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教士黄仁勋遇上技术派苏姿丰,一场AI芯片领域的技术战已然打响
长安不良帅
发表于 2024-6-4 16:52:11
216
0
0
作为芯片公司,在狂热的AI浪潮中,英伟达和AMD都是获益者。英伟达占据了AI芯片市场80%以上的份额,仅今年以来股价已涨超130%,市值飙升至2.8万亿美元,逼近全球第二高的苹果。而AMD也与英伟达正面交锋,拉来了微软、谷歌等客户的订单,3月市值曾一度突破3000亿美元。
如果说黄仁勋在演讲时像一位AI传教士,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史谈到未来的智能机器人,那苏姿丰则更像是一位实在的技术派,发言更多围绕着AMD新产品的性能更新。尽管演讲风格和内容有所不同,两位手握AI算力的领导者都在发言中对AI这场革命的未来方向释放了信号。
加速一切
随着AI竞赛全球升温,AI芯片供不应求,英伟达、AMD两家芯片巨头都调快了产品的更新节奏。芯片架构从原先两年一更新变为一年一更新,大有打破摩尔定律的势头。
黄仁勋在6月2日的演讲中透露,英伟达将在2025年推出Blackwell Ultra AI芯片,2026年推出下一代架构Rubin,2027年推出Rubin Ultra。
苏姿丰第二天紧跟着公布了AMD的AI芯片路线图。今年第四季度将会上线全新芯片MI325X,在2025年推出MI350系列,预计推理性能较现有的MI300系列芯片提高35倍,并在2026年推出MI400系列。
“这种年度节奏的存在是因为市场需要更新的产品和功能。”苏姿丰在演讲后的记者会上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客户都会使用每种产品,但我们每年都会推出下一个重大产品,这样就能拥有最具竞争力的产品组合。”
在2个小时的发言中,黄仁勋详细说明了AI模型的推理和训练为什么需要图形处理器(GPU)等AI加速器芯片。他提到,计算膨胀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数据在以指数级增长,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在急剧上升,计算成本也在不断攀升,但CPU性能的扩展却在放缓甚至停滞。为了加速完成计算任务,英伟达发明了GPU+CPU的创新架构并行处理。
黄仁勋还提出了“CEO数学”这一独特的概念,将其解释为“买得越多,省得越多”。他表示,通过使用专用处理器,能够重新获得大量之前被忽视的性能提升,从而节省大量金钱和能源。原本需要100个时间单位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可能仅需1个时间单位就能实现。计算加速100倍,而功率仅增加3倍,成本仅上升1.5倍。
黄仁勋强调,计算成本的显著降低,会让市场和开发者不断发掘新的用途,从而推动更多应用的加速发展。这也会形成良性的循环,正如苏姿丰在记者会上提到的,一些新的加速技术很大程度上是由应用程序驱动的。
在海量的数据生成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英伟达认为数百万个GPU的数据中心时代已经指日可待。这对AI计算基础设施也提出了要求,包括网络及数据中心内芯片之间的互连。
黄仁勋介绍称,英伟达专为AI打造的以太网架构Spectrum-X将和AI芯片同步保持年更的节奏,以满足更大规模GPU的通信需求。Spectrum-X网络平台在去年的COMPUTEX 2023上推出,网络性能较传统的以太网架构提高了1.6倍,能够加速AI工作负载。
英伟达目前采用的是第五代NV Link技术,用于CPU和GPU之间的连接,也可用于多个GPU之间的互连。英伟达尽管占尽了先机,几乎定义了AI芯片行业标准,但也因其优势过大引来了整个行业的警惕。
为了对抗这项技术,抢占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的份额,AMD、英特尔、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决定联合起来,5月30日成立了一个新的行业组织UALink。该组织希望制定AI加速器连接的技术标准,将技术提供给联盟内的企业。
苏姿丰的演讲中也提到,以以太网路技术为基础的UALink,是扩大加速器芯片规模的最佳解决之道。
抢占PC端侧AI芯片市场
2024年被称作AI PC元年。英伟达和AMD两大AI芯片厂商的战火也燃到了PC端,AI PC成为两位领导者演讲中的共同关键词。
在黄仁勋看来,未来PC将成为至关重要的人工智能平台。设备会在后台为用户提供帮助和支持,运行由人工智能增强的应用程序,甚至可以载有更类人的虚拟智能机器人。
苏姿丰更是在发言时将微软、惠普、华硕、联想等一众合作伙伴的高管分别请上台,介绍了多款即将上市的AI PC,采用的均为AMD的全新处理器。
但两家芯片公司在AI PC处理器的选择上有所不同。英伟达依赖其强大的GPU为AI PC提供计算能力,目前全球已有1亿台搭载着GeForce RTX GPU的AI PC投入使用,英伟达称其为“最好的AI PC”。而AMD和英特尔、高通等其他厂商把专为AI设计的NPU嵌入芯片中,与CPU、GPU相结合,强化AI处理能力。
在展会上,AMD不仅预览了号称“全球最强数据中心CPU”的第五代EPYC芯片,还发布了面向笔记本电脑领域的锐龙AI 300系列,集成NPU、GPU和CPU,以及面向台式电脑的锐龙9000系列处理器。
苏姿丰在记者会上解释道,“你需要为每种工作负载配备合适的引擎。CPU对于更传统的工作负载非常好,GPU适合图形处理和游戏,NPU真的帮助我们实现AI特定的加速。我们添加所有这些新引擎是很自然的。”
与做游戏显卡起家、长期专注于GPU的英伟达不同,AMD支持提供横跨不同类型芯片的计算解决方案。AMD有着“千年老二”的称号,早期主攻CPU赛道,但不敌竞争对手英特尔,收购图形处理器公司ATI后又在GPU市场与英伟达狭路相逢,至今仍在英伟达的阴影之下。AMD曾一度濒临破产边缘,在苏姿丰的领导下才扭亏为盈,目前市值也已远超英特尔。
虎视眈眈AI PC赛道的芯片公司不止英伟达和AMD,另一巨头高通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ristiano Amon在COMPUTEX 2024上接棒演讲,大谈高通对领跑AI PC的愿景。在5月的微软发布会上,高通已成为PC产业的焦点,微软首批上市的AI PC “Copilot+ PC”搭载的均为高通骁龙X系列处理器。而英特尔同样也在去年就启动了“AI PC加速计划”,今年3月又联合微软希望定义AI PC标准。
或许,AI芯片领域“一超多强”的现行格局还会持续数年,但科技业最不缺少的叙事就是后来者对巨头的颠覆,英伟达的高墙也并非坚不可摧。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