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英们的新把戏,从根本上改变顶层战略,这个窗口期不简单!
Aim_yuan
发表于 2023-10-23 10:14:25
234
0
0
但也正是因为避免了被致命打击的风险,很多人对此轮金融战的感受并不深,所谓的感受也仅仅停留在国内经济出现的一些问题,国内经济要不行了,尤其是在境外舆论带节奏的情况下,还对国内政策心生不满。
而之所以心生不满,的确和国内经济问题有关,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究其根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看清管理层出招的逻辑。
大家都知道东南亚经济危机,在20世纪末,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热钱疯狂涌入,表面上看经济似乎一片大好,但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和美联储开始加息,美元进入强势周期,短期套利的国际热钱纷纷回流美国,东南亚各经济体由外资流入吹起来的泡沫,最终因为内部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应对措施失当,引爆了97年亚洲金融危机。
这几年,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热钱也曾一度涌入,美国也开启了疯狂加息。因此,相较于东南亚经济危机,如果说在此轮金融战中,管理层没能让2015年开始的国内供给侧改革以及产业升级得到实质性突破发展,同时也没有严守金融防线,那么在经历本次疫情期间美国超级放水以及此后的疯狂加息之后,中国现在恐怕已经在经历超大版的“东南亚危机”了,全民返贫也早就出现了,如今的美国也就不用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我们示缓了,甚至早就可以把我们摁在地上反复摩擦了。
所以,那些被境外舆论带节奏的人,是真的觉得那些所谓的美西方精英们在为我们建言献策,是真的为中国经济着想吗?殊不知,像美国精英们让美国财政举债,也不单单是为了刺激他们国内经济这么简单。
众所周知,非常致命的一点是,如今的中美博弈,只要其中一方出现了超大规模的经济或金融危机,那么另一方就可以趁机极速扩大在全球的影响力,提前倒下的那一方,恐怕也就再无翻身之日了。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没有利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出清,而是在维稳大局的前提下,让局部暴雷者先行承担全局不稳的风险并为之买单的原因。
美国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从硅谷银行暴雷至今,只要有暴雷出现,美国管理层就一定会出手相救。像类似银行危机这种,甚至都用上了侵害股权投资人私有产权的方式,海外投资者的钱更是被明抢。总之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绝不让全局性暴雷的事情发生。
说白了,就算美国金融市场已经病入膏肓,只要没有出现全局性的崩盘,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也是当下美国顶层战略的根本性改变,也是中美博弈全新的底层逻辑。
事实上,美国对此也很无奈,毕竟前期为了打压中国投入了太多的资源,形成了庞大的沉没成本,如果现在停止打压也不现实,必须要让中国帮他们买单。
从这一点来看,后面只要一出问题,美联储大概率就会马上放水救市,特别是为了给2024年大选提供有利条件,明年美联储最起码是要降点息放点水的。
对此,我们该怎么办呢?
对我们而言,我们追求的是河渡人,但在美国与我们的渐进式脱钩以及疯狂围剿之下,我们也出现了内需严重不足的情况,也因此不得不刺激。
同样的,现如今美国也内病难治,“三高”已经压得美国民众喘不过气来了,同时社会撕裂在不断加剧,从黑人和白人到民主党与共和党,再到社会精英和底层老百姓,无一不在撕裂。而其外部环境也异常险恶,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不断涌现,若这些内外交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再怎么盯着我们也是徒劳,反而可能会让他们面临一个不堪设想的结局。而且2024年美国大选在即,他们也需要一个相对较好的内外部环境。
所以,美国大概率还会阶段性和我们谈一次,承诺买点中国制造的产品来压低一下国内的“三高”,同时承诺近期不继续出台打压我们的新政策,希望我们配合他们的全球战略,包括多买点美债。
因此,对我们而言,这个阶段也会有短暂的窗口期出现。借此,一方面我们可以继续血拼产业升级,包括军工体系,准备更多的大杀器;另一方面则是继续拓展经济势力版图,为我们的过剩产能和产业升级找到更多订单,维稳企业和就业。
不过从整体上来看,中美博弈之间的整体战略短时间内不会发生重大改变,依旧会是以打为主,和平为辅。所以,等这个阶段性窗口期过了之后,恐怕又是一波毫无底线地围剿和打压,但我们也无需过度担心,只要我们把握住这个窗口期,就可以从容面对,但如果把握不住,结果也可想而知。
纵观如今的中美博弈,其实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任何抱怨、撕逼只是一种情绪宣泄,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既然大家已经发现了问题,就要认识到问题的本质,然后全国上下一心解决问题,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而无休止的抱怨、撕逼只会成为别人压垮你的机会!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