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让步之后,中国在北极地区夙愿得偿
Aim_yuan
发表于 2023-10-9 23:15:43
255
0
0
现在,俄罗斯的抗拒姿态与包裹着地球北极的冰层一样,开始融解。
俄罗斯因入侵乌克兰的行动遭到经济孤立,随着西方能源公司试图退出俄罗斯的项目,该国开始希望中国能助其开发北极地区。这种新达成的合作关系最为明显的表现是通过北海航线(Northern Sea Route)的原油运输激增,这条航线横跨北极,从俄罗斯西北部海岸一直延伸至白令海峡。
尽管与南方的航线相比,北海航线的运输量仍然很小,但最近几周已经大幅上升。俄罗斯声称有权监管这条线路上的过境运输。俄罗斯表示,在相关需求的推动下,该国允许不具有所谓的冰级类别的较大型油轮通行,引发了人们对偏远的北极地区发生溢油事故的担忧。冰级油轮有更坚固的船体和其他加固设施,可在结满冰的水域航行。最近几天,两艘较大型油轮中的第一艘抵达了中国的一个港口,每艘油轮都装载了100多万桶石油。
一艘中国船只穿越白令海峡,该海峡是石油运输量激增的北海航线的一部分。
俄罗斯已与中国一起在北极地区进行海军演习和海上安全行动,并期待中国提供卫星数据等技术援助以监测冰情。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军事学院研究北极地区的经济学讲师Marcus M. Keupp表示,在北极问题上,中国“不必再那么在意俄罗斯的官方政策”。
尽管距离北极圈900多英里,但中国在2018年宣布自己是一个“近北极”国家。俄罗斯新的友好姿态会让中国获得一个期待已久的机会。北京方面一直希望扩展在北极地区的作用,以获得更多的航道和自然资源,以及气候和其他科研的机会,并扩大军事和战略影响力。
作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整体“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倡议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已提出“冰上丝绸之路”(Polar Silk Road)的构想。这一构想将利用北极更短的距离运输货物,避开苏伊士运河和马六甲海峡的咽喉要道。
除俄罗斯外,北极国家都是对中国的投资越来越谨慎的西方民主国家。出于安全考虑,丹麦阻止了中国在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建造三个机场的计划。在军方官员提出安全问题后,加拿大于在2020年阻止了一家中国公司购买加拿大北极地区一处金矿的交易。
俄罗斯以往并非总是对中国进入北极地区持欢迎态度。俄罗斯曾一度反对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Arctic Council)观察员的申请。北极理事会由八个北极国家组成,是解决该地区问题的主要论坛,俄罗斯此前曾禁止中国船只在北极地区开展研究工作。
2020年,即使中俄关系处于几十年来最热络的时期,俄罗斯主管部门还是以涉嫌向中国提供情报为由逮捕了一名北极问题专家。
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入侵乌克兰后,莫斯科方面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西方制裁压力下,俄罗斯不得不更加倚重中国来支撑经济、支持战争行动并维护开发北极的长期目标。
普京在习近平3月访问莫斯科期间发出了转变态度的信号,称与中国伙伴在开发北海航线运输潜力方面的合作“大有可为”。
“俄罗斯当然拥有人力,也当然拥有区域性知识,但它不再拥有资金或技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Keupp说,他编辑了一本2015年版的关于北海航线的书。“这对中国大有好处,因为中国现在可以真正对俄罗斯施加影响和经济压力,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发这条航线。”
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参与北极事务。俄罗斯外交部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在莫斯科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时,寻求合作开发北海航道。
由于西方公司纷纷撤出在俄项目,莫斯科方面已向中国公司寻求帮助,在俄罗斯北极地区(Russian Arctic)开发港口、矿山和其他基础设施。俄罗斯于2月份修改了北极政策文件。与此前侧重于“加强与北极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不同,俄罗斯目前的政策强调与所有国家建立联系,这意味着进一步向中国敞开大门。
法国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 TTE)去年表示,正在缩减在俄业务,乌克兰战争是原因之一。英国石油公司(BP, BP)和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XOM)也退出了与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Rosneft Oil的合作项目,这家俄罗斯能源巨头在北极地区拥有大量项目。
Rosneft的首席执行官伊格尔·谢钦(Igor Sechin)去年11月呼吁中国公司参与北极项目,如北海航线和俄极北地区的大型石油项目Vostok Oil。
分析人士表示,尽管俄中两国贸易额已经大幅增加,但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有关的制裁措施使中国企业对拓展在俄业务持谨慎态度。不过,这并没有阻止中国企业在北极地区探索潜在的合作伙伴关系。
曾任克格勃官员的商人Anatoly Tkachuk说,1月份,他与两家中国国有控股的基础设施巨头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 1800.HK, 简称﹕中国交通建设)和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1186.HK, 简称﹕中国铁建)的代表会面,双方讨论了从北极圈附近的科米共和国内一个大型矿藏开采钛和其他原材料的计划。该项目将包括一条把这些材料运往海岸的铁路和一个深水港,后者用于装载沿北海航线运输的船只。
涅涅茨地区的政府8月份表示,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Corp., 简称:中国能建)同意在该地区开设一家分公司,探索当地的天然气矿藏开发。涅涅茨地区主要位于巴伦支海沿岸的北极圈内。
如果相关项目得以推进,这些中国公司将加入国有石油巨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的行列进入该地区。CNPC与俄罗斯天然气生产商PAO Novatek、道达尔和中国丝路基金(Silk Road Fund)共同开发了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该项目已于2017年投产;CNPC还与道达尔能源、中国国有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和一个日本财团合作开发了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Arctic LNG 2)项目。
虽然中国在北极的许多项目目前仍是投机性的,但有一个领域的活动已经在增加,那就是能源运输。就在去年12月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原油实施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前不久,俄罗斯油轮Vasily Dinkov号向东穿越北极,航行到了山东半岛上的一个中国石油码头。Vasily Dinkov号建造于15年前,长843英尺,当时的任务是将原油从俄罗斯北极地区向西运往摩尔曼斯克附近的转运点。
据大宗商品数据公司Kpler,今年8月和9月,又有10艘油轮通过北海航线将俄罗斯原油运往中国,预计不久还将有至少一艘油轮抵达。与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南方航线相比,船只的数量总体而言仍然很少,但数量的增加已经给冰级油轮船队带来了压力,这些油轮采用了更重、更坚固的船体,并进行了其他改装,以适应北极地区的条件。
据运营该航线的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称,与今年首批在该航线上航行的油轮不同,后来的油轮有两艘不具备冰级能力。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曾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将考虑使用非冰级船舶来处理日益增长的运量。
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地球、环境和行星科学教授Amanda Lynch说:“他们正在竭尽所能提高运输至中国的运力。”
上述极地航线具有一些环保优势,因为更短的距离意味着更少的排放,然而,它也会穿越部分敏感地区,几乎没有什么资源来处理紧急情况。
“想想泰坦尼克号吧”,Lynch说。“冰层消退并不意味着没有冰。随着气候的变化,冰层真的碎裂了,一切都变得支离破碎、混乱不堪。海上有冰山。这依然很危险。如果你在一年中的错误时间去到那里,天仍然是漆黑一片并伴有巨大的风暴。那里没有紧急救援。你会发现你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