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实现用电自由了?电费全免,企业还倒贴
今早我梦醒了坎
发表于 2024-8-9 12:03:28
189
0
0
然而在世界另一头的欧洲,却出现了奇景——电价为负,你用得越多就赚的越多。今年1月到6月,法国有205小时的时间处于负电价状态,德国更高,达到了224小时,西班牙、荷兰、挪威等国也短暂出现了负电价。
日本经济新闻
那用电户们能赚多少钱呢?6月中旬法国的电价一度跌至-5.76欧元/兆瓦时,翻译到中文语境,就是每用1000度电赚45元人民币;而德国更牛,4月份的时候每用1000度电赚468元人民币。
其实这还不是最离谱的,一年前的那个7月,德国与荷兰出现了-500欧元/兆瓦时惊天电价,折合人民币高达3900元。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都馋哭了,电表倒转,财源滚滚,这等好事怎么中国就没有呢?相关新闻的评论区下面也是非常精彩,有人想去欧洲搞虚拟币挖矿,一台矿机赚两分钱,也有人直呼欧洲福利好,生活条件优越。
可老话说得好,“免费的就是最贵的”,负电价的真相,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丽。
01 负电价从何而来?
负电价出现的根源,我们可以先用一句话简单概括:欧洲采用市场化的电价调节机制,允许电价随着供需关系自由浮动,当供远远大于求,所以电价就会暴跌,甚至跌入了负值。
具体来说,欧洲的发电企业多为私企,它们会根据天气、燃料供应、机械状态等因素,自行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通常是天)的发电量,并且预估出成本和自己想要的利润,制定报价。
而那些有巨大用电需求的企业、向普通居民输电的供电公司,也会提前估算好未来一段时间的耗电量,形成一个购买计划。
然后发电/用电企业把各自的报价和计划,都提交到电力交易所,交易所的系统自动进行匹配,将卖家们由低到高排列,逐个逐个锁定,直到锁定的发电量,与卖家提出的用电量正好达成平衡。
在这个报价排序中,最后一个被锁定的发电企业,被称为“边际发电机组”,而这家企业的报价会被视为“边际出清价格”,之前被锁定的其它发电厂,都要按这个价格完成交易。
这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平衡。
电网其实是很脆弱的,它的运行依赖于电压和频率的稳定,如果发电量和用电量不平衡,会导致电网波动,进而影响供电质量。我们平时见得比较多的事,在供小于求的时候,对部分地区拉闸限电;而另一种情况也是存在的,当电力供给超出了需求,就一定有部分发电企业不能接入电网,他们的电无处可去,只能选择调整或者干脆关闭发电机组。
然而大部分常规发电设备,都不适合频繁启停或者快速调节发电量。
火力发电厂的核心设备,如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等,在启停过程中会经受冲击,加速设备的磨损和老化,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锅炉在重启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升温并达到稳定的燃烧状态,汽轮机也需要时间来建立稳定的转速和负荷,会浪费大量时间。核电也是一样,如果频繁改变反应堆状态,会使得操纵员的控制难度大幅增加,一个不小心就会引发事故。
因为关闭机组的代价实在太大,这些发电企业碰到电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会大幅降低报价,一定要把电卖出去,有时候他们宁愿自己倒贴一部分钱,也要硬着头皮继续运行、接入电网,负电价由此产生。
02 可再生能源要背锅?
当然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欧洲会频繁出现电力供大于求的情况呢?
一句话总结,他们看天吃饭。
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大力推广绿色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以及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欧洲失去廉价天然气,各国更是疯狂补贴太阳能、风能发电企业,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去年的数据是占比48%。
然而这些绿电的发电量取决于天气,难以人为调控,很容易与用电需求产生时间上的不匹配。
比如说强风很多时候出现在凌晨时分,让风电机组顺利地发出大量的电,但此时此刻,大家早就睡觉了,很多工厂也已经下班停产了,谁来用掉这么多电呢?太阳能机组也存在一样的问题,在阳光最为强烈、发电量最大的正午,实际上很多人都在休息,用电处于低谷,同样会产生大量的富余。
典型的城市用电峰谷
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按天按月来看,问题就更大了。今天晴空万里,太阳能的电就多点,明天下雨,电就少点;今天狂风大作,风电多到爆表,可能明天一丝风都没有,整个机组进入摸鱼状态,这还没算上季节带来的天气趋势变化呢。
这就导致欧洲的电力供求关系,随着老天爷的脸色剧烈波动,电价也随之上上下下,一会儿跌到负值,一会儿冲上高位。
羡慕欧洲电价的人,只看到了跳水,没有看到暴涨一面。2021年,英国迎来“无风之夏”,电价在短短几个月内上涨了7倍,2022年,德国进入风平浪静的时间,电价在四天之内,从0.1欧元/度涨到了0.25欧元/度。
同样是在2022年,欧洲险些陷入供电危机,因为年末无风少光,气温又迅速降低,供暖需求给电网带来了巨大压力,英国电价创下了2585.8英镑/兆瓦时的历史记录,折合人民币23块/度,法国直接宣布各区域轮流拉闸限电,还停用了大量电梯,瑞士更绝,干脆在限电应急预案中禁止电动汽车出行。
这才是负电价的真相。
03中国也有负电价
供需不匹配,高峰和低谷错开,这个恼人的问题,是所有大规模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国家都需要面对的,我国其实也不例外。
早在2019年12月11日,风电、太阳能丰富的山东省就曾出现过-40元/兆瓦时的电价,为国内首次。
但是咱们并没有像欧洲那样,频繁在负电价和高电价间反复横跳,这事对于生活似乎也没有什么影响,很多人甚至都没听说过。
这里就涉及到电价机制的不同了,欧洲是市场调节为主,允许自由浮动;而我国是双轨制,即政府定价与市场价格并存。具体来说,普通居民用电,不允许自由浮动,要严格按照政府指导价来销售;而工商业和大工业用电,才可以在电网平台上自由交易,价格根据供需情况浮动。山东的负电价,就属于后面这种情况,跟我们普通人没有直接关系。
国际电力网
设立这种机制的目的也不难理解,就是优先保证普通老百姓能用上价格稳定的电,不管天气好坏,不管煤、油、气价格,反正就是这个价,不会暴跌也不会暴涨。
在中国语境中,价格稳定是“便宜”的代名词。21世纪初,我国的居民用电的价格就被定在0.5元/度左右,二十多年过去,差不多还是这个价格,要是考虑到通货膨胀,你甚至可以说电价一直在跌。在全球36个主要经济体中,目前中国的居民电价是倒数第二。
澎湃新闻
我们开头说的欧盟,看起来负电价频发,但计入暴涨价格后一平摊,实际的均价为2.22元/度(2023年下半年数据),几乎是我国的4倍!怎么样,还羡慕吗?
