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低空第一城”:谁在领跑?谁能突围?
飘渺九月
发表于 2024-9-2 20:35:37
176
0
0
自低空经济被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各城市开始竞逐低空经济第一城,深圳、上海、广州、北京、成都等20多个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多地还成立了低空经济产业基金。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2024年是低空经济商业化元年,两大主要产业无人机和通航产业的发展都迎来诸多进展。以热门的eVTOL赛道为例,亿航智能、时的科技、沃兰特、小鹏汇天、峰飞航空等多家国内eVTOL企业今年适航取证速度加快,同时订单数量实现较快增长。
从城市看,深圳、上海在推进低空经济产业政策、场景建设方面率先发力,也链接起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这两大低空经济产业高地。此外,北京、广州、成都、武汉等城市都在抢滩低空经济,寻求关键的场景突围,也同步推进空域管理、航路网络、基础设施等建设,为商业化打基础。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地方产业链对低空经济抱有积极态度,抢抓低空经济的机遇,一是重点抢抓低空飞行器制造产业链上下游的商业机遇,低空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也能带动飞行器产业放量和传统产业降本增效;二是抢抓应用场景的机遇,城市在低空+文旅、低空+城市治理、低空+医疗、低空+物流、低空+载人通行等领域寻找与自身契合的特色场景。
1
城市竞赛开启
各城市越发激烈抢占低空经济高地背后,关注的是未来产业规模化后的商业价值。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类似于几年前各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押注,低空经济又带来了商业化的巨大想象空间。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今年两会提交的议案中提到,飞行汽车产业发展过程类似于十年前的新能源汽车,迫切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从鼓励创新的角度,在法规上大胆前瞻,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加速促进飞行汽车的应用落地。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达到33.8%。据民航局预估,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达到3.5万亿元。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发现,2021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家级规划《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成为低空经济顶层设计关键转折点,2024年是国家对该产业明确定调支持的重要一年。
2023年,我国出台《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征求意见稿)》等几部重磅文件,分别从明确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试点运行、颁布首部专门行业法规、新增非管制空域划分条件等方面,为低空经济尤其是eVTOL的试点运行、商业化落地奠定了基础。
随后,国家对低空经济产业的明确定调继续助推行业热度上升。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确立了行业发展的基础。今年,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今年3月,民航局等四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着力培育商务出行、空中摆渡、私人包机等载人空中交通新业态,2027年实现通用航空装备产业完整体系初步建立和多领域商业应用,以及2030年形成万亿市场规模。这为各地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此前,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促进当地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但存在地域限制、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
今年3月之后,全国范围内的新政策给各地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更明确的标准,各地在创新发展低空经济方面继续加大探索空间,地方产业政策相继出台,城市间出现竞逐之势。
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不完全梳理,今年全国已有超17个省份将“低空经济”有关内容写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例如,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广州、珠海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2
沪深领跑
各城市的低空经济产业政策层出不穷,深圳、上海是其中发力较早的城市,也是竞逐低空经济第一城赛道中综合实力较强的两座城市。
深圳在提升低空经济产业环境方面最早表现出积极姿态。2023年年初,深圳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年12月,《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出台。
低空经济产业作为新增长引擎也给深圳带来了强劲动力。2023年,深圳低空经济年产值已超过900亿元,同比增长20%;新开通无人机航线77条,新建无人机起降点73个,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量60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第一。
进入2024年,深圳发展低空经济继续提速。2月1日,全国首部低空经济地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生效。5月6日,全国首家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在深圳宝安区揭牌。8月2日,深圳版低空经济空管平台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先锋版正式发布。截至2024年6月,深圳已建成低空起降点249个、开通无人机航线207条。
上海作为“民航第一城”,拥有强大的民航产业基础,在“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方面拥有完整的供应链,这也是上海抢占低空经济高地的底气。
细数当前低空经济领域分类,在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基础设施、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等大类中,低空飞行器制造是当前阶段极其重要的部分,包括主机制造,电机、动力电池、复合材料和结构件、飞控芯片、机载设备与传感器等环节。上海依托民航产业和汽车产业基础,在这些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峰飞航空、时的科技、御风未来、沃兰特、磐拓航空等eVTOL头部企业都在上海,呈现产业集聚的态势。
