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中企 美国First Solar成全球最值钱光伏企业
123457913
发表于 2024-5-29 15:33:27
1240
0
0
截至5月28日收盘,美国最大的光伏企业First Solar再上涨1.24%,收于280.16美元,总市值299.89亿美元(约合2174亿元人民币),暂时坐稳全球市值最高光伏公司宝座。
同一天收盘,中国A股市场中仅剩两家光伏千亿市值企业。其中阳光电源(300274.SZ)市值最高,达到1482.03亿元;隆基绿能(601012.SH)次之,为1401.18亿元。
5月18日,First Solar市值首次超越中国市值最高光伏企业阳光电源。此后十天内,该公司股价持续呈现上涨趋势。一个月内,First Solar股价已经累计上涨超过五成。
First Solar今年股价走势百度股市通
官网显示,First Solar成立于1999年,是全球十大太阳能制造商中唯一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在美国设计和开发先进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公司。
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统计的2023全球组件出货排名,去年,全球前九大光伏组件商均为中国企业,晶科能源(688223.SH)组件出货排名第一;First Solar与中国企业协鑫集成(002506.SZ)、英利能源、横店东磁(002056.SZ)并列第十。
First Solar的股价上涨,与近年美国本土的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不无关系。
2022年,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计划投入300亿美元用于生产税收抵免,以促进美国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的生产以及关键矿物加工等;提供100亿美元的税收抵免,用于建设清洁技术制造设施,例如制造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的设施。
在此背景下,First Solar近两年业绩持续增长。财报显示,其2023年净利润为8.31亿美元,净预订量为28.3 GW,销售量为创纪录的11.4 GW。2022年,First Solar还处于亏损状态。
First Solar近年来财务相关情况百度股市通
今年一季度,First Solar净利润为2.4亿美元,同期生产了3.6 GW组件,打破了其组件生产纪录。
First Solar首席执行官Mark Widmar表示,公司产能可满足美国市场需求,其中一半以上的产能位于美国境内。今年一季度,First Solar组件厂的产能利用率接近设计产能,几近满产。
与此同时,中国光伏行业正处于调整周期中,产业链价格持续走低,企业利润率受到压缩,这体现在了企业财报和股市表现上。
今年一季度,国内多家光伏龙头亏损,前五大组件厂中只有天合光能(688599.SH)和晶科能源实现盈利。其中,隆基绿能亏损额达23.5亿元,TCL中环(002129.SZ)亏损8.8亿元;通威股份(600438.SH)亏损7.87亿元,晶澳科技(002459.SZ)也出现近5亿元的亏损。
下行周期中,中国新能源赛道的资本热潮不再,相关企业股价整体呈下跌趋势。在国内光伏板块最为巅峰时期的2021年,一度产生至少12家千亿市值公司,隆基绿能市值最高达到5424亿元,阳光电源最高2563亿元,通威股份最高2786亿元。
不同于中国企业主流的晶硅电池技术,First Solar看好薄膜光伏技术。该公司认为,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相比,薄膜光伏技术制造工艺与制造平板电视更相似,将一片玻璃转化为功能齐全的光伏组件只需四个半小时,即可将阳光中的光子转化为清洁、可靠的太阳能电力。
First Solar还表示,由于其独特的制造工艺,其薄膜技术在目前可用的光伏组件中环境足迹最低。
2019年,First Solar成为美国和西半球最大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商。截至目前,其已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三家工厂投资28亿美元,并将再投资12亿美元。最新投资预计将为美国经济增加约32亿美元的经济价值。随着不断扩张,预计到2025年,该公司将在美国四个州雇佣3000多名员工,将使其成为美国太阳能制造业最大的雇主。
Mark Widmar曾表示,预计First Solar的名义产能将在2024年超过21 GW,2026年上升到25 GW以上。截至2023年底,该公司的制造能力达到16.6 GW。2022年,其产能为9.8 GW。
这一产能数据和过去发展迅速的中国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例如,截至2023年年末,隆基绿能已经建成硅片产能170 GW,电池产能80 GW,组件产能120 GW;晶科能源同期的硅片、电池和组件三大板块产能,分别达85 GW、90 GW和110 GW。
在技术选择上,当前中国光伏企业聚焦在晶硅高效N型电池技术,包括TOPCon、异质结、IBC等。薄膜电池技术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极低,优势并不突出。
1980年代,薄膜电池一度占据电池市场30%的市场份额。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FirstSolar电池的全球市占率一度高达12%,位居全球第一。
2010年后,随着光伏企业晶硅电池技术的突破,晶硅成本快速下降且效率大幅领先,薄膜电池失去低成本优势,市场份额被不断压缩。
民生证券显示,受制于电池量产效率与成本,2020年薄膜电池的全球市占率约4%。碲化镉是薄膜电池主流技术。基于弱光性、色彩多样性、透光率及整体经济性,薄膜电池更适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市场。
截至目前,薄膜电池产业整体发展较为缓慢,主要由First Solar 一家拉动。昔日中国光伏龙头汉能也曾专注于薄膜电池技术,该公司已破产。
光伏产业最早起源于欧美等西方国家。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刺激欧美等国家对新能源产业需求。中国光伏起步略晚,但实现了快速“超车”。2001年,被誉为“中国光伏教父”的施正荣成立无锡尚德,就此打开了中国民营光伏企业的大门。
2010年前后,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相继爆发,欧美等国大幅削减光伏补贴,下游需求急剧萎缩。但此后的中国光伏产业,虽也曾经历“531新政”等冲击,但得益于政策扶持、技术突破等原因,发展迅速,光伏产业已迈入平价时代。
2021-2022年左右,因俄乌冲突等因素,全球能源转型迫在眉睫,对新能源的需求迸发。中国光伏产业在此背景下迎来新的增长机遇,大量资本押注、企业入局,产能快速增长。
这也促使全球新能源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目前,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中国已拥有全球范围内最完善的光伏产业链和先进技术。
5月29日,中国A股光伏市场有所上涨。截至午间收盘,阳光电源上涨1.79%,报101.58元/股,总市值约1508.62亿元;隆基绿能上涨3.35%,报19.11元/股,总市值约1448.16亿元。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