎。
正如在2022年5月《宏观范式大变局下的资产定价》中指出,当美国经济周期拐点叠加宏观范式更迭,仅基于过去二三十年总结出来的周期规律去对未来线性外推,难免刻舟求剑。简单来讲,在新的宏观范式下,叠加金融周期上半场,美国的需求有韧性而供给不足,进而通胀、利率和名义增长中枢维持较高位,很可能是跨周期的现象。
自上而下来看,美国趋势性重启“大财政”,为提振消费和投资提供了政策土壤。
发现相较于货币政策,财政对疫情以来美国需求和通胀的起落贡献了更显著的力量。往前看,无论从公共政策大周期、还是结构性问题的应对,美国政府将大概率趋势性做大财政,有助于提振中长期需求。
自下而上来看,家庭内生韧性和制造业外生加持可能跨越一般的经济周期。
虽然判断未来几个月家庭部门增量韧性将趋势削弱,但存量韧性可能被市场低估。三个因素支撑了家庭存量韧性:首先,家庭部门享有过去三十多年来最为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和金融状况;通过“直升机撒钱”和金融让利两个渠道实现了政府向私人部门的财富转移,进一步夯实其资产负债表。其次,发现具有更高边际消费倾向的“蓝领阶层”疫情之后正在崛起。最后,美国正在并将处于金融周期上半场:意味着当经济周期下行时,调整幅度往往有限;当政策刺激时,经济倾向较快反弹甚至有过热风险。
家庭之外,预计2024年美国开启补库和制造业周期。
周期性角度,预计明年金融条件大概率趋松,有助于库存和制造业周期开启。此外,一些领先指标显示库存和制造业正在触底反弹。从趋势性角度,以产业政策和“投资美国”为核心的“现代供给侧经济学”正在成为两党共识。特朗普政府以来,在FDI流入美国产生的就业和资本开支中,制造业尤其高端制造占比趋势抬升,拜登政府以来该占比加速上升。在全球绿色转型和未来较长时间内区域化加速形成背景下,全球正在迎来产业链重构和再工业化,有助于推进美国制造业的回岸、近岸及友岸进程(详见《从新宏观范式看“中特估”》)。
家庭和制造业跨周期的韧性意味着,2024年货币政策一旦转向,经济增速有可能迎来反弹,在劳动力、能源、供应链等供给约束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加剧二次通胀风险。
通过分析2008年、2019年及2020年的货币转向与下一轮转向的异同,预计美元或将更确定性走弱,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或将更确定性走强,价值风格有望确认回归,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标的将进一步打开估值重估空间。
最后,重申在2022年5月《宏观范式大变局下的资产定价》和2023年5月《从新宏观范式看“中特估”》的观点,新宏观范式趋势利好一端实物资产和稳定现金流资产,另一端高效的生产性资产的哑铃型配置。而2024年,货币政策有待转向后,市场将可能感受到新宏观范式和定价逻辑的真正确立。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