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再度抛售惠普股份!库克抛售51万股苹果股票 苹果估值触顶?
MPA
发表于 2023-10-6 14:29:47
199
0
0
事实上,在过去几周,美国国债的大幅抛售引发了美股的剧烈动荡,道指目前已完全抹去了年内涨幅。
本周五将公布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市场普遍预期是新增就业17万人,弱于前值的18.7万。非农就业和下周通胀数据将决定美联储11月货币政策,以及“全球资产定价之锚”10年期美债收益率是上升至5%大关还是下降至4.5%。当前华尔街的共识预期是,若周五非农就业超预期增长,则债市抛售和美元走强会进一步加剧,甚至迫使美联储重新考虑缩表政策。
个股方面,随着苹果公司股价由纪录高位跌落,首席执行官库克出售了税后价值约4100万美元的苹果股票,规模创其逾两年来最大,引发了市场的密集关注。
美国知名投资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周四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该公司过去几天又出售了约307万股惠普股票,套现约8040万美元。此次出售之后,伯克希尔在惠普的持股降至10%以下。
美股主要指数小幅收跌
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跌,截至收盘,道指跌0.03%报33119.57点,标普500指数跌0.13%报4258.19点,纳指跌0.12%报13219.83点。
具体个股方面,可口可乐跌4.83%,陶氏跌2.43%,领跌道指。科技股多数下跌,苹果涨0.72%,亚马逊跌0.82%,奈飞跌1.14%,谷歌跌0.13%,脸书跌0.26%,微软涨0.13%,英伟达涨1.47%,特斯拉跌0.45%。新能源汽车Rivian跌22.88%,创该公司美国IPO以来最差单日表现。
中概股涨跌不一,金生游乐涨7.67%,亿咖通科技跌11.76%。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早盘曾跌逾1%,收跌近0.3%,连跌四日,刷新7月6日以来低位。
巴菲特再度抛售惠普股份 减持307万股
美国知名投资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周四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该公司过去几天又出售了约307万股惠普股票,套现约8040万美元。
此次出售之后,伯克希尔在惠普的持股降至10%以下,意味着如果其继续减持惠普股份,将不再需要向SEC备案。此次出售之后,伯克希尔仍持有约9790万股惠普股票,按周四收盘价计算价值约25.7亿美元。
去年4月,伯克希尔出人意料地披露了在惠普的42亿美元持股,导致该公司股价在第二天上涨14.8%,至40.06美元。在今年9月开始出售惠普股票之前,伯克希尔持有约1.2亿股惠普股票。
今年9月中旬,伯克希尔首次抛售约550万股惠普股票,套现金额约1.6亿美元。华尔街分析人士估计,考虑到2022年初伯克希尔建仓买入惠普的价格,该公司可能在此次出售中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最新提交给SEC的文件没有说明伯克希尔抛售惠普的原因。但外界分析人士猜测,个人电脑市场萎靡不振、惠普股价走低可能是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惠普的业绩表现也差强人意。据其披露的最新财报,在截至7月31日的第三财季中,惠普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的总收入为132亿美元,同比下降9.9%,低于市场预期的134亿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的净利润为8亿元,同比下降32%。
库克抛售51万股苹果股票 套现4000万美元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最新披露文件显示,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近期抛售了税后价值约4100万美元(约合2.99亿元人民币)的苹果股票,这是库克两年多来的最大规模抛售。
SEC文件显示,库克以每股171美元至173美元的价格出售51.1万股苹果公司股票,出售后仍持有约328万股,市值约5.7亿美元。
这是库克两年多来的最大规模抛售。上一次是在2021年8月,库克当时出售了约460万股苹果股票,价值超过7.5亿美元。
分析人士称,这是苹果股价接近历史高位,苹果高管抛售公司股票。其中,高级执行副总裁奥布莱恩和亚当斯跟随库克步伐一起出售了价值约1130万美元的股票。
同时,库克将今年薪酬削减约40%至4900万美元,并将与业绩挂钩的股票奖励将从之前的50%增加至75%。
苹果估值触顶?
