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方反复强调,不能同中国脱钩?
稀土掘金
发表于 2024-4-7 14:00:19
249
0
0
在此期间,耶伦反复强调反对中美脱钩,她说“中美之间完全的经济分离,既不现实也不可取。”
为什么美方反复强调不能同中国脱钩呢?
对美国来说,脱钩意味着巨大损失。中国制造的商品在美国市场占有重要份额,脱钩将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许多美国家庭将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日常用品。
另外,脱钩将打乱供应链。许多美国企业依赖中国的供应链来获得原材料和零部件。一旦脱钩,供应链中断将导致生产停滞和成本上升,给美国制造业带来很大的困扰。
此外,中国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脱钩可能引发市场动荡,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美国投资者和企业也将失去中国市场带来的机会,错过中国经济增长的机遇。
如果中国和美国真的彻底脱钩,全球经济也将受到重大影响。许多跨国公司在两国都有业务,脱钩将使这些公司的运营和利润受到损害。全球供应链也将面临调整和重新组织,可能导致贸易和生产的混乱。
此外,中美两国都是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两国关系的恶化将导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对全球和平稳定带来威胁。
若中国和美国彻底脱钩,双方都将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将失去出口市场和投资,面临科技合作的局限。
美国则可能面临消费品价格上涨和供应链中断的困扰,同时失去中国市场带来的机会。全球经济也将受到重大影响,跨国公司和供应链都将受到冲击。
现在全世界其它国家,都希望中美之间相互脱钩打一架,他们好坐山观虎斗。
可惜中美都是有战略定力的国家,知道真脱钩、打起来的话两败俱伤,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中美之间不可能脱钩,更不可能发生热战。
但这绝不意味着美国会看着中国崛起,而是会不断地拱火添柴加剧东亚的危险局面,对中国进行越来越猛烈的围堵与遏制,持续驱离供应链和资本逃离中国,不断地试探中国的底线......
如果美国发了疯,那么热战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总体来说,还是以冷战为主线开展斗争。
那么,到什么时候,中美博弈才会胜负已分?
我提两个标准。
第一、中国在新三大项的制造上在全球呈现碾压性优势;
造车占据全球60%以上;
造船占据全球70%以上;
大飞机占据全球50%以上;
第二、中国在电力、交通、能源等工业基础建设上成为全球标准,至少完全覆盖东南亚市场,部分覆盖欧洲、南美、中东市场;
完成这两项,意味着中国作为全球工业霸主的再次升级,成为了全球工业之锚,全球工业的标准。
这个时候,美国再也无力围堵中国,它还想围堵,就是想用一个连去包围一个师,那就是搞笑了。
因为即使再过100年,工业也依然是战争的基础。
那么这两项工作要多久实现?
耶伦这次到中国来,有两个重要工作,一个是希望中国放弃或者放缓新能源车的发展,一个是希望中国买美债。
其实这两个工作耶伦都知道完不成,但是没办法,耶伦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的,毕竟这是领导交办的任务........
对于新能源,耶伦强调了很多次了,她一再说,中国发展新能源,对全世界都是不公平的。
那怎么一个不公平呢?耶伦说不出来,因为她很清楚,整个美西方根本没有能力和中国在这个赛道竞争,再给中国5年时间,所有的市场都要被丢掉。
现在很多人说,欧美将放弃新能源,就留下中国一个人玩,看中国怎么办?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于是又有人说,美西方集体对中国关门,看中国新能源车怎么卖,全部都剩下穷国了,你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
现在很多人说我就不喜欢新能源车,我就爱开油车。
我告诉你这由不得你!
中国某个产业一旦疯狂内卷,整个供应链规模化,产品成为白菜价,影响的是全球价格体系,这个是在无数行业已经验证过的。
就算你讨厌电车,3年之后,同等配置的电车只有油车价格的1/3,你买啥?
当然,你有100亿资产有钱任性,那就当我没说。
同样的,美西方以为自己关门就能挡得住?
别说东南亚和南美了,欧美的消费者有钱的毕竟是少数,你以为对他们来说几万欧元不是钱?
当然挡不住,耶伦比谁都清楚,可惜美国还想与中国脱钩、围堵中国吗?这个产业100%的核心技术和供应链全在中国手里。
这不是美国围堵中国的问题,是中国如果愿意可以围堵全球的问题.......
所以耶伦到中国来说:
你们别搞了,与中国不能脱钩,脱钩了我们还怎么有活路?
汽车,作为工业品种的产值最大,供应链最长的产品,中国拿下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我认为只需要4年时间!
