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分析:西方政治失灵推高通胀
tianyu521
发表于 2024-8-7 10:13:51
2330
0
0
在很多国家,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预示着美国和欧洲的政策将日益激进。面对社会老龄化、去全球化、气候变化、反移民情绪和技术进步,各国央行未来几年都将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财政政策和债务。激进的政客上台后很少会采取紧缩政策。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出台大刀阔斧的计划,这些计划需要大幅增加开支。
但是,温和派领导人同样会在未来几年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剔除通胀因素的)实际利率可能回归长期趋势,这意味着债务成本将消耗更多的政府预算。鉴于地缘政治状况,军费开支无疑也会增加。由于政府希望民众跟上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支出可能也必须增加。最重要的是,与气候相关的支出和补贴变得更加紧迫。政治失灵意味着对排放征税变得困难。
所有这些额外支出意味着央行将不得不通过收紧政策来平衡政府的刺激经济冲动。但由于很多国家已经债台高筑,越来越高的实际政策利率将引发对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各国央行会放任价格上涨,通过通胀稀释部分债务吗?还是勇敢地对抗政府,提高利率,甘冒“莉兹·特拉斯时刻”的风险?当货币政策的范围由财政优先事项和债务水平决定时,经济学家称之为“财政主导”。我们很可能看到更多这方面的例子。
人口发展趋势如何?随着人口老龄化,增长将会放缓。与此同时,开支将相应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照顾老年人的需求——由于劳动力短缺,工资可能进一步增长。这一切都将加剧通胀。
当然,也有人认为,储蓄会随着老龄化而增加,移民有助于老龄化国家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但鉴于很多老龄化国家公开拒绝大量接收移民,这种乐观的情况似乎不太可能出现。
去全球化将继续提高外国商品的价格。但这一过程是否会加剧通胀可能取决于它的进行方式。如果关税突然提高,通胀将大幅飙升,各国央行很难避免加息。
研究人员认为,从中期来看,国内进口商将寻找替代供应商;随着经济变差,消费也会下降(进口相应减少),通胀会逐渐减弱。
这种相对乐观的观点与我们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几十年里获得的全球化经验背道而驰。如果全球化曾经降低通胀,去全球化难道不应该加剧通胀吗?
通过减少竞争去全球化,会提高垄断利润,从而让央行更愿意容忍通胀(作为侵蚀这些利润和维持劳动力产出份额的手段)。当然,去全球化还可能增加工会的力量,根据同样的假设,这会让央行更不愿意容忍通胀。但鉴于全球化会伴随通胀下降,我们至少应该为去全球化加剧通胀的可能性做好准备。
向低碳经济转型会让情况更加复杂。绿色监管通常会给肮脏能源带来额外的成本,银行有时甚至不会为此类项目提供资金。但只要肮脏能源是必要的生产投入,依赖它的产出就会更贵。当需求增加时,企业将不得不使用更多的肮脏能源,进一步增加成本,造成价格上涨。
为了遏制通胀,央行的政策必须更加严格,但这将意味着增长放缓。这还可能抑制对绿色能源的需求,阻碍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面对这种前景,以绿色为导向的央行可能会对通胀更加宽容,以推动绿色转型。
这里讨论的大部分力量和动态都会推动通胀上升。当然,如果技术进步(例如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让生产率提高,那么通胀压力可能因为供应增加、价格下降而缓解。然而,就目前来说,这只能是一种愿望。
或许最令人担心的是,在选民要求变革的情况下,激进的领导人将为高通胀创造条件——例如,在破坏央行独立性的同时,阻止移民或随意增加开支。这种情况过去时有发生,结果并不令人愉快。也许我们将不得不再次吃苦头。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