与深圳相比,上海的低空经济产业政策出台较晚。今年8月,《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正式出台,目标是到2027年,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商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
随后,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布了《上海市信息通信业加快建设低空智联网助力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分阶段、分区域逐步实现基于5G-A网络的低空智联网覆盖,以支持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上海正在筹备“2025首届低空经济博览会(上海)”。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特别提出,要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建成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引领区。深圳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也明确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广州、深圳、珠海有明确分工,城市间相互配合态势日益清晰。
除了此前已经有商业化应用的无人机,低空经济另一重要板块通航产业中,城市空中交通(UAM)将有可能成为最为活跃的领域。其中,eVTOL或成为UAM主流方案,这意味着城市区域内或城际中短途运输中,需要城市间更密切的合作。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低空经济领域的城市产业竞逐,首先在是在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的,完善的政策环境和合作生态十分重要,明确低空经济的发展规划、管理政策等方面的规定,能给行业有序发展提供明确的预期和指引,城市间的开放合作能够加速低空经济的发展,并形成相互分工协作的产业链生态格局。
3
场景为王
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低空经济发展赛道,也提出建设区域低空第一城的目标。今年以来,不少城市出台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或者三年行动计划。
在产业生态方面,广州推进低空数字空域和智联网建设,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更是提出,对符合条件的低空产业项目奖补最高达3000万元,加大基础设施扶持、低空飞行服务保障、核心技术产业化扶持。广州也诞生了本土企业亿航智能,这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集齐三证的eVTOL研发制造商。今年第二季度,亿航智能实现营收1.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19%,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这也对低空经济的商业价值有了初步验证。
拥有“双航展”的珠海提出,培育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支持重大项目落户及增资扩产、支持适航取证、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降低低空经济企业试飞成本。日前,珠海发布了两个低空建设项目,合计斥资50亿元。
北京在低空经济企业聚集度、资本活跃度和创新聚集度上领跑全国,提出将低空经济培育为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示范产业,打造成为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之都和全国示范区。今年5月,北京提出,期望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低空技术服务覆盖全国。
无锡则明确了低空经济发展体系,目标是到2026年,构建集研发制造、商业应用、基础设施、服务配套“四位一体”的低空经济协同发展体系,低空经济产业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武汉也提出量化目标,力争到2027年,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到2030年,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成都正式将低空经济纳入今年“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所打造的重点产业链,其目标是“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城市明确了自身在场景建设方面的发力点。政策与产业正不断推进“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在城市的落地,物流、旅游、农业、消防、巡检等都是商业化探索的重要场景。
成都提出,推动物流配送规模化应用,在城市空中交通方面,鼓励开展eVTOL、直升机等低空飞行器在空中交通中的应用示范。无锡提出,积极争取eVTOL首航首试,打造城市“空中的士”。无锡在低空智慧物流场景、文体旅游场景等方面也推出了支持措施,探索利用eVTOL和水陆两栖飞机等新型航空器开展低空旅游业务。苏州将聚焦城市低空载人载货运输需求,开展低空航路航线划设研究工作,全市构建低空智慧物流体系,大力拓展城市低空配送场景。
UAM则有可能成为接下来各城市最为活跃的场景探索方向。
8月1日,上海峰飞航空的盛世龙eVTOL完成吨级以上eVTOL跨长江首飞,是国内首条跨省“飞的”,今年2月该eVTOL首次完成深圳至珠海跨城/海演示飞行。此前,深铁集团和东部通航联合推出的国内首个“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正式开航,从深圳“飞”到中山全程仅需25分钟。
各地纷纷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为行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今年5月,重庆组建了10亿元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今年7月,成都都市圈首只国资管理的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成立,基金规模为30亿元,重点投资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等关键环节。
武汉市也鼓励各区设立低空经济专项基金,市、区共同形成总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低空经济发展基金群。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于6月20日正式成立,该基金出资额达100亿元。苏州新设立3只产业基金,其中苏州未来产业天使基金规模为15亿元,将重点投资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低空经济在不同城市的发展重点具有差异性,探索适合自身的低空应用场景至关重要,各城应根据各自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政策导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低空经济发展由飞行牵引,各地政策应逐渐倾向以应用场景带动研发和生产制造,先让飞行器飞起来,进一步实现有序、安全的管理,催生大量应用场景,最终让当地低空经济产业顺利“起飞”。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