첫 페이지 美股新闻 본문
  蓝鲸财经记者张静伦

  近日,“日日煮DayDayCook”(以下简称“日日煮”)宣布与美国泰式食品品牌Yais Thai达成收购协议,这也是这家公司在美国市场的第二笔收购。
  日日煮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Norma Chu 表示:“Yai's Thai 的加入对日日煮 DayDayCook 品牌家族来说非常重要,它扩大了我们在核心食品零售商中的业务,并提高了美国消费者对日日煮 DayDayCook 产品的认识。”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蓝鲸财经记者,日日煮收购美国泰式食品品牌Yai's Thai,有助于其在美国市场拓展业务,增加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表明了公司对海外市场的重视和战略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日日煮在2022年到2023年完成了共8次收购。从自媒体起家,到美食博主创业,频繁收购新品牌的日日煮能否成功讲述又一则流量变现神话?
  靠收购抢占市场
  日日煮堪称中国最早一批“美食自媒体”。
  2012年,日日煮创始人朱嘉盈在网站上传了第一支自美食制造视频。由于内容质量不错,很快吸引来一众粉丝。随后,日日煮陆续开通了YouTube、Facebook、Instagram平台上的账号,积累了第一批流量。
  2015年,日日煮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在优酷、腾讯视频、新浪微博等平台同步进行内容投放,成为美食领域知名KOL。 2017年,日日煮在上海K11开出内地首个线下美食体验馆,提供餐饮教学并售卖厨具、餐具和半成品食材包等商品。
  经历了线上社区起步,内容电商与线下体验店结合的阶段后,日日煮在2019年推出了自有品牌业务。目前,日日煮在国内的三大品牌分别为日日煮、渔家翁、猛味。其中,日日煮已累计开发超100个SKU,触达渠道为线上抖音、快手、天猫、京东等平台;渔家翁主打扇贝和深海鱼等风味水产制品及即食类风味鱼糜零食;猛味则主打自热火锅、自热饭和快餐饭等自热及快餐食品。根据招股书数据,仅在2022年,公司与709家分销商达成合作关系,继续扩展线下零售销售网络。
  为了持续在海外市场扩张,更好地拓展市场渠道和增加收入来源,日日煮在2022年完成了4次收购,2023年至今又完成4笔收购,包括收购了4家拼多多网店的全部权益,还有位于美国旧金山的亚洲食品品牌“Nona Lim”。
  频繁的收购,也致使公司资金压力与日俱增。据招股书显示,2022 年时,日日煮的总资产为 2.5 亿元,总负债为 3.74 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 146.59%。2023 年第一季度,日日煮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约 1810 万元,短期银行借款高达 5829.90 万元,资产负债率更是达到了 149.70%。
  业内人士表示,收购可以快速壮大,并完善自身产品线,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增强自身竞争力。
  食品饮料产业投资人陈小龙告诉蓝鲸财经记者,通过收购来加快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这是大企业的主要做法。但这种做法,需要强而有力的管理能力。
  “自造血”能力不足
  此外,从大环境来看,日日煮所处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从2021至2026年,我国的即食食品规模将从2548亿增至5645亿,年复合增速17.24%。
  虽然整个行业市场规模较大,但目前国内预制菜行业市场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如今入局预制菜的玩家中,既有安井、正大等拥有强大供应链和食品研发能力的老牌玩家,也有海底捞、西贝等知名的餐饮品牌。在此背景下,日日煮想要脱颖而出尤其困难。
  目前看来,日日煮与预制菜的结合并不如想象中乐观。虽然持续强调对于自主品牌的打造,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司自身“造血能力”堪忧,反而在为他人做“嫁衣”。招股书显示,2022年公司线上产品销售仅收入0.67亿元,相比于2021年的1.49亿元,销售收入直接腰斩,且2023年第一季度业务收入更是降至百万元水平,不足2022年同期的四分之一。
  此外,2022年,公司即热类(RTH)产品的总收入同比大幅下降,从2021年的5680万元下降至1640万元(约为230万美元),缩水超7成,且2023年第一季度更是“断崖式”下跌,幅度达到93%。对此,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层决定放弃即热类(RTH)中过度包装的产品,以减少在产品包装中使用一次性塑料。
  自有产品没有掀起水花,导致公司目前收入高度依赖代销第三方品牌产品。招股书显示,2021年和2022年,第三方品牌产品的销售占公司总销售额的39%和67%,比例不断扩大,且这种情况在今年也未得到改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第三方品牌产品销售占总营收比例依旧高达65%。
  业内人士告诉蓝鲸财经记者,过去几年,多个行业头部企业入局推新,预制菜赛道得到快速发展,而随着消费场景的改变,预制菜、自热食品等囤货需求也随之减弱,随着资本对方便速食行业的不断加码,只有将产品的特性发挥出来,持续推出创新产品,才能持续吸引消费者并在行业有一席之地。
  江瀚认为,日日煮可以通过加强内容创作能力,推出更多优质、有特色的短视频内容,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和分享。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用户体验等方式来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商家。
  营收疲软,资产负债率高企
  与此同时,但日日煮目前的业绩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据招股书披露,2019—2022年,日日煮净亏损分别为1.58亿元、1.14亿元、4.59亿元、1.22亿元,4年累计亏损8.53亿元。2023年上半年日日煮的净亏损约为0.09亿元,虽然同比有所收窄,但仍未彻底摆脱亏损阴影。
  日日煮的持续亏损或与其高昂的成本有关。招股书显示,2021年公司营销费用、一般及行政费用分别为5923.98万元、6663.64万元,而其2021年的毛利润仅为3645.76万元。此后,或出于成本控制考虑,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日日煮营销费用与一般及行政费都有所下降,而企业的研发投入在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更是直接降至零。
  除亏损外,日日煮还存在着高负债情况。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时,日日煮的总资产为2.5亿元,总负债为3.7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46.59%。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也意味着较大的财务风险。
  再来看业务基本面,日日煮将公司描绘为一个涵盖内容营销、投放渠道、产品、品牌为一体的生态体系。而如今,多项业务都出现萎缩。
  首先是广告收入的大幅下滑。招股书显示,此项收入从2020年的1107.66万元缩减至2022年的87.06万元。到了2023年上半年,广告收入仅为29.87万元。
  而在内容领域,目前国内的短视频或中视频平台上,涌现了大量的美食相关内容创作者;从各平台数据来看,日日煮的内容影响力正不断下滑,而越来越多美食类新KOL的异军突起成为日日煮的竞争对手。蓝鲸财经记者注意到,日日煮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账号粉丝都不算多,内容的播放量也算不上高。以B站为例,目前粉丝数量为8.8万,内容阅读量也基本只有几百、几千,与定位类似的“日食记”等美食自媒体远不在一个量级。
  线上内容缺乏吸引力,自然难担起向线下引流的重任。招股书显示,日日煮的线下体验店收入从2020年的323.45万元锐减至2022年的42.81万元,2023年第一季度该项业务径直清零。据公开报道显示,2017年日日煮斥资近百万元,在上海K11开设了首家美食体验馆,并迅速进驻武汉、广州等城市。但重资产投入始终收效甚微,叠加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影响,2022年公司宣布永久关闭所有体验店。
  就日日煮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内容、流量、渠道、产品均不占优,整体自造血能力堪忧。对于日日煮未来的发展方向,陈小龙建议,可以集中品类,打造大单品。
  在江瀚看来,日日煮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继续拓展海外市场,加强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同时,也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优化产品结构和销售渠道,提高盈利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Sign Up

本版积分规则

可是我已不在 注册会员
  • Follow

    0

  • Following

    0

  • Articles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