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2.62亿面积190万,硬实力如此强的印尼,为何混不成强国?
纯真程序员
发表于 2023-11-24 14:23:32
1191
0
0
然而,在东南亚有这样一个国家,它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面积在全世界排名第十五,哪怕论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也是有强国潜力的,但它却始终发展不起来,这个国家便是印尼。
软件、硬件优势都不小的它,在国际社会上基本是个小透明的存在,其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跟它的体量完全不成正比。
人们谈到印尼,恐怕只会想起风光无限的旅游胜地巴厘岛,除此之外,别无其它。
01优良的条件
要论自然条件,印尼跟许多国家相比,可以说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一万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具有“千岛之国”的美称。
陆地面积约190.4万平方千米,排世界第十五位。同时,它还是东南亚跨度最大的国家。
其海洋面积达到了316.6万平方千米,这意味着手握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上贸易资源。中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但我们的海洋面积还比不上印尼。
因为海域辽阔,而且有适合鱼类生存的热带气候,所以,印尼的渔业资源是极其丰富的,苏门答腊岛的巴干西亚比亚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印尼的优良港口也数不胜数,更不用为了海岸线发愁,这代表在海上贸易方面有足够的优势和潜力。
论地理位置,印尼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界处,是海上贸易的交通要道,控制着海上交通的命脉——马六甲海峡。
印尼一头和亚洲相连,另一头跟澳洲大陆相连,频繁的贸易往来能给印尼带来许多收入。
论人口的话,这个世界排名第四的国家,人口多达2.62亿人,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
庞大的人口数量实际上意味着有充足的劳动力,在短时间内,或许也不用担心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带来的威胁。
在自然资源方面,印尼富含石油、天然气、煤等矿产资源,目前,印尼已探明石油13.1亿吨,天然气24230兆亿立方米,煤炭储量193亿吨,但潜在储量可达900亿吨以上。
矿业在印尼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曾是东南亚唯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近段时间正在重新加入该组织。
此外,印尼还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森林面积为1.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7.8%,有不少可以利用的珍贵木材,檀木、乌木和柚木等驰名世界。
这样广阔的森林也必定有多种类型的植物,据不完全统计,印尼约有40000多种植物,其中药用植物的种类最多。神秘的森林里,也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
然而,这样一个看起来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国家,经济却没那么发达,只是一个勉强靠资源和人口支撑起来的二三流国家,在国际上没有多少话语权,即使是在东南亚,也难以跟泰国、新加坡等国相媲美。
2021 年,印尼GDP总量达到16970.8万亿印尼盾(相当于人民币7.5万亿元),要比新加坡多得多,但是人均GDP就难以与之相比。
而总体来说,印尼的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是很高。在东盟中,印尼算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印尼并没有什么地位,就算在东盟内部,它也驾驭不了局势,只是凭着自己尚且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量还能占有一席之地。
拥有诸多优势,印尼却成不了气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02岛屿众多的悲剧
身为“千岛之国”,诸多岛屿虽然给印尼带来了许多发展优势,但也带来了致命的悲剧。
印尼拥有1.75万个岛屿,但国土不是连成一块的,只有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海域比较狭窄,其他岛屿都分散在海上,相互之间距离很远,来往都要靠海运和飞机,运输、贸易、往来等成本都很高——航空速度快,但无法运送大宗货物,费用也昂贵,只能用于高价值货物的运输;海运价格低廉,但是速度慢、效率低,局限明显。
这无疑极大限制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在经济上难以形成一个整体。
海洋地域性较为复杂,印尼也知道要搭建起桥梁和公路,来连接各个岛屿,加强联系。
但问题就在于岛屿上多为高山雨林,其自然条件不适合修路,海洋距离过长也是一个巨大的限制,要修建桥梁、公路等有极大的难度。
以印尼目前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来看,难以去修筑极具技术含量的桥梁和路。而即便修筑了能相连接的路,动辄一千公里以上的距离也够吓人的。
相比起同为岛屿之国的英国和日本,印尼恐怕不幸得多。
英国虽然有多个岛,但大不列颠岛占据了八成的国土面积,是英国的主体岛屿,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流困难的问题。
日本有四大岛屿,岛和岛之间的距离很近,最近的岛屿之间只有一公里的距离,架桥修路很是方便。
所以,英国和日本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他们能有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域,但印尼并没有,经济很是分散,各地发展也不平衡,哪怕是发达地区,也有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有“东方威尼斯”的美称,是印尼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由于经济相对发达,雅加达近几年来汇聚了上千万的人口,成为仅次于东京城市圈的第二大都会区,但印尼却无力管理这样的城市圈,雅加达也颇有些无力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颓势,市内也出现了人口过于密集、用水短缺、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连印尼总统佐科都说,这是个没有未来的城市。
而或许就是身为一个地缘比较分散的岛国,印尼本身较为封闭,跟外界往来并不方便,除了海上的道路,印尼和外界来往主要依靠的就只有雅加达的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其余地方都很少有能直达国外的航班,不像新加坡那样包容开放。
此外,群岛的风光虽然优美,像巴厘岛便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度假胜地,但同样也深藏隐患。
