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WTO起诉美国,美方严重扰乱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
lang3344
发表于 2024-3-30 13:58:59
1112
0
0
美方以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环境为名,出台《通胀消减法》,以使用美国等特定地区产品作为补贴前提,制定出台歧视性的补贴政策,这扭曲了公平竞争,严重扰乱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违反了相关世贸规则。
全球电动汽车行业刚刚兴起就卷入一场激烈的区域博弈中,欧盟正在以不公平补贴为由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调查,美国则试图将全球领先的中国电池排除在本国市场之外。
美国在三个月前敲定了自己生产的新电动汽车有资格获得至多7,500美元税收抵免的细则,目前已经生效。
对于这一明显的补贴,欧盟却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补贴调查。
27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称,中国得到大量补贴的绿色技术出口已导致供过于求,正在扭曲全球市场,中国的出口战略给围绕着太阳能、电动汽车和锂离子电池等行业正在形成的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带来威胁。将在北京即将举行的新一轮经济谈判中就这一问题与中国官员交锋。
据《南华早报》报道,她将在4月初访问广州和北京。
据美国财政部估计,自《通货膨胀削减法》通过以来,私营部门已宣布了逾200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投资。该法案包括近4000亿美元的税收抵免和对低排放形式的能源生产补贴。
美国自己在投入巨资对清洁能源进行补贴,但由于制造业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产品性价比无法与中国产品抗衡,于是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反过来指责中国搞体贴,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对美国倾销。
2023年,全球登记的电动汽车(EV、PHEV、HEV)电池装车量约为705.5GWh,中国占据六成。
2023年,中国在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企业中占据6席,宁德时代以259.7GWh装车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同比增长40.8%,在全球电池供应商中占据36.8%的市场份额;比亚迪凭借其在中国国内市场的高人气,以111.4GWh装车量蝉联第二,同比增长57.9%。
《彭博社》直言不讳地称,中国电动汽车电池企业已经形成规模效应,这使得美国和欧洲汽车制造商已经不可能在效率上与其匹敌。
美国《纽约时报》也专题报道称,从采矿到冶炼再到零部件制造,中国在生产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占据优势且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赶上。
《纽约时报》还分析了原因,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池生产国,与中国稳定的矿产供应、低廉的矿产加工、高效的生产能力和多年的深耕优势都密切相关。
中国的电池生产企业已经掌握了电池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生产能力,不再受制于人,已经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者,这使得其他国家的企业很难在电池供应链中实现独立自主。
坚持自由贸易的美国开始反自由贸易了,既然生产的优势在中国,就只能以霸权对抗了。
耶伦还气势汹汹地要来中国指责扭曲了全球市场,自己制造业不行,还能这么理直气壮,这就是标准美国人的思维模式。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