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美中经济“脱钩”不是可行选择
依然永恒
发表于 2024-7-16 10:39:33
1115
0
0
要想让美国严重分裂的政治阶层团结一致,没有比遏制中国更好的主题了,手段可以是贸易限制,或是对中国电动汽车加收关税。为国家安全而行使保护主义的说法虽然极具说服力,但尚不清楚,美国政治领导人和美国公众是否准备好接受这样做的经济后果。
决策者们的普遍看法是,本世纪初中国商品涌入掏空了美国制造业根基。在美国政策圈,“中国冲击波”往往被描述为美国犯下的一个巨大错误,是传统工业衰退的罪魁祸首,导致贸易不平衡状况加剧。
因此,决策者和评论家普遍认为,美国必须阻止“中国冲击波2.0”的出现。为此,要对手机、无人机,特别是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绿色能源设备等中国技术产品加征巨额关税。虽然拜登总统和他的前任特朗普在大多数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遏制中国的问题上,二者似乎在抢当美国最具保护主义色彩的总统。
然而,支撑美国现行贸易政策的“中国冲击波”说法存在严重缺陷。虽然来自中国生产商的竞争对某些制造业岗位造成负面影响,但自由贸易无疑创造了更多赢家而非输家。不仅如此,美国低收入消费者还一直是中国低成本进口商品的最大受益者。那些认为与中国贸易脱钩不会导致物价上涨和政治反弹的决策者可能会遭到当头棒喝。
可以肯定的是,美国贸易限制造成的经济影响可以被最小化——中国产品可以通过第三国供应商进入美国,美国人会买到假装在印度生产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只是价格更高。这种关税战也许可以取悦选民,但看不出它对改善国家安全有何助益。
而且,对美国“更友好”的国家要打造自己的制造业需要很长时间,才有可能制造出与中国产品匹敌的、尤其是在价格方面能与中国制造商竞争的产品。在电动汽车等领域,中国已经拥有西方国家几乎不可逾越的领先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成本高以及存在工会组织的美国企业没有任何优势,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让美国人买美国电动汽车的目标极难实现,无论拜登或特朗普给他们多少支持。
对我们这些信奉多边合作的人来说,世界两大国之间不断升级的对抗令人深感不安,因为我们认为多边合作是应对世界最紧迫问题的必由之路,从气候变化到规范人工智能无不如是。
无论很多美国人怎样想,与中国经济脱钩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如果两国要实现稳定、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就必须找到一个妥协的办法。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