拿下60%的市场只需要5年时间!
当然,很多人觉得这是不可能的,这太快了。
但是无所谓了,就如同4年前你也绝对不会想到中国短期内就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那时中国全年汽车出口122万辆,日本出口482万辆,大约是中国的4倍。
这才多久,今天呢?
你看着吧,接下来的4年时间,中国新能源从上到下整个供应链会疯狂的卷起来!
造船呢?现在中国占据全球市场的50%以上,而目前我们已经突破了航母、LNG、大型邮轮这三颗明珠,要达成70%以上我认为只需要3年。
也就是说到时候全球海洋上行驶的货船,每10艘里面有7艘是中国制造。
这个时候美国还想和中国打仗,那就是80年前的日本和美国打仗一样。
日本被炸沉一艘航母就真的少一艘;
美国被摧毁一艘航母就接着造十艘;
接着最困难的是大飞机,我们的C919去年才开始投入市场,正常来说,我们如果想要在这个市场站稳,至少需要10年时间。
但是现在波音越来越拉胯,供应链越来越稀烂,产业工人边嗑药边制造,质检一塌糊涂,事故率频发,产品越来越不被全球用户信任。
那么波音很有可能送我们两年时间。
所以综合以上,我认为大约是到2028年中国工业呈现绝对碾压优势,全球无法剥离。
到2032年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离开中国,大多数国家都得停摆;
那么第二项工作,我们什么时候在新能源、电力、高铁等项目上成为全球工业基础标准。
在这些方面中国都已经具备碾压性优势,都在稳步推定,比较有标志性的事件就是2023年雅万高铁开通,而今年3月28日,越南投资部部长阮志勇一行访问中国,并就包括高铁工程在内的一揽子合作项目和我方深入交换意见。
因为越南已经彻底放弃了日本的高铁计划,如果不出意料的话,今年年底可能将采用中国的技术建设越南高铁。
中国工业标准全面介入东南亚我认为还需要6年左右的时间,这里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我们建设航母的速度。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经常有东南亚国家异想天开,说如果我全部用中国的工业配套,那到时候中国侵略我们不是如虎添翼吗?
为什么东南亚有国家这样想,觉得中国会造成威胁?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军力不够。
很简单,墨西哥会担心美国侵略他吗?
压根就不会,因为墨西哥连一辆坦克都没有,每年的军费开支只有美国的1/1500。
所以墨西哥根本就不会考虑这个问题,你是一只甲虫也好,还是一只蚂蚁也好,反正也是一脚被踩死.......
同理,你同学今年挣了200万你可能会嫉妒,刘强东今年挣了200亿你会嫉妒吗?
我认为当我们的航母达到6艘时,东南亚各国会放下所有顾虑,放心大胆的接入中国的工业基础基础。
注意,航母和盾舰,完全是不同的概念,有500艘盾舰也并不等同于一艘航母。
因为盾舰主要目标是防御,航母主要工作是军事投射能力,是进攻!
综上,我认为我们成为东南亚的工业标准,还需要6年左右的时间。
我们再看下这个时间进度:
2029年,中国汽车占据全球市场60%份额,中国造船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
2030年,中国006号航母下水,中国威胁论逐渐消失;
同年,中国电力、高铁、新能源成为东南亚统一标准,同时大面积覆盖中东、欧洲与南美;
这个时候,美国已经无力围堵中国,实力对比呈现碾压状态;
2032年,中国航空占据全球50%的市场份额,波音几乎陨落,空客勉强支撑;
这个时候,中美博弈胜负已分,美国开始默默退守美洲........
如果要和平崛起,大概率就是这样一个进度。
值此,让我们再次拜读毛泽东的这首大气磅礴的诗词:《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
- 億航知能が手を携えて中国交通情報科学技術グループと共同で空中交通デジタルと地上インフラなどの低空産業生態の建設を配置
- 中国贸促会: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仍处高位电子行业居首
- 汽车林肯中国回应“林肯并入福特中国”传闻 蔚来乐道L60交付破2万辆
- 自動車リンカーン中国が「リンカーンをフォード中国に併合」と回答ウルレドL 60が2万台を突破
- 亿航智能联手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布局低空产业生态
- 百胜中国回购4.9万股股份 交易金额240万美元
- 美股热门中概股多数收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9%
- 米株人気の中概株の多くが下落ナスダック中国金龍指数は1.9%下落
- Cybertruck明天引入国内?特斯拉中国辟谣 但官网已上新
- 特斯拉中国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