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股东大会今日召开 五大话题或成焦点(附大会日程)
我心如烟卸
发表于 어제 12:17
111
0
0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会者可能就伯克希尔哈撒韦账面的巨额现金将如何使用、对关税政策的看法与应对、是否会继续加仓日本股市、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展望以及对美国债务危机的看法等问题与巴菲特进行交流。
巴菲特股东大会日程
此次股东大会的会场和往年一样,在奥马哈的“CHI健康中心”举行。从日程安排来看,环节和往年类似:
5月2日(周五),股东购物日,CHI健康中心的展厅里将陈列超过50000件商品,股东们可以用折扣价进行购物。
5月3日(周六),备受瞩目的问答环节和年度股东大会都集中在这一天。其中问答环节从当地时间上午8:00(北京时间21:00)开始,下午13:00结束。
问答环节中,巴菲特的“接班人”、负责公司非保险业务的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以及负责保险业务的阿吉特·贾恩(Ajit Jain)也将一同出席。
5月4日(周日),将举行主题为“Invest in Yourself”的5公里欢乐跑和步行活动。
举世瞩目的问答环节
问答环节是历年股东大会最受关注的环节。根据伯克希尔给出的信息,此次问答环节开始的时间提前至上午8点(去年为9:15)。
问答环节中,CNBC的记者贝基·奎克(Becky Quick)和观众交替提问。格雷格和阿吉特和巴菲特一起回答问题,至上午10:30休息半小时。上午11点问答环节恢复,结束时间为下午1点。
巴菲特表示,“我们三个人甚至不会得到关于要问的问题的线索。我们知道你和贝基会提出一些棘手的问题,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巴菲特会说些什么?
巴菲特会在今年股东大会上说些什么?外界有自己的猜想——除了近两年都会谈到的退休、接班问题,市场关注的领域将是提问内容的重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次大会至少有5大看点。
看点一:下一步投资计划
在2024年,伯克希尔进行了多笔大额抛售的行为,大举减持的对象包括苹果、美国银行等知名上市公司。截至2024年底,伯克希尔持有创纪录的3342亿美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手握天量现金的巴菲特接下来将如何进行资产配置,无疑是全球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看点二:全球资产配置战略
伯克希尔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海外投资当属对日本五大商社(伊藤忠商事、丸红、三菱商事、三井物产和住友商事)的布局。这笔投资从2020年开始建仓,此后不断加码。今年一季度,巴菲特进一步增持这五大商社,市场密切关注巴菲特在本次股东大会上是否会释放继续加码日本或转向其他亚洲市场(如印度基建、东南亚消费市场)的信号。
看点三:关税扰动下的应对
伯克希尔旗下股票涵盖能源、消费、制造、交通等多元产业,其全球供应链和终端市场对关税变动极为敏感。近期全球经济因贸易摩擦而遭受冲击,纷繁复杂的关税政策将企业与投资者推向不确定的局面,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时代,除了“现金为王”之外,巴菲特对投资者会有哪些建议?
看点四:对经济和降息的看法
市场预计,关税政策或致美国2025年GDP增速放缓,在通胀还未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下,若美联储迫于压力开启降息周期,伯克希尔是否会重仓长期债券?此外,当前美债总额已超36万亿美元,巴菲特曾警告美国国债风险,大会上可能会讨论伯克希尔对冲政府债务违约的预案,如增持黄金、海外资产等。
看点五:对公司未来的安排
今年8月30日,巴菲特就将年满95周岁,同时今年也是他执掌伯克希尔的60周年。虽然巴菲特尚未明确公布退休时间表,但2025年股东大会被视为交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格雷格·阿贝尔作为其指定接班人,预计将在本次大会上承担更多主持和答疑工作,让投资者有机会评估其领导风格与投资理念。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的两位子女——苏茜和霍华德,目前也在伯克希尔董事会任职,这种家族与职业经理人共治的模式将如何演变,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