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美联储粉碎3月降息预期,未来货币政策怎么走?
飘渺九月
发表于 2024-2-2 12:02:14
210
0
0
编 辑丨张铭心
图 源丨新华社
2024年,美联储首次利率决议以市场的“惨败”而告终。
美国东部时间1月31日,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25%至5.50%不变,与市场预期一致。在货币政策声明中,美联储剔除了关于可能加息的语句,但也强调并不急于降低利率。“在进一步确信通胀率可持续迈向2%目标前,我们不认为降低利率目标区间是合适的。”
在利率决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更是粉碎了3月降息预期,市场此前的激进降息预测瞬间成为泡影。鲍威尔直言,他不认为美联储能够在3月开会时获得足够的信心来确定3月是采取降息行动的时机。
此前,市场和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存在鸿沟,而在新年的首次对决中,市场落入下风,降息预期推迟至最早5月。1月31日,美股三大指数全线重挫,标普500指数创下去年9月21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纳指更是暴跌逾2%。
美联储为何小心翼翼?
不管是货币政策声明还是鲍威尔的新闻发布会,美联储的谨慎都随处可见。
“在考虑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进行任何调整时,委员会将仔细评估收到的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以及风险平衡。”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声明中如是强调。
而在如此小心翼翼的行动背后,通胀仍然是核心问题。虽然鲍威尔对通胀率降至2%有信心,但他期望这种信心能进一步增强。增强信心的关键在于观察到更多符合当前趋势的良好数据。尽管过去六个月的通胀数据良好,但关键问题在于这些数据是否真实反映了通胀率持续稳定下降至2%的趋势,因此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释放了3月不太可能降息的信号。
嘉盛集团全球研究主管Matt Weller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这本来又会是一场“陈词滥调”的新闻发布会,但临近尾声时,鲍威尔抛出了相对明确的言论——他认为美联储在3月会议上不太可能降息。美联储降息时点可能延迟到5月,这可能也会为全球其他主要央行推迟降息奠定基调。
展望未来,通胀能否顺利回到2%的目标至关重要。Global X ETFs首席投资官Jon Maier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美联储祭出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通胀,但使其回到2%的目标仍面临不少挑战,因此美联储仍保持谨慎。美联储不能过早降息,航运成本、保险成本、住房成本等因素仍是通胀下行过程中的障碍,美联储暂时还没到可以放心降息的时候。
在经济仍有韧性、未来前景未明的大背景下,美联储不需要迫切降息。在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看来,当前美国经济强劲,但仍未确认实现“软着陆”,就业市场正在边际放缓。通胀如期下行,但未来通胀下行是否持续仍需要更多数据支持。鉴于鲍威尔多次强调通胀目标以及部分票委近期开始支持渐进式降息的态度,美联储已不太可能3月份降息。
与此呼应的是,美联储也在货币政策声明中强调,FOMC坚定地为通胀率回到2%的目标付出努力。如果出现可能阻碍实现目标的风险,FOMC将随时准备酌情调整货币政策立场。FOMC的评估会将广泛的信息纳入考量,包括劳动力市场状况、通胀压力、通胀预期以及金融和国际形势发展。
量化紧缩政策3月或将明朗
除了降息问题,美联储何时放缓量化紧缩步伐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美联储从2022年6月1日开始缩表,目前每月维持6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350亿美元的MBS证券(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缩表计划。截至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较疫情后近9万亿美元的峰值缩小了1.3万亿美元,总资产规模约7.73万亿美元。市场正越来越多地讨论,美联储是否错误判断了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收缩资产负债表而又不造成金融体系准备金短缺。
在此次会议上,美联储并未改变量化紧缩步伐,继续按之前的计划缩表,更多信息还需要等到3月。
鲍威尔表示,到目前为止,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进展顺利。随着缩表持续进行,缩表步伐等问题开始受到更多关注,目前正处于处理这些问题的初期阶段。在这次会议上,委员们已经开始讨论有关资产负债表的问题,并计划在下一次3月会议上开始深入讨论有关资产负债表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鲍威尔还提到,没必要等到隔夜逆回购协议(RRP)彻底降至零才放慢缩表进程,2024年伊始,美联储隔夜逆回购工具用量已迅速缩水至约5800亿美元。美联储隔夜逆回购工具可以理解为非银机构闲置资金的蓄水池,货币基金会将现金存放在这里,同时其也能作为银行准备金的缓冲垫。
未来美联储降息时或许仍在缩表。鲍威尔强调,利率调整和资产负债表缩减被视为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政策正常化过程中,可能会同时降低利率和继续缩减资产负债表。
未来货币政策走向何方?
整体而言,美联储新年首次会议除了粉碎3月降息预期,几乎没有给出更多实质性信息,不管是市场还是美联储自身都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分析师Seema Shah表示,美联储不愿为降息提供前瞻性指引,这一点并不意外,仍然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数据不可避免地让美联储犹豫。虽然美国通胀改善,但只要经济强劲,通胀压力重燃的风险就不容忽视,政策制定者需要对通胀降温有“更大信心”。
此外,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尚未完全发挥,需要继续观察。Maier对记者分析称,货币政策有12至18个月的滞后性,目前紧缩政策大概发挥了75%的影响力,未来经济会进一步受到紧缩政策影响,预计经济增长率会放缓,但不会降至衰退水平,同时继续推动通胀走低。美联储需要在降通胀和稳经济之间保持平衡。
程实认为,可以从基本面判断政策转折点。尽管美国连续2年财政扩张,给居民部门带来的收入和财富双效应对美国经济的支持仍在持续,但考虑到政治和通胀因素,今年财政的扩张不可能像2023年一样持续下去,预计财政支持对美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将在2024年二季度消退。当扩张财政效应实质性消退时,通胀或将进一步加速回落,届时将是美联储降息落地的前奏,预计美联储最早将在今年5月降息。
不同情景下美国降息路径和幅度会有所不同。程实分析称,从历史比较来看,即使美国经济没有出现衰退,经济“软着陆”期间,美联储单年降息幅度仍在75—125基点区间内。考虑到美国财政扩张带来的财富效应或持续至二季度,消费信心和零售销售可持续性较强,美国经济“软着陆”(无衰退)的概率升至50%。美国经济温和衰退的可能性则降至35%,温和衰退对应的降息幅度为150-200基点。
而在悲观情景下,如果美国陷入“硬衰退”,程实预计美联储单年降息幅度将在250—350基点的区间水平。只有在外部地缘不确定性加剧,财政货币方向不一致实质性影响降息政策效果的情况下,更多次数的降息才会出现,这是意外情景。
在2024年这一万众瞩目的“降息之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具体路径仍不明朗。正如鲍威尔所言,美联储知道未来的风险不仅包括降息太早,还有降息太晚。几乎所有委员都支持今年降息,但降息的具体时间和幅度却仍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谭雅涵
21君荐读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