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放弃造车 小米还能坚持下去吗?|产业观察
Aim_yuan
发表于 2024-2-28 17:08:01
210
0
0
南方+记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苹果就启动了代号为“泰坦(Titan)” 的造车项目。不过,近年来,团队负责人几经变更,项目的优先级也屡次下调,直至最终放弃。
苹果为何放弃?
在南方+记者看来,苹果造车项目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其一,苹果以新人面貌“跨界”造车,在技术、经验上需要大量补课。然而,无论是“挖人”还是投入技术研发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这对苹果来说负担极重;
其二,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内卷”严重,仅在中国,据中汽协数据,2023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49.5万辆,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1.6%,同比销量增长了37.9%。
而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呈现出了“强者愈强”的态势——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量达到302.44万辆,同比增长62.3%,特斯拉交付约18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8%。苹果已经错过了早期开拓市场的最佳时机,在争夺用户上不占优势;
其三,苹果刚刚发布了Vision Pro新品。有观点认为,苹果希望将其打造为接入“元宇宙”的核心媒介,未来全面引领VR、AR产业。与造车相比,在两者都需要高投入的情况下,VR、AR产业的投资回报周期更短,市场竞争更小,因此项目优先级更高。
除此之外,AI也是苹果目前聚焦的核心赛道之一。对苹果来说,同一时间“跨界”太多领域,对自身的现金流不利。因此,权衡之下,造车项目也就成了那个“牺牲者”。
小米当心重蹈覆辙
“看到这个新闻,非常震惊!我们深知造车难度,3年前依然做了无比坚定的战略选择,认认真真为米粉造一辆好车!”对于苹果放弃造车,小米创始人雷军如此评价。
不少网友也为他捏了把汗:“在造车这件事上,小米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苹果?”
网友们的担忧不无道理。
近期,比亚迪等新能源品牌接连降价,这给小米首车SU7的定价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如果小米依然要保持之前的高定价——据产业链消息,SU7分为低配、高配两个版本,最低售价将超过20万元。那么,小米SU7很可能会在同一档位正面撞上比亚迪、极氪等车企,小米想要在短时间内抢占市场、建立用户黏性将非常困难。
再者,与苹果一样,小米在“造车”领域也是新人,同样面临“补课”,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在此基础上,小米还比苹果多一重“高端化”的压力——早年间,小米手机用1999元的价格一举消灭了国内山寨手机,却也让消费者对小米品牌产生了“廉价”“不上档次”的印象。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近年来小米不断投资旗舰技术,自研芯片,历经多代产品,累计上百亿元投入,但手机均价仍在1000元左右徘徊,成效并不显著。
在手机高端化上还未走顺,又贸然造车。巨大的资金花费,智驾车市场的快速饱和,再加上众多新能源“同行”的狙击……小米汽车未来真能坚持走下去吗?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