印尼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板块的接触带,地震十分频繁,火山很是活跃,活火山超过了120座,当地居民还要时常面对海啸等自然灾害。
在2004年12月26日的大海啸中,印尼受袭最为严重,最终一共有二十多万人遇难,至今都是印尼的一个伤口。
也正是因为这样,印尼那么多的岛屿中,只有三分之一有常住人口,很多资源都没能好好地利用起来。
03难以发展工业
然而,岛屿分散或许还不是阻碍印尼发展的最大障碍,综合来看,其雨林和山地为主体的地理环境,限制了印尼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覆盖率超过67.8%的森林是极好的自然资源,也是很多国家不可想象的,可这就代表了印尼境内多为山地和雨林,平原面积稀少。而极为稀少的平原,还零星分布在各个相距很远的岛屿上。
农业始终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各个国家则致力于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
然而,稀少的平原面积却限制了印尼农业的发展,大部分民众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只能依靠进口,更不要说往现代化的方向走了。
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大量的平原面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工业用地,因为工业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集中分布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这样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降低生产的成本,印尼支离破碎的地貌却使他们无法做到这一点。
唯一以平原为核心的地区是爪哇岛,但爪哇岛的面积只有十三万平方公里,还不到国土面积的7%,并且聚集了大量人口,无法开发工业用地。
印尼若要强行开发当地的山地和雨林,那有极大的难度,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比之下,我国的珠三角地区就因为有大片连块的平原面积,才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逐渐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前列。
除了地形之外,印尼的气候也是限制其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印尼地处赤道,全年平均气温大概在25-27摄氏度之间,并且潮湿、多雨,极其闷热,工人不管是在户外还是在户内,劳动时都会觉得很不舒适,工作效率并不高。
空调和风扇走进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印尼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也有所改善,但也只是少部分,因为一个经济尚且落后的国家,无法做到让全国所有工作环境都有冷气。
这一点,是印尼难以跟新加坡比的。新加坡也是地处赤道,全年炎热,但因为国土面积小,人口少,几乎可以让全国的室内场所都有冷气,这就包括了大量的工厂。
甚至有很多人调侃道:“新加坡的空调,在赤道上吹出了冬天的感觉。”工人们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下工作,劳动效率自然就比较高。
印尼长时间的雨季则影响到了货物的运输。在雨季时,各种货物的运输成本都会增加,最终提高了工业成本,这也就体现在了印尼国内的工业品价格上。
印尼国内的工业品因为价格过高而销量惨淡,商家因此无法获得多少利润,消费者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工业一直停滞不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种种自然环境的因素都使得印尼无法把工业发展起来,经济上就只能依靠出口,“变卖”自己国家的资源,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当印尼本国的资源被开采枯竭时,又有谁会管他的死活呢?
04国家的历程
自然环境上的分割、恶劣,让印尼的经济发展始终停滞不前,但出于某些历史根源,印尼本身的政治、文化等也都是分裂的,这又导致了当地社会时常动荡不安,使得印尼一直无法跻身强国之列。
历史上,印尼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是分裂开来的。16世纪,荷兰侵入这个区域之后,才把众多岛屿联邦捏合成为一个国家,称之为“印度尼西亚”,以便管理。
殖民者退出历史舞台后,印尼就变成了如今的东南亚国家。这跟印度的历史沿革有相似之处。
印尼是由于世界工业化的发展才能整合到一起的,这也意味着印尼人并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中央的集权程度较低。
印尼本身就是多民族国家,境内民族多达数百个,包括爪哇族、马来族、巽他族等,官方语言是印尼语,而民族语言有两百多种。
这些民族之间由于地域上相隔较远,语言不同,文化并不相近,信仰也不同,缺少沟通和交流,对彼此的认同感很低,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这就加剧了政治内耗。
像爪哇族这样人口较多的主体民族,还常常以主人的身份自居,打压其他民族,引起许多不满。
印尼的宗教情况也十分复杂。当地有八成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他人则信奉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然而,宗教之间并不能做到很好地包容理解。
近十几年来,印尼的伊斯兰教受国际恐怖组织的影响,形成了一些恐怖组织团体,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尼国内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很是尖锐,这些矛盾很容易就升级为冲突,甚至是严重的内战。
这样一来,倘若有外敌来袭,印尼便很难凝聚起国内的力量去抵抗。
而要如何消除岛屿之间的隔阂,增强整个国家的凝聚力,从而解决种种矛盾冲突,是印尼领导者需要努力解决的难题。
总而言之,有许多种困难阻挡着印尼成为一个区域性强国,而这些困难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印尼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在现代国际社会占得一席之地,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
- 印尼副总统:英伟达将在多个印尼城市投资 包括建设人工智能学校
- BP将向印尼天然气田项目投资70亿美元
- 苹果1亿美元投资还不能解除iPhone16封杀令?印尼似乎要的更多
- 苹果承诺投资10亿美元以解除印尼iPhone销售禁令
- 特斯拉Cybertruck生产线临时停工三天;苹果拟10亿美元投资印尼丨全球科技早参
- 印尼投资部长称苹果计划在该国投建零部件工厂
- 印尼投资部长称苹果计划在该国投建零部件工厂
- 印尼称苹果1亿美元投资计划“还不够”,不足以解除iPhone 16销售禁令
- 谷歌发布最强量子计算芯片,市值一夜大增超8000亿元!科技大佬马斯克、奥特曼点赞
- 印尼据悉批准苹果公司1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将取消对iPhone 16的销售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