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警告!机构担忧互联网泡沫再现,英伟达财报成为风口浪尖
Adyson24090
发表于 2024-2-20 10:17:27
1186
0
0
对于这家市场热度最高、成交量屡创纪录的芯片巨头而言,狂热的投资者已经在衍生品市场上投入重金,这也将成为本轮人工智能主导牛市行情成色的检验。不少机构近期频频发出警告,由科技巨头主导的行情正在朝着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期发展。
盈利或暴增超7倍
今年以来,投资者对人工智能商业潜力的兴奋使英伟达的股价上涨近50%,市值增长超5000亿美元,超越谷歌、亚马逊成为全美市值第三大公司,仅次于微软和苹果。
Truist Advisory Services首席市场策略师莱纳(Keith Lerner)表示:“今年科技板块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表现,而英伟达是其中的核心,人工智能发展充满了希望。”
按照美国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日程安排,英伟达将于本周三公布上季度业绩。目前华尔街预计,季度营收将从一年前的60.5亿美元增至203.78亿美元,每股收益EPS为4.56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0%以上。
Firsthand Capital投资组合经理兰蒂斯(Kevin Landis)指出,考虑到该公司的规模及其对人工智能故事的重要性,业绩可能对市场情绪至关重要。“每一轮股市大幅上涨,都会有一只最受欢迎的股票引领市场。毫无疑问,英伟达现在主导着整个市场的心理。”
投资者正在为财报公布后的股价波动做好准备。根据期权分析服务公司ORATS的数据,财报将使英伟达股价出现高达11%的波动,创下近三年新高,远高于该股6.7%的历史平均波动。
美国合众银行财富管理公司高级投资策略师海英琳(Tom Hainlin)认为,英伟达前瞻指引的积极程度可能会激发更多的人工智能乐观情绪,并延续市场反弹。“目前,投资者正在关注盈利增长的可见性,这对英伟达获得更多回报至关重要。”
互联网泡沫警告
对科技股的狂热几乎遍布所有市场群体。美银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机构对科技行业的配置升至2020年8月以来新高。个人投资者则通过期权等衍生品寻求更大回报,根据Cboe Global Markets的数据,看涨需求接近2021年Meme股票热潮以来最扭曲的水平。
BK asset management宏观策略师施罗斯伯格(Boris Schlossberg)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从美银基金经理调查可以看出,科技股再次成为了最拥挤的交易。事实上,这些科技巨头可能受益于场外资金的进一步流入,“在害怕错过(FOMO)心理影响下,市值越大,看好的人可能也会越多。”
美银明星分析师哈特内特(Michael Hartnett)在报告中发出提醒,所有资产泡沫都建立在良好而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便宜且不断下降的利率是形成资产泡沫的先决条件。然而当前美国高评级债券与美国国债息差收窄至86个基点,为2020年以来最低点,与此同时,美股集中度达到2009年以来最高点。
摩根大通表示,市场广度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健康。该机构策略师乔杜里(Khuram Chaudhry)经过测算后发现,MSCI美国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的份额略低于2000年6月创下的33.2%的历史峰值。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目前美股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区间。标普500指数12个月远期市盈率自2022年初以来首次超过20,远高于其五年和十年平均水平。在科技巨头的带动下,纳斯达克100指数的远期市盈率更高,超过26倍。
极端看涨和投机情绪可能暗藏风险。Seeking Alpha刊文称,部分个股交投表现出较明显的伽马挤压(Gamma Squeeze)的迹象,认沽与认购比率处于历史区间的低端,隐含波动率上升并向认购侧倾斜。“伽马挤压”是一种自我强化的行为,投资者买断看涨期权,这导致做市商通过购买股票来对冲标的股票,从而推高股票。
虽然这可以被视为牛市的催化剂,但也可以在过度投机下引发波动,因为通常情况下,一旦看涨期权隐含的波动率过高,“伽马挤压”的过程就会耗尽,从而导致股票大幅下跌。超威电脑(SMCI)的走势就是最新例子,在一个月内上涨超过3倍并突破1000美元以后,上周五股价冲高回落重创近20%。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对业绩不及预期个股并不会手下留情。作为去年科技“七巨头”之一,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累计下跌超过20%,在所有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位居倒数第三,显示了其前瞻指引带来的负面情绪持续发酵。
因此,一旦英伟达业绩无法达到市场预期,可能引发市场动荡和短期调整。嘉信理财在市场展望报告中写道,财报不佳将成为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和芯片领域)获利回吐的催化剂。如果再叠加美联储推迟加息对债券收益率的推动,美股能否依然从容面对将存在疑问。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
- 英伟达、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 2025年将成为AI代理元年?
- 2024年美股盘点: 最大“黑马”年涨幅741%,英伟达四季度遭逆袭,微软垫底“七巨头”,机构警告AI泡沫
- “股神”巴菲特再出手!这家公司获增持 利润率比肩英伟达
- 英伟达下一个增长点?明年上半年计划推出人形机器人Jetson Thor
- 英伟达最新表态!机器人“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押注下一个增长动力
- 多国反垄断机构“盯上”英伟达
- 英伟达明年上半年或推机器人“大脑”,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增幅超176%
- 英伟达计划明年上半年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计算平台,支持多模态AI模型
- 知名投资人:英伟达正在“印钱” AI机遇无穷无尽!
- 美股成交额前20:英伟达年涨幅超过170% 获得Wedbush继续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