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调高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至5%,全球去通胀化速度放缓
凡心落幕
发表于 2024-7-17 10:50:28
1098
0
0
在4月WEO中,无论是对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还是对全球通胀预期,IMF都强调了“分化”(divergence)。而此次,IMF称,年初全球各经济体之间的分化已在一定程度上收窄。
在IMF看来,与4月WEO时一样,经济前景各风险因素总体保持平衡,但一些短期风险变得突出。其中包括因服务业去通胀缺乏进展而导致的通胀上行风险,以及因贸易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重新爆发而产生的价格压力。服务业持续通胀的风险与工资和行业定价有关,因为劳动力在服务业成本中占很大份额。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可能会增加供应链中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加剧输入型通胀的短期风险。而通胀上升的风险增加了利率更高更长的前景,反过来又增加了外部、财政和金融风险。利差导致的美元长期升值可能会扰乱资本流动,阻碍各国的货币政策宽松计划,从而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如果财政政策不能抵消潜在增长放缓导致的实际利率上升,持续的高利率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借贷成本,影响全球金融稳定。
此外,IMF还看到了多国大选可能带来的风险。IMF称,今年的选举可能导致经济政策发生重大波动,并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负面影响,增加了基线预测的不确定性。潜在政策变化可能带来财政挥霍的风险,这将加剧债务压力,对长期债券收益率产生不利影响,并加剧贸易保护主义。贸易关税以及全球产业政策的扩大,可能产生破坏性的跨境溢出效应,并引发报复性政策,导致代价高昂的“竞次型竞争”(race to the bottom)。
对于全球通胀,IMF表示,服务业通胀阻碍了全球去通胀进程,使货币政策正常化变得更加复杂。通胀的上行风险增加,在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和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利率可能在更长时间维持在更高水平。
调升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至5%
IMF维持了4月WEO中对发达经济体的整体经济增长率预测,预计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1.7%和1.8%。在4月WEO大幅上调美国经济今年增速预期0.6个百分点至2.7%后,7月WEO又将预期下调了0.1个百分点至2.6%,主要因为美国一季度实际经济增速低于IMF此前预期。IMF称,随着美国劳动力市场降温、消费放缓以及财政政策开始逐步收紧,预计美国2025年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至1.9%。
对于欧元区,IMF认为欧元区经济活动似乎已经触底。由于上半年服务业势头强劲,IMF将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0.9%。IMF还表示,得益于实际工资上涨带来的消费强劲,以及今年货币政策逐步放松,融资条件放松带来的投资增加,预计欧元区2025年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升至1.5%。不过,IMF也表示,欧元区制造业持续疲软,表明德国等国的复苏更加缓慢。
对于日本,IMF认为喜忧参半。一方面,今年“春斗”带来的工资上涨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支持私人消费好转。但另一方面,暂时的供应链中断以及一季度私人投资疲软,令IMF将日本今年增速预期下调0.2个百分点至0.7%。
IMF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明两年的增速预测各上调0.1个百分点,均增至4.3%。IMF称,这一上调主要受到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经济活动更强劲的提振。IMF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上调0.4个百分点至5%,称主要是因为中国一季度私人消费反弹以及出口强劲。同样得益于私人消费前景改善,IMF将印度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7%。
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巴西2024年的增长率预测被下调,反映了该国大范围洪水带来的影响。但洪水后的重建和一些结构性因素的支持,使得IMF上调了该国2025年增速预期。对于中东和中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IMF认为,石油生产和地缘政治冲突将继续带来压力。
全球去通胀速度放缓
与4月WEO中表示全球各经济体去通胀化进程分化不同,IMF此次直言,全球去通胀化动能正在放缓,预示着这条道路前路颠簸。IMF称,这反映了不同的部门动态:服务价格持续高于平均水平,但好在商品价格呈现出更强劲的去通胀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服务业通胀压力;名义工资增长仍然强劲,在一些国家甚至高于物价通胀,部分反映了今年稍早工资谈判的结果。
IMF还强调,美国第一季度通胀持续上升推迟了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使得欧元区和加拿大等其他发达经济体开始抢跑美国,率先开启货币宽松周期。这些国家的潜在通胀正在按照预期降温。与此同时,许多新兴经济体央行对于降息则更加谨慎,因为担心与美国的利差所导致的外部风险,以及本国货币对美元持续贬值。
虽然表示去通胀进程在放缓,但IMF仍重申,全球通胀将继续下降。“对于发达经济体,修订后的预测显示2024年和2025年的去通胀速度将放缓。然而,劳动力市场的逐渐降温,叠加能源价格的预期下跌,应该会使整体通胀率在2025年底恢复到目标水平。”IMF在报告中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整体通胀预计将比发达经济体维持在更高水平,但部分得益于能源价格的下跌,一些中等规模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水平已回落至接近疫情前水平。”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
- 中国贸促会: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仍处高位电子行业居首
- 汽车林肯中国回应“林肯并入福特中国”传闻 蔚来乐道L60交付破2万辆
- 自動車リンカーン中国が「リンカーンをフォード中国に併合」と回答ウルレドL 60が2万台を突破
- 亿航智能联手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布局低空产业生态
- 美联储突爆大消息!正试图再次评估特朗普新政府对于美国经济和通胀的影响
- 百胜中国回购4.9万股股份 交易金额240万美元
- 美股热门中概股多数收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9%
- 米株人気の中概株の多くが下落ナスダック中国金龍指数は1.9%下落
- Cybertruck明天引入国内?特斯拉中国辟谣 但官网已上新
- 特斯拉中国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