苹果今年以来涨幅超过30%,是引领美国科技股上涨的龙头股之一。当地时间周四,苹果公司股价上涨0.72%,收于每股174.91美元,总市值为2.73万亿美元。
不过,由于投资者担心智能手机需求复苏速度慢于预期,该公司股价近期持续回落。苹果公司股价7月创下历史纪录的197.962美元后,股价开始下滑,较峰值下跌了约12%。
研究公司Canalys的一份报告显示,北美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在2023年下降12%。Nispel预计苹果公司第四财季美国销售额将连续第四年同比下降,并将在第一季度持续疲软。
美国克班资本市场公司将苹果股票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与行业持平”。公司指出,苹果股票估值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但在消费者支出放缓的情况下,苹果手机的销售增长可能会放缓。
分析师布兰登·尼斯佩尔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在消费者支出放缓的情况下,iPhone的升级周期充满挑战,“美国市场的销售可能会陷入困境”。此外,“国际市场再加速增长的预期可能过于激进”。
失业数据未延续周三“小非农”的就业降温信号
宏观经济数据方面,美国至9月30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0.7万人,预期21万人,前值20.4万人;续请失业金人数为166.4万人,预期167.5万人,前值167万人;初请失业金人数四周均值为20.875万人,前值21.1万人。
在周三公布的“小非农”——私人部门ADP就业增长远逊预期后,次日公布的数据未能强化就业降温形势。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仍处于历史低位附近,体现劳动力市场韧性。
此外,日内同时公布的贸易数据则显示,美国8月贸易帐逆差583亿美元,为2020年以来最低,预期逆差623亿美元,前值逆差650亿美元;出口2560.3亿美元,前值2517亿美元;进口3143.3亿美元,前值3167亿美元。近三年来的最小逆差意味着美国对外国商品需求的回落和海外商品出口的增加。
在上述两组数据公布后,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日内小幅走高,一度触及4.773%的日内高位。美国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幅度收窄至29个基点,为自3月以来最小倒挂幅度。
美联储戴利突然“放鸽” 美债市场收紧相当于加息一次
当地时间周四,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Mary Daly)表示,如果劳动力市场和通胀继续降温,或者金融环境保持紧绷,政策制定者就可以将利率保持在当前水平。
戴利在纽约经济俱乐部举办的一场活动上说道:“如果我们继续看到劳动力市场降温,以及通胀正在回归我们的目标,我们就可以保持利率不变,让政策效果继续发挥作用。”
她强调,“即使我们维持目前的利率水平,政策的限制性实际上是会变得越来越强的,通胀和通胀预期都会随之继续下降。”她补充称,“因此,保持利率稳定也是一种积极的政策行动。”
戴利还提到,“如果过去90天大幅收紧的金融状况也同样吃紧,我们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必要性也就会降低。”近日,美国国债利率明显走高,30年期美债收益率本周一度升至4.85%上方,刷新了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戴利认为,紧缩的债券市场已相当于一次加息,“因此没有必要进一步收紧。”并且在她看来,债券市场的紧缩并不是无序的,而是“金融市场正在寻找立足点和合适的价格”。
长期美债收益率狂飙 或摧毁经济软着陆的希望?
过去几个交易日以来,全球债市的抛售明显加剧,并将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国债收益率推升到至少近10年来的新高。北京时间10月4日,有着“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逼近4.9%,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破5%,均创2007年以来新高。截至目前,这二者仍处于高位震荡的态势。
被视为“美联储喉舌”、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财经记者Nick Timiraos日前撰文指出,美国长债突遭大幅抛售,由此带来的债券收益率飙升正在摧毁经济软着陆的希望,借贷成本猛增可能大幅放缓经济增长,并增加金融市场崩溃的风险,进而可能削弱美联储今年再度加息的理由。
文章称,近期美国长债收益率大涨缺乏明显的“罪魁祸首”,最可能的原因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改善,以及对联邦政府巨额赤字的担忧相结合。这与去年长债收益率上涨的逻辑不同,当时市场预期美联储收紧政策而推涨短债收益率,投资者又担心通胀因而要求持有长债的更高补偿。
文章警告,借贷成本上升已经波及到美股市场、房贷利率、美元走势等方方面面,“可能会给股票和其他资产价格带来压力,导致投资、招聘和经济活动疲软”。
高盛经济学家预估,如果7月底开启的金融状况收紧持续下去,未来一年美国的GDP增速可能会减少1个百分点。巴克莱银行的分析师则表示,除非股市持续下挫令固定收益类资产重新吸引力投资者,否则全球债市注定会继续下跌。
此外,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联合创始人、“老债王”比尔·格罗斯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已再度警告,他不再认为债券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投资,而股票则更糟糕。无论如何,他都不建议在目前的水平上进行长期投资。格罗斯指出,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意味着,从股票的预期盈利来看,它们现在看起来被高估了。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