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品牌成凑单神器 退货率95%!频繁“仅退款”会触法吗?
我心如烟卸
发表于 2024-11-11 17:19:44
167
0
0
近日,知名品牌成“凑单神器”退货率高达95%冲上热搜。据新华报业网报道,拉夫劳伦在某平台“双11”的GMV(商品交易总额)超过16亿,但退货率却达到了惊人的95%。这一现象源于消费者为了满减优惠,加购了拉夫劳伦的商品,一旦优惠到手,这些商品又会以“七天无理由退款”的方式退回给商家。
“我想买的东西只值一千多块钱,但平台的消费券要实付5000元才减400元,于是我就把拉夫劳伦一件售价4000多元的女装一起买单,成功凑单。结束后再选择秒退款就行了,这样我想要的东西还便宜了几百块。”消费者贾女士说。
记者就此事分别致电了拉夫劳伦及该平台的客服人员,平台客服坦言已注意到此次的凑单退货情况。针对商铺在退货过程中造成的损失,拉夫劳伦客服称将与物流公司或平台寻求解决。
拉夫劳伦并不是这种满减机制下的唯一“受害者”。就在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了一个让人唏嘘的案例:一家开了7年、年销2000万的女装店,由于电商平台规则变动和市场竞争致退货率飙升,利润急剧萎缩,最终倒在了“双11”前夜。
凑单后秒退凑单商品,对商家会有什么影响?商家的利益该如何保障?频繁“仅退款”,会触犯法律吗?网购的所有商品都适用7天无理由退换货吗?
为了最低价,消费者疯狂凑单
“双十一规则难懂”的吐槽早已有之,今年,不少电商平台也“顺应大众呼声”,在进行双十一宣传时强调“简化规则”。
不过,在“没有繁杂的计算,拒绝花式套路”的宣传话术之下,人们看到的仍是平台券、红包雨、满减、尾款、定金、预售、赠品、商家券、直播间优惠……眼花缭乱的规则直接让不少市民直呼“脑细胞阵亡”。
有人为了最低价,甚至专门制作了一张excel表。很多消费者为低价买到心仪商品,选择了凑单付款后再退款个别商品,这对商家会有什么影响?
有业内人分析,消费者选择退货时,未发货的商品,商家需要承担2至3元的面单和出库成本,发了货召回的至少要承担近5元的快递费。如果是用户签收后再退货的,商家还要承担运费险抵扣之后的部分返程费用。即便是用户立即申请退货,也浪费了商家的推广和运营投入。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律师曲保纯表示,消费实践中,消费者在满减后的退货,退到手的钱一般也是实际支付的金额。
但需要补充的是,如果商家已发货,消费者也已收货,验货过程中产生了退款退货的需求,那对于商家来说,最直接的损失首先是耗费了一定的经营精力,其次,退换货也需要一定的成本支出,商家为此可能承担退款退货的相应邮费。如果退单数量巨大,这对商家来讲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凑完秒退货,商家很受伤
平台“满减”、消费者“凑单”,早就成为“双11”等促销活动季中的常见操作。但近年来,这一促销模式引发的争议明显增大。拉夫劳伦沦为“凑单神器”,退货率高达95%,这样的“连锁反应”,是时候对该模式进行更多的优化了。
对于消费者而言,追求优惠是天性;对于商家而言,成为“凑单神器”有着不小的危机感。此次事件让人思考,这种促销规则的设置是否真的合理?要避免一些商家的商品被当作“凑单神器”而白白遭受损失,他们的正常利益也应受到保护。
无论促销规则是怎样的,只有商家、消费者和平台实现共赢,繁荣的销售局面才能可持续发展。
“双11”作为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本应是消费者与商家共享的盛宴。然而,高退货率的现象却让这个盛宴变得“虚有其表”,看着是“座无虚席”,很多却犹如“吃闯席的” ,真正亏本的是平台上的商家。不是“凑单满减”有问题,而是平台的规则有漏洞。
还要正视的一点是,相对于依赖凑单的“满减”,直接发放优惠券或是推出折扣活动,其实更受消费者欢迎,也能够遏制纯粹因凑单而带来的退货行为。
凑单退货一旦成为普遍的“薅羊毛”手段,将对消费伦理造成强烈冲击。消费者或者商户为了私利不择手段的行为,如果被放纵,其实最终破坏的是整个电商生态。所以,无论平台和品牌方如何看待这种不正常退货现象,监管部门都应该及时介入,防止“虚假交易”的蔓延。
频繁恶意“仅退款”面临法律责任
“仅退款”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售后服务,允许在特定条件下——比如购买生鲜、农产品、低单价商品,无需退货即可获得退款,从而简化售后流程,保护的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权益。不过,这项服务难免被一些“羊毛党”钻空子,成为少数人的“获利捷径”。
恶意“仅退款”,通常指消费者在无合理理由或虚构理由的情况下,频繁使用“仅退款”选项,试图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品或退款。据报道,有普通农产品商家每月要承担200多笔“仅退款”订单,货款损失已超总收入的10%。
经济学者盘和林建议,电商平台应积极介入退款判定流程,确保公正合理,并明确要求消费者在享受“仅退款”便利的同时,将商品归还商家作为退款的前提条件。对于拒绝履行归还义务的消费者,平台应采取惩罚措施。
上海市金马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魏俊杰表示,恶意“仅退款”行为可能构成欺诈或不当得利,还有可能触犯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的相关条款,同时也违背了民法典所确立的合同履行基本原则。消费者若频繁且出于恶意地利用“仅退款”选项,将面临一系列法律责任,包括赔偿商家因此遭受的损失以及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此类事件已有判例。近日,在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中,赵某购买了一款价值17.9元的儿童玩具,并以“玩具发错颜色”为由申请“仅退款”。由于商家未及时处理,赵某成功退款但未退货。最终,经法院调解,赵某同意补偿商家200元。另一起发生在江西赣州的恶意“仅退款”中,小五在抖音平台购买零食后,以“少发、食用后身体不适”为由申请“已发货仅退款”,法院最终判决小五应当退还商家货款897元。
薅羊毛大战里没有赢家
“仅退款”的薅羊毛大战里没有赢家。表面上看是以顾客为中心,尊重顾客的消费体验,但最终可能把顾客也变成了受害者。当被恶意“薅羊毛”并难以维权后,商家感受不到平台良好的营商环境,便会减少成本投入、降低服务标准或者退出平台和市场,久而久之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产品质量下降、退货率增加、顾客消费体验变差、退出的商家变多,进而影响平台的生存。
目前,电商平台“仅退款”仍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专家表示,只有在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下,此举才能平衡各方权益,带来更便捷的售后保障,营造更公平健康的经营环境。通过包括法律途径在内的各种办法解决恶意“仅退款”问题,将有效维护电商市场的秩序和健康发展。
今年,你有“凑单品”申请退货了吗?
(参考资料:新华报业网、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闻晨报、国是直通车、经济日报、齐鲁壹点、新闻晨报、大江网、央视新闻、澎湃新闻)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