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宣布企业文化升级 刘强东强调了这两点
今早我梦醒了坎
发表于 2024-3-29 15:29:57
206
0
0
企业使命由“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变更为“技术为本,让生活更美好”。
核心价值观由“客户为先、诚信、协作、感恩、拼搏、担当”变更为“客户为先、创新、拼搏、担当、感恩、诚信”。
10年前,京东完成了企业文化梳理,10年后的今天,迈过20岁的京东,员工数逾6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组织和新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京东需要再次思考这个问题。
刘强东曾在《我的创业史》一书中强调价值观的重要性:京东公司的理念是,价值观第一,能力第二。“我们先看价值观,价值观不同,能力越强的越不敢用。”在他看来,大部分价值观没有好坏之分,只存在匹配与否。
此次全员信中,刘强东回忆了京东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最开始做电商时,网络购物刚兴起,可以选择的商品很少,假货、劣质货特别多。很多人都不富裕,攒了几个月的钱在网上买台电视、买部手机,但是体验特别差,收到货常常摔了磕了,甚至直接被掉包,退货退款无门。
所以,2007年京东做了两个重要的决定:一是自建物流,二是从3C品类扩展到全品类。刘强东坦言,当时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其出发点很简单,就是为了让购物变得简单快乐,这也成为京东最早的企业使命,彼时京东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一个一体化的购物平台。
如今的企业使命,继续强调了技术为本,此外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京东于2017年初全面向技术转型,如今的供应链网络,覆盖全国超过99%的地区,后台可支撑上亿人同时购物。再到“亚洲一号”智能仓库的建成,刘强东坚信“技术改变一切”。
当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正加速与实体场景深度融合,京东也不想错过这趟快车。
在刘强东看来,技术的领先不能靠一味堆积资源,技术的迭代也不只是生产工具的更新。“如果说七年前我们选对了方向,那么今天我们要锚定一个初心:把每个人当作技术创新的主体,让每一个人有利用技术改变现状的激情。”
京东最早的企业文化,是由刘强东自己编写,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大致可分为这几个阶段:
2010年到2012年之前,京东当时的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创业团队所需要的一系列精神,比如激情、学习、团队精神、追求超越等。
2012年左右,考虑到成本运营和效率提升,京东在核心价值观里加入“杜绝浪费”。后来又做了一次关键词的整合,把追求超越和激情合并,变成激情超越,这是旧版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演变。
2018年3月,京东又发布了新版核心价值观,将雷达图升级成一个T形的文化,即“正道成功”、“客户为先”和“只做第一”。
2019年初,刘强东在新春致员工信中表示,CHO体系目前正在牵头制定京东家法。
其出发点是集团业务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人才结构越来越复合,公司文化也需要更加多元。不同的业务部门也会逐渐产生适合各自业务的亚文化,这就需要集团有一套统一的规范和机制,既保证企业文化不被稀释、继续传承,也能兼顾体系的个性化和独特性。
相对最早期的核心价值观,“客户为先、诚信”被一直延续至今。而在最新的这次调整里,“创新”被重新提及。
关于创新,刘强东分享了一个故事,一位员工在日常打包工作中,在不影响快件包装效果和美观度的前提下,想办法优化快递箱的打包胶带,把胶带宽度从53毫米缩短到45毫米。在全国推广后,京东每年减少了500万平方米胶带的浪费。
在他看来,创新无大小,从一卷胶带的改进,到自建物流、211限时达、售后100分等业务的迭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新的主体。
“评估一个创新是否有价值,需要确保‘成本、效率、体验’至少有一项大幅改进,其他两项不能倒退,才有可能成功,否则都是无效的。”刘强东称。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