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德放弃CD47单抗,明星靶点至今无人成功
今早我梦醒了坎
发表于 2024-2-8 19:07:55
218
0
0
2月7日,跨国药企(MNC)吉利德(Gilead)宣布已经停止magrolimab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3期ENHANCE-3研究。另外,美国食药监局(FDA)已将所有magrolimab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AML的研究(包括相关扩展准入项目)置于全面临床搁置状态。
吉利德称,这些决定遵循了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的建议。后者在中期分析中审查了ENHANCE-3的OS(总生存期)顶线数据,发现magrolimab+阿扎胞苷+维奈克拉的治疗无益(futility)且增加了死亡风险,其主要由感染和呼吸衰竭引起。
而此前,吉利德已经终止了magrolimab针对高危MDS的ENHANCE研究、针对TP53突变AML的ENHANCE-2研究。其数据也表明,magrolimab治疗组无益且增加了死亡风险。
由此,吉利德也在本次新闻稿中披露,决定不再进一步开发magrolimab治疗血液瘤。此外,公司正在审查magrolimab在所有正在进行的实体瘤试验中的安全性,并表示将尽快提供该评估的最新信息。
实际上,吉利德是当下在CD47靶点上的先行者。从magrolimab的管线布局和进度上也可见吉利德对该药的期待和面临的困境。
图源: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
Magrolimab靶向的CD47不算是一个新兴靶点,但至今尚未有药物研发成功、获批上市,换而言之其First in class(同类最先)位置空悬。2009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癌症干细胞领域的Irving L. Weissman教授团队揭示了细胞表面CD47的作用。简单理解,CD47可以和巨噬细胞表面的SIRPα结合,释放一种“别吃我”信号,从而保护健康细胞不被巨噬细胞“吃掉”。
同时,CD47蛋白也在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让巨噬细胞误以为前者也是健康细胞。由此即形成了针对CD47开发抗肿瘤药物的思路,即阻断CD47-SIRPα信号通路,促进适应性免疫反应,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
而且,CD47在不同肿瘤上广泛表达,因此有成为广谱抗癌药的可能,也被认为是“下一个PD-1”。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magrolimab进入临床阶段的管线就多达18条,除了前述血液瘤,还包括结直肠癌、三阴乳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胰腺癌等实体瘤。
但该靶点上的一大问题在于安全性。原因在于,CD47在正常细胞尤其是红细胞表面也表达,这一机制的功能本身也是维持体内红细胞平衡。因而CD47药物往往会“误伤”红细胞,造成血液不良反应。早期,Arch Oncology、新基、Surface Oncology等公司的产品都折戟于此。
因此,CD47药物开发往往要在安全性和其本身的疗效上做平衡,例如牺牲一些药物引起的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以减小对红细胞、血小板的影响,其开发也会采用联合疗法。
转机同样出现在Weissman教授身上。其于2015年创立公司开发CD47抗癌药,公司名就叫Forty Seven,核心产品便是magrolimab。
2019年,Forty Seven公布的1b期试验数据显示,62名患者中,magrolimab联合阿扎胞苷一线治疗MDS、AML的ORR(客观缓解率)分别为92%、64%。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停止治疗的比例仅为1.6%。后一年,吉利德即以4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Forty Seven,进一步开发magrolimab。
这也引得一批MNC和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跟进。同在2020年,艾伯维和天境生物达成协议,以最高29亿美元的合作款获得CD47单抗来佐利单抗(lemzoparlimab)在大中华区以外的权益。这成为当时国内biotech公布的最大对外授权合作之一。2021年8月,辉瑞也以22.6亿美元收购了Trillium Therapeutics。Arch Oncology身后则有罗氏的支持。
不过此后,这一领域就难见好消息了。首先踩下刹车的是艾伯维。其在2022年7月终止了一项lemzoparlimab用于治疗成人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试验,又在一个月后终止了该药治疗MDS/AML的1期研究。同月,再鼎医药也取消了其CD47单抗ZL-1201的2期试验。
到了2023年,更多坏消息接踵而至。1月,Arch Oncology宣布终止研发CD47,公司大部分员工离职。7月和9月,吉利德的前述ENHANCE研究、ENHANCE-2研究先后终止。8月,ALX Oncology也宣布终止核心管线CD47融合蛋白Evorpacept治疗MDS、AML的临床研究。
不过ALX Oncology也带来了唯一的好消息。2023年10月,Evorpacept在治疗HER2阳性胃癌的ASPEN-06试验2期部分中期分析中获得积极结果。公司称将在2024年下半年进入3期试验。
这期间,国内biotech在CD47靶点上也有所探索,其中不少采用了双抗的开发策略。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迈威生物的6MW3211(CD47×PD-L1)、翰思生物的HX-009(PD-1×CD47)均处于临床2期阶段。另外,康方生物的莱法利单抗(ligufalimab)、宜明昂科的替达派西普(timdarpacept)同样处于2期。
其中,2023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的宜明昂科可以说是一家由CD47撑起的biotech,其核心产品替达派西普(IMM-01,CD47融合蛋白)、主要产品双抗IMM0306(CD47×CD20)、IMM2902(CD47×HER2)、IMM2520(CD47×PD-L1)均围绕CD47靶点。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