反正大家记住国家电网老总这句话就行了,“我国居民用电电价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
澎湃新闻
04 储能崛起
虽然我国通过双轨制稳定了居民电价,但商业、工业用电,已经走向了与欧洲相似的市场化交易,如果价格大幅度波动,依然可能影响到工厂的生产,再影响产品价格和我们的工资。
再考虑到我国的能源结构也跟欧洲类似,风电、水电、太阳能已经占总发电容量的50%,老天爷的影响力正在逐渐上升,发电不稳定、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会日益凸显。
要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储能。
只要将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高峰时段的电能储存起来,在发电低谷或需求高峰时输送回电网,从而实现电能的稳定供应和高效利用,让电网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储能的方法有很多种,像比较早发展起来的是蓄水储能,在电力富余时,把水抽到高处的水库,等电力短缺,再将水从高处放出来,推动涡轮机发电,相当于把电转化成了势能储存起来。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压缩空气储能,把富余电力用来压缩空气,然后封进矿井、山洞或者储气罐之类的密闭空间,等缺电时再打开,空气就会飞速喷出,产生的能量就可以重新转化为电力。这就好像你先吹个气球,然后再慢慢放气。
压缩空气储能站
近年来又兴起了电化学储能,这个原理就没什么好解释的了,本质跟我们平时用的化学电池一样,只不过储能站集中了海量的电池。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能用相对较小的体积内储存较多的电,也不依赖水库、洞穴这种天然条件,在哪都可以建,所以非常受青睐。
早在2011年,我国就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将储能作为智能电网的技术支撑,并且给了很多扶持政策。此后储能行业疯狂生长,至2023年底,我国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达86.5吉瓦时,也就是可以储存8650万度电,有更大余裕去调节电力的时间分布,这也是我们没有频繁出现负电价的重要原因。
作为对比,欧洲诸国的储能项目总装机量仅为35.9吉瓦时,其中还有17.2吉瓦时是在俄乌战争爆发后紧急赶工出来的,部分机组尚未投入运营,调节能力要差很多。
05 电池暗战
随着世界各国越来越依赖可再生能源,储能设备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欧洲储能协会预估,到2030年,欧洲需要将储能容量提高到187吉瓦时来匹配暴增的风电、太阳能,到2050年,更是需要部署600吉瓦时储能系统。
这还只是庞大需求的冰山一角。按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和用电规模来算,欧洲市场只占全球储能总需求的22%,中国则占47%,为第一大市场,美国以19%的份额位列全球第三大市场,整个赛道的规模达到惊人的1.2万亿美元,什么概念呢?让各国车企们打得头破血流的乘用车市场,规模大约为0.96 万亿美元。
可以说,谁掌握了储能技术,谁就拥抱了金山银山,并且控制了世界的能源命脉。
好消息是,在应用比较广泛的电化学储能领域,中国企业目前已经抢占了先机,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的出货量前十榜单,中国企业占了八个,出货量更是占了90%。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海辰储能,这五大中国巨头占据了统治地位,市场占有率高达75%!
坏消息是,美国、欧洲不会坐视我们独享这块大蛋糕。
欧盟希望在2025年、2030年分别实现69%、89%的电池自主生产,并且电池研发设为“欧洲共同利益重大项目”,投资超过百亿欧元。美国出台《通胀削减法案》后,储能电池享受45%的税收减免,大量资本被优惠政策吸引到了美国建电池厂,到2026年,美国制造的储能电池系统可能抹消中国竞品的价格优势。
经典的盘外招,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今年五月,美国还宣布对多种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就包括储能用的电池,税率从7%直接加到25%,两年后生效。贸易保护主义都不带演的,看来是真急了。
所以说,负电价只是看起来诱人的小便宜罢了,用来解决负电价的储能设备,才是真正的印钞机,足以养活一个国家和数以亿计的人。
在这块兵家必争之地,谁又能笑到最后呢?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