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丨连续两月停滞后英国经济首次增长,新预算案能否走好“平衡木”?
可是我已不在
发表于 2024-10-13 09:43:14
179
0
0
在连续两个月的增长停滞后,英国经济重新找回微弱的增长动力。
当地时间周五,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经济数据,8月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2%,符合经济学家预期。所有主要行业均实现增长,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反弹较快。
此前的7月和6月,英国已经连续两个月生产总值持平,4月份的GDP增速经调整后也从0%变为-0.1%。
8月份数据发布后,市场普遍表现平淡。当地时间周五收盘时,英镑兑美元微涨0.1%,还在近一个月来的低位,富时100指数收8253.65,微涨0.19%。
经济重回增长轨道,对上任不到四个月的斯塔默政府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但市场信心依然在低点,同时英国财政部制定中的预算案也让市场倍感不安,斯塔默上任后便多次提醒公众,政府拟于10月30日公布一份“痛苦的”预算案,削减开支和征税是大概率的政策选项。但无论是对英国民众还是投资者来说,这都让人感到难以接受。
一边是不断膨胀的政府赤字,一边是亟待提振的英国经济,斯塔默政府能走好“平衡木”吗?
昙花一现的强劲复苏
年初,英国的经济增速在发达国家里颇为亮眼。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GDP同比增长1.3%,领跑G7国家。
但正如荷兰国际集团发达市场经济学家James Smith在一份报告中所说的那样,如果公布的经济数据是可信的话,英国经济在今年前几个月的表现出色,但后来的数据表明,英国的强劲复苏只是昙花一现。
今年6月和7月,英国经济连续两个月停滞不前。英国国家统计局经济统计主任Liz Mckeown表示,今年前三个月的增长主要由服务业推动,但六月开始经济增长持平,拖累在于服务业的收缩,医疗、零售和批发业务表现疲软。
为何英国的强劲反弹如此短暂,几个月后增长势头便大幅放缓?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董一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在阶段性的增长后,英国经济发展放缓甚至停滞,一方面和季节性、周期性因素的影响有关,夏季许多南欧国家会迎来旅游业驱动的显著增长,但英国没有相关优势,另一方面,六七月份正处于英国大选和政府更迭期,产业界和投资者对于英国政治的走向都有一定担忧,这也会反映到宏观经济上。
对于8月经济走出停滞、增速回升,董一凡表示,这和斯塔默新政府上任,释放新的提振经济方案有关,同时也反映出英国经济正在重新走向温和增长。
但最新的数据也反映出,英国大概率难回强劲增长的轨道。9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从8月份的-13降至-20,为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综合PMI从8月的53.8降至52.6,虽在荣枯线以上但也低于经济学家预期。
“整体的感觉是经济比较萎靡不振,基本靠着以前的积累在发展,自己从事的创投行业也没有什么活力,普通人还会觉得物价很高,”一位正在英国工作的华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展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疫情后英国经济还是在比较脆弱的状态,不至于走向衰退,有一定韧性,未来大概率还是会延续低速增长的趋势,短期内同比增长在1%上下徘徊。
不过,黯淡的增长支撑了11月的英央行降息预期。此前英央行于8月份进行了四年多来的首次降息,并于9月份暂停降息。最近,市场对英央行11月7日议息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押注已经飙升至98%,不少投资者还认为12月英央行将连续降息。
吸引投资,英国难给“定心丸”
斯塔默在竞选期间和上任后,屡次承诺要通过改革规划体系和增加投资,来提振经济,修复财政和公共服务。
为了吸引投资,斯塔默政府的动作很多。不久前,他任命AI公司Darktrace 联合创始人Poppy Gustafsson 为新投资大臣。10月14日,斯塔默将在伦敦举办国际投资峰会,邀请Alphabet、Google、葛兰素史克、贝莱德、Brookfield等近200位跨国公司高管、商业精英,向他们推介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在8月份赴美国吸引投资后,近期也考虑访华,以重启中英贸易和投资会谈。
但对投资者而言,英国的吸引力如何?
以近期的投资峰会为例,不少商界高层都在犹豫是否要飞往英国参会,一大原因便在于“悬在头顶”的加税政策。10月底,英国政府将发布财政预算案,或将提高资本利得税,一位科技业高管表示,人们非常担心,参会的时候会为政策宣讲高兴地鼓掌,但两周后可能不得不对加税举措感到担忧。
普华永道首席经济学家Barret Kupelian表示,最大的疑问在于政府对经济的愿景和举措,企业、家庭和外国投资者需要确定性来做出选择和决定投资。
王展鹏认为,英国依然面临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其制造业占比在发达国家里偏低,要吸引投资却没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劳动生产率也偏低。短期内存在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如对欧关系调整、税收政策改革等,这些多少构成招引投资的不利因素。
市场焦灼等待预算案出炉
7月30日,英国新内阁上任不久,财政大臣里夫斯便在演讲中表示,上届政府留下了220亿英镑的财政亏空,今年财政部将采取措施减少55亿英镑支出,明年减少超过80亿英镑支出,才能弥补亏空。
今日,英国智库决议基金会也表示,英国工党政府可能需要在财政预算案中增加约200亿英镑的税收,才能避免削减公共服务的开支。
英国似乎正面临空前的政府债务问题。英国国家统计局9月20日称,截至8月底,英国公共部门净债务初步估计已达到GDP的100%。这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国债首次与经济产出持平。
王展鹏告诉记者,欧盟对成员国设立的标准是公共债务不得超过经济总量的60%、政府赤字不能超过3%,即使英国已经脱欧,但目前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达100%已经明显高于欧盟的红线。近些年,英国一直在累积政府债务,尤其疫情期间实施大力度刺激政策,大幅加大财政支出。此外,斯塔默在左翼的工党里试图走出中间道路,但对比保守党政府还是有左转的倾向,如制定产业政策刺激经济、改善民生福利等,都会潜在增大开支,所以当前英国政府的债务问题压力还是较大。
在此背景下,斯塔默新政府的首份财政预算则不得不极力在各项诉求间维持平衡。一方面,政府财政已经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医疗、住房、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问题突出,引发不少民怨,经济增速持续疲软也急需政策纾困。
英国政府多次表示不会提高普通人的税收,但针对高收入阶层的加税则被列入政策选项。本周,据报道,里夫斯正考虑增加资本利得税税率,要求预算办公室评估如果对第二套住房征收33%至39%的税收,可以新增多少税收。
不过,也有研究表明,资本利得税主要会对35万高收入人群产生影响,这个范围依然很小,所以即使增收资本利得税,对于缓解财政压力仍无多大帮助。
董一凡指出,工党政府潜在的增税举措正引发高净值人群的担忧,在吸引国际投资上,政府也呈现出政策主张和现实之间的落差。
Quilter Investors的投资策略师Lindsay James表示,里夫斯面临“棘手的平衡”,以确保她的决定不会抑制进一步的经济增长。随着英央行降息,发展经济的责任从英央行行长贝利转移到里夫斯身上,她必须做出关键的财政决策。她和首相都认为“痛苦”是未来繁荣的必要条件,但矫枉过正确实有可能以牺牲经济